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弱势群体中行人的保护研究

2012-04-29 23:02郑真真
中国市场 2012年32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行人交通事故

[摘 要]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尤其是行人,他们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最容易受到伤害。每一个道路的使用者都应该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对于行人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行人事故数据,从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弱势群体保护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措施与技术。

[关键词]弱势群体;行人;交通事故

[中图分类号]F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086-03

1 行人交通特点及其事故现状

行人交通事故是与行人有直接关系的交通事故。我国城乡道路上的行人很多,因此,行人交通事故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交通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1)儿童行人的交通特点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动作迅速,但缺乏生活经验,不懂交通规则,缺少交通安全常识;不太了解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性能和机动车对行人的危险性;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应变、适应能力差。故常在公路上玩耍、打闹、玩滑轮车、学骑自行车,甚至在上坡时爬车、吊车。车临近身旁时,一阵乱跑,顾前不顾后;为了抢拾玩具,有时“奋不顾身”地冲上公路。

少年儿童在交通事故中伤亡,主要原因不是横穿道路,而是突然跳出,跑到道路上,其次是在汽车前后突然穿越。

(2)青壮年行人的特点

青壮年处于生命力旺盛时期,精力充沛,感知敏锐,应变、适应能力强。对交通法规较熟悉,有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生活经验丰富。他们担负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较重,出行时间多,行走距离较远,在客观上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由于他们好胜心强,不甘示弱,有人故意不遵守交通规则,在车辆临近时,敢于“以身试法”的勇敢横穿;有的在公路上并排行走,听见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喇叭声也满不在乎。因此,青壮年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多数是在横穿道路和拥挤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强行拉车、强行搭车、偷爬车辆时发生交通事故。

(3)妇女行人的交通特点

妇女主要指中壮年妇女,她们一般比较小心谨慎,同男性相比行动较迟缓。妇女出行一般三五成群、拖儿带女。带着孩子上街的妇女更是小心谨慎,横穿道路的速度大为降低。等待横穿道路的时间,女性比男性平均长4秒时间。速度比较慢,男性横穿道路速度为1.58米/秒,而女性的速度约为1.50米/秒。女性成群行走时,嬉笑言谈妨碍对车辆的感知,在公路上听到喇叭声后,常出现胆大者向道路对面横穿。这时,若驾驶员警惕性不高,就容易发生碰撞交通事故。

(4)乡村人的行人交通特点

在行人中,城市人和乡村人有所不同。乡村人初进城里,道路不熟,不熟悉交通法规、怕事物,横穿公路紧张;不知“先看左后看右”的交通常识,有时想抄近路,越出人行横道斜向行走,对车速估计不准,有的人在车辆尚远时徘徊犹豫,不敢横穿,车辆临近时反而横穿道路;有的人行走时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对车辆的警惕性不高;肩负重担所占空间增加,横穿道路时,肩挑背负之物,常成为交通事故的导火索。

(5)老年行人的交通特点

老年人视力差,耳朵不灵,动作迟缓,反应迟钝,常不能正确估计车速和自己横穿道路的速度,准备穿越时犹豫不决,有时行至中间见到有车开来又突然退回。有的因年老体弱、眼花、耳聋而不能发现来车,不知躲避,有的因腿脚不灵躲闪不及,而酿成交通事故。

老年人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横穿道路的时候。据专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岁以上老人在人行横道上等待横穿道路的时间平均为29秒,比13~19岁的青少年的24秒要长,且常因对自己和车辆的速度估计不正确,反而错过最有利的横穿道路时间。老年人的横穿速度比青少年慢,老年人只能走1.02米/秒(青少年速度为1.56米/秒)。驾驶员如果把老年人当成青壮年人来看待,就容易因估计错误而发生事故。老年人在横穿中突然返回,常使驾驶员感到意外而措手不及,酿成交通事故。

2 行人的动态特征及驾驶员的避让方法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作为一名驾驶员除了熟悉掌握车辆驾驶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行车安全意识,能正确判断各种情况下的行人、车辆和路况,在驾驶车辆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1)驾驶员要善于观察

驾驶员要安全行车,必须善于观察,而且要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规律。驾驶员对车内外的一切信息,就是靠观察而反映到头脑里。在行车过程中,观察要有目的,不能像乘客那样东张西望;观察要有准备,才能发现外行人看不见的细节;观察要有计划,按一定顺序感知,就以车辆起步前的观察来说,总是先观察车辆前后左右、车下有无任何其他障碍物,看车门是否关好等,才可起步。要安全行车,必须获得车内车外的各种有关信息。所以,驾驶员应观察的方面很多,观察的内容十分丰富。

(2)几种常见的行人的特征及避让方法

① 年幼的行人

行车中遇到儿童,要注意全面观察,既要看到路中儿童,又要留心路旁的小伙伴;在儿童追车玩耍时,要有耐心,减速甚至停车,劝阻孩子离开,在驾车行驶起步时,注意观察后视镜,防止儿童攀扶车辆等危险行为;在儿童较多的道路上,要提高警惕,绝不可疏忽大意,适当按喇叭(禁鸣区例外)并减速,做好停车准备,以防万一。

② 横穿车行道的行人

行人突然横穿机动车道,对行车安全有极大的危险。当发现有人横穿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同时判断行人横穿的速度和车辆可避让的安全地方,避让横穿道路的行人时,应将方向盘朝行人奔跑的出发点方向转动,使车辆从行人身后绕行(但须注意行人突然折回,这常使驾驶员感到意外而措手不及),防止因避让不及而出现人车相撞事故。对路上行人要特别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可疑迹象应立即鸣号警告,同时做好防范准备,对视线不良的小路、村庄、交叉路口应格外注意观察,并鸣号减速通过。防止有人突然从巷口、村中小道内横穿车行道。

