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囯梅
[摘 要]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新农村建设,古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以山区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科技进步,古县农村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化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农业;农村;意见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3-02
1 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小康的有效途径,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种植结构日趋优化,农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2011年以来,古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8751吨,农业产业化“121”增收工程得到了明显成效。①以核桃业为主,促进核桃产业化发展,基本实现人均核桃增收500元左右;②实施旱垣结构调整千元增收工程和设施蔬菜万元增收工程两项种植业结构调整战略落到了实处;③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全力推进。
第二,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2011年古县核桃发展以建设高标准示范园为主,已栽植地埂和零星核桃为辅,共种植核桃50万株,北部每个示范园达到100亩以上,南部每个示范园达到300亩以上。核桃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山西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旧县镇华海天宇农业发展公司,通过核桃种植合作社沟通企业与农户的联系,实现加工转化,提高核桃产品的附加值,在核桃产品的营销上,有合作社(含龙头企业)运作,实行分级收购,按质定价,统一销售,统一使用古县核桃地理标示,呈现出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体现古县核桃的品牌价值。
第三,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林产品产业。2011年以来,古县继续把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好核桃产业的同时,继续完善、巩固、提升林改成果,引导农民在林地上种植连翘、金银花、野生中药材等,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引导带动农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为载体,促进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引进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推广测土配方、秸秆还田、有机旱作,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打造精品,基本实现了千元增收目标,为古县旱垣结构调整做出示范。在旧县镇胡洼、西庄和尧屿村肥旱地种植高产玉米,亩产达到了800千克左右,优质谷子亩产达400千克左右,另外采用玉米(早熟)—小麦—谷子两年三作物的种植模式,扩大了农作物的发展规模,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了农民收入。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古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要求和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的强度来看,古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制约瓶颈。
首先,产业发展不平衡,规模不大,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求。2011年古县以岳阳镇的部分村及石壁、永乐、 旧县、南垣乡为重点,新种植幼树12万株;在岳阳镇以南的乡镇实施品种优化15万株;核桃产量预计达到4600吨,不能完全满足古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能力,随着油籽(葵花子)生地等加工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能力扩张,当年的生地产量依然只能满足加工企业的半年生产;另外小杂粮生产也是如此,农产品生产规模滞后于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生产能力闲置浪费。
其次,农产品利用率较低,深加工程度不高。就目前来看,截至2011年,古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达到5家,但深加工企业不多,基本属于初加工产品,达不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如葵花子,加工成油料可以增值30%左右;核桃加工成核桃露,可以增值60%左右;谷子加工成金米,可以增值3倍左右,而目前古縣仍受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只能以低廉的源产品出售,品牌产品开发与规模效益递增能力脆弱。
再次,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能力较弱,农户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对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虽然到2011年年底古县专业合作社达到40多家,但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上尚不完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信息技术、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不能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
最后,农业投入不足,科技人才匮乏。一是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技术指导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2011年以来古县拥有农业技术人员38人,农业人口7.03万人,常用耕地面积20.23万亩。经测算,每个乡镇平均不足6名农技人员,一万亩常用耕地面积不足2名技术人员。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大部分农田是旱田,只有为数很少的几百亩水浇地,近年来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天气、自然灾害制约,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三是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它要得到长期稳定地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农民生产什么,要根据市场信息来确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靠市场去销售。但由于古县还没有建立起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同时也还缺乏中介的营销网络和经纪人才,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从生产要素来看,农户是末端消费者,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埋单的是农民,而获利的则是中间商。从农产品销售看,农户是原材料供给者,获利的依然是批发、零售等中间商。从生产风险来看,农户既要承担市场风险,也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而旱涝保收的仍然是流通领域的中间商。因此,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户难以实现“丰产丰收”,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3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就要从古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在农业产业化上做文章,进一步完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的利润更多地留给农民群众,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导,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古县县委和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人、财、权”相统一的工作机构,全面履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调动各级领导的积极性,推动古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要结合古县实际,大力发展核桃主导产业。按照“一业为主”的要求,突出抓好核桃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大优良品种种植规模,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苗木、存储和加工体系。要积极开发核桃高端产品,不断提高核桃产品附加值,打响古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品牌,提升古县核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组织。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目前,要大力支持宏盛达公司、桃源核桃生物工程公司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帮扶陈香连翘加工厂、旧县华海天宇加工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继续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长壮大,对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化进程。同时要强力实施名牌战略,用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和占领市场,建立市场营销网络,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重点支持运销公司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白素绿生源大棚基地等园区建设,试验推广“生贵式”大棚技术。充分发挥这些设施农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通过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保护价格收购,与农民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把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真正地联结起来,在发展中实现“双赢”。
第五,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加强基地建设力度。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柱,也是区域特色农业的标志。根据古县资源优势和各种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应继续抓好核桃、药材、油料、小杂粮、蔬菜、畜牧等六大产業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争创名牌。在新产业的开发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挖掘传统农业的优势,从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入手,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规模基地,使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真正做到兴一方产业,培育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带动古县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六,加强农资价格调控监管。①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抓好农品促销工作,帮助农民找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保护好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维护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第七,在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加快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机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的纽带。各级政府在大力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各种经济组织或农民组建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技等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逐步办成实体型或中介性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