和风同尘中的忠恕之道

2012-04-29 00:44倪嘉靖
上海人大月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德性论语儒家

倪嘉靖

儒家学说自西汉被尊为中国的文化正统,甚至成为东亚地区文化之表征;孔子也被后世尊为圣人。吴宓颂之为: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创。向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其绝妙之处,还在于读《论语》,就好象聆听孔子本人的娓娓道来,一种间于避世与合污的和风同尘之法,一席尽己推人的忠恕之道。所谓和风同尘,既是一种人生哲理,也是孔子所求的理想社会,而一以贯之的就是孔子的忠恕之道。

“仁”一直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匡亚明《孔子评传》、郭沫若《十批判书》都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之核心。蔡尚思则更重“礼”,杨伯峻干脆从数字上统计,“仁”出现33处,“礼”为429处。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以为忠恕之道,为孔学之精神内核。中心之忠,如心之恕。朱子曰:“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章太炎解释到:“周以察物曰忠,心能推度曰恕。”其实质都是相同的,照梁启超的话来说,他们说的是忠恕的实践方面与智识方面。我觉得忠恕之道有其个人的深度意义与社会的广度意义:中心之忠,在于个人为学、为政、为人的尽己,是全“己”的过程;如心之恕,是推己及人,是全“人”的过程。

先来探讨忠恕的深度意义。我以为“尽己”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理性上的自我完善与实现;二是德性上的自我完善与实现。为学重在第一条原则,为人则重在第二条原则,为政之难在于两者兼而有之。

《论语》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见不贤而内省”。孔子所推崇的学习是一个追求自我完善与实现的过程,求学为己,至于学而优则仕,还是其他,那只不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中国的学者应甘得寂寞,“人不知而不愠”亦君子。

当为人时,其始基是德性的自我完善与实现。周国平在《孔子的洒脱》中说道:孔子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说起来为人是一门学问,为人之根本,还是要尽己,率性而发;为人之原则即“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尽己之仁,则能推己及人之仁也。是故“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钱学森定义的成人即尽人道。

为政之法在于理性与德性的统一。理性的自我完善用于判断“邦有道,邦无道”;德性的自我实现是在理性之判断上的尽己。“邦有道,不废,则知;邦无道,免于刑戮,则愚。”孔子的和风同尘并不仅仅是黑格尔所称之“实用主义”,即“孔子只是一个现实的世间智者。”他选择最能尽己的方式实现自我,“其知可及,其愚不可及也。”孔子为政的智慧在于为“忠”找到一个自己信服的理由,既率性地和风同尘,又非固执地愚忠滥恕。

“己”主要停留在个人的层面,为实现理想之社会形态,孔子的忠恕之道包含了社会广度的意义。恕的意义在于“己”对社会的一种成全。新儒家学者杜维明说得好:“儒家传统塑造了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社会地位与历史使命,但同时在中国,不是社会性压倒个性,而是个性要成全社会性。”如心之恕正要完成这样一种成全。有人把恕译为宽容,有人把成全说成是整合,我觉得都不尽然。宽容抹杀了“如心”内含的一种平等,一种绝无价值判断的推己及人,整合更是把自然而然的过程讲得霸道而生硬。中国人自有一种大气,“儒家思想直从人生问题打通到宇宙问题”,尽己,自然而然会生发到推己及人,人与社会总是连在一起。个人对“己”的认识总是要通过“人”,自我的实现只有放在社会中看才有意义。兼济天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独善其身的一种社会性表达。如心不仅仅是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还表现为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与“人”的关系有三个层次:与家、与国和与天下。个人与家的关系核心是“孝”、“悌”;孝道推及国家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悌道达至天下即“入则孝,出则悌”。孔子的艺术在于培养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在“己”中寻求和风同尘的力量,既是一份出世的洒脱,又带一种入世的责任。

忠恕于个人与社会的效果,需要依靠“仁”与“礼”来实现。“仁”是“忠”外化的一种道德操守。子曰:“依于仁”,“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礼”是“恕”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规矩。《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时说:“礼以道行。”《礼记·哀公问》曰:“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所以得仁知礼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理想之所寓,人格标准之所托。

儒家学说于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怀瑾说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不吃饭只吃洋面包,中国人是不习惯的,胃会出毛病。这口粮吃了两千多年,已经渗入了炎黄子孙的血液。孔子一直在教我们如何为学、为政、为人,如何尽己推人。他直指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教诲我们应该怎样做。但是这个“应该”缺乏感情上的救济,所以他“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的学说有时也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困境,让我们怀疑是否二律背反真的发生了,让我们难以端平“和风同尘”与“忠恕”这碗尘世之水。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是一种“差序格局”里的“自我主义”,这种“自我主义”不是社会进步的原则,而是家族和谐的原则;不是个体价值的实现原则,而是个体完善的伦理原则。所以“自我主义”很容易导致两个极端,一是完全的“尽己推人”,按照自己以之为正确的伦理原则得仁知礼;一是完全的同尘,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行事来彻底成全社会,以实现“差序格局”中的功利主义追求。这两个极端的分化容易造成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苦痛,甚至是人格分裂。其实,关键在于两个问题:你是否求的是真己,知的是真己,尽的是真己?该如何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天然的社会良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才是儒家学说中的精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旨意所在。

余秋雨先生在《世界视野中的中华文化》讲座中谈到:中华文化长寿的秘密之一在于推崇不好极端的中庸之道,弹性哲学是中华智慧中的顶级智慧。《论语》中体现的也是这样一种弹性哲学,“论其出发点,则人人尽知尽能。求其归宿处,亦人人易到达。而其中间过程,则可以极广大,极多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细细体味,方能辩其真谛。中华文化博大绵长,处处闪烁着人生和政治智慧的光芒,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理学家张载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有这样的气度与胸襟,这样的魄力与担当,或许才能领悟到章学诚所说的“贤智学于圣人,圣人学于百姓”的深意。

猜你喜欢
德性论语儒家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柳亚子书法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如何读懂《论语》?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