③ 缺乏交通安全经验的行人

道路交通的发展,给广大农民带来外出行动的便利,但有一些农民缺乏交通安全经验,事故常有发生。这类行人当看见远处车辆驶来或听到车辆行驶声时,就急忙躲闪到道路的一边,待汽车临近时,又感到自己所处地方不安全,表现出惊慌失措,左右徘徊,有时会向路的另一边跑去;或者发现后面来车时,就向路边让,当车辆驶过后,马上回道路中间。

在行车中遇到这类行人时,作为驾驶员应提前减速,并离行人远一点行驶,不要在临近时鸣喇叭。同时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停车,待行人安定下来后,再继续行驶。

④ 受天气影响的行人

行人突然遇到暴风骤雨,为避风躲雨东奔西跑,道路上的交通秩序混乱。车辆在行驶中应注意掌握行人为避风雨儿奔跑的动态。如雨天,行人都撑雨伞或穿雨衣,视线或听觉受到影响,不能及时发现和避让车辆,对此应加强观察,必要时可鸣号警示;严冬冰雪天,行人穿戴较厚,行动不便,一心赶路,对来往车辆不太留心,因此要减速鸣号,从其一侧缓行通过,同时要考虑道路的湿滑情况,行驶时更应严格控制车速,切不可紧急制动,防止车辆侧滑或行人侧滑而发生事故。

⑤ 躲避灰尘和污水的行人

几乎每个行人,都想躲避灰尘和污水,行人为了躲避车辆行驶扬起的灰土或溅起的污水,在车辆驶近时,会突然跑向路的另一边。对这样的行人,作为驾驶员重点要放在预防上,要注意观察风向和行人,尽量减速,以减少尘土飞扬;避开水洼,减少污水的飞溅。并做好避让准备,鸣号示意,稳住方向通过。

(3)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要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就应协调所有道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对驾驶员来说,除了了解行人的交通行为,掌握交通特征和避让方法外,职业道德也很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预防交通事故、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一是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道路交通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能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高度自觉性,又能弥补交通法规中某些不足之处,使之更有效的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二是广大交通参与者时时处处应以职业道德为基本准则,以交通法规为准绳来规范支配自己的交通行为。三是要坚持文明驾车,礼貌让行,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3 行人保护的安全措施

(1)设置人行道

行人是交通弱者,应该受到保护。保护行人最基本的方法是设置人行道。在城市中一般街道应设置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

人行道与车行道的分离方法主要采用绿篱、栅栏之类的物理分离。人行道应有一定的宽度。平常应保持清洁卫生。设计上应注意排水。人行道的路面铺装最好与一般车行道面有所区别。

行人的特点,总是想保持自己希望的步行速度,经常发生超越现象,对向行人为了避免相互碰撞常作交织移动。人行道上部是有障碍物的,如树、电杆等。行人行走时要避开障碍物,基于这些原因人行道应有一定的宽度。

(2)路肩应有一定的宽度和质量要求

公路路肩是指公路路面两侧路基边缘以内的地带。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支持路面以及供行人步行和临时停靠车辆之用。在一些等级较低的公路上,机动车会车、超车也经常借用路肩。

路肩是供人行走的,如路肩坎坷不平,大多数行人都会在车道上行走。从交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也是这样,舒适感比危险感对人们心理刺激要大得多,所以人们虽知在车行道上行走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宁可冒点风险去走平坦的车行道。这既影响车辆行驶畅通,又危及行人的安全。因此,应重视路肩的建设,路肩应有一定的宽度。另外,应当加强对路肩的养护工作。

(3)设置人行横道

在城市,行人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交叉路口及其附近,而且主要发生在行人横过马路时,所以应当设置人行横道对横过马路的行人进行保护,在人行横道上,一般涂画有斑马纹状的路面交通标志以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车辆在进出交叉路口时,有的要加速离开交叉路口,有的要变更车道,这时的驾驶人员比较注意交通信号和其他行驶车辆,而对行人注意较少。如果车辆到达有路面标示的人行横道附近,则能比较注意行人。

(4)设置行人交通信号与安全岛

在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可设置行人专用交通信号控制器以控制横过马路的行人。

人行横道超过15米时一般应设置安全岛。安全岛是为不能一次通过马路的行人用作暂时停留用的。安全岛的宽度最好在1~2米,安全岛也可作为诱导岛和分流岛。安全岛最好利用反光材料制作以利于晚上驾驶人员能发现。

如何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呢?就是要重视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素质。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当事者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30%左右,而英美等国家只有1%左右。这一明显的对比,足以看出我国对公民的交通安全教育还十分欠缺。因此,应加强对行人的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定期组织人员分别到学校、村居等,加强对学生、村民及外来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使人们懂法、知法、守法,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礼良.行人的动态特征及避让方法[J].浙江农村机电,2003(6):26-27.

[2] 尤颖杰.行人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对策.[EB/OL].http://www.cnjtjc.comhtmlxwzx/gw/7155.html.2011-12-25.

[3]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EB/OL].http://www.148com.comhtml2392/456081.html.2009-04-07.

[4] 乔维高.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碰撞事故形态分析及行人伤害保护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5] 许洪国,何彪.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9).

[作者简介]郑真真(1983—),女,山东文登人,学士,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行人交通事故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我是行人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行人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