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智慧在展示中获得升华

2012-04-29 22:17郭少锋
考试周刊 2012年31期

郭少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老师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如果老师的演技非常精妙,则学生不妨像看电影一样,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视觉、听觉盛宴。教学不可能像演电影那样有趣,毕竟它是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活动,不同于电影的娱乐性。教师也不可能始终以演员的姿态面向学生。

鉴于此,我们提出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演员,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做主。如何做主,我认为,学生要发挥主动性,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展示学习成果。而展示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老师的作用是导演,要为学生的展示提供平台。

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结构,进而建构起相对正确的关于世界的认识,从而获得进步,教育的价值也得到体现。老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倾向于情境的创设,舞台的搭建,导入,关键的启发、引导,必要的指导,活动的组织和评价的施行。学生的作用就是在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依据相应的学习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相互激励和交流合作下,在主观努力下,构建起自己关于学习材料的新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学生对于材料的构建是否符合客观,要学生在展示中才能体现,但展示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体现掌握情况,展示的更大的作用是,自我梳理思路,自我重新输出,把自己对于材料的理解作为产品输出,而在输出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理解,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库、语言库、能力库。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在展示中得以发挥,在展示中得以升华并沉淀。

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为主,让学生在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中获得情感的火花迸发时带来的享受和能力提升时带来的慰藉,这种展示方法比较适合文科,最初孩子们可能不敢说,甚至不会说,说不全,说不清,甚至语无伦次,但是我们怎能阻挡学生走向更好的路呢,只有经历了不会才会慢慢地会,只有经历了幼稚才会慢慢成熟,课堂正是为了实现孩子们的能力提升而存在的。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过程、所用公式、代入、结果讨论写出来,写在本子上或者展示板上,这种展示方法比较适合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还可以让学生给别人讲解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和把握,给同学讲,给老师讲,在全班学生面前讲,会做了不一定会讲出来,但会讲出来,必然在思维上又有新的飞跃。可以采用你讲我听,已经掌握的学生给尚未掌握的学生讲,既能体现一帮一,把老师解放出来,又有利于学生梳理思路,重新建构。未懂的学生听完后,重新给讲解的人讲。

我曾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对于学生自己靠努力能得出结论的我都让他们先自己探究,后讨论,最后展示。习题课上,我会设计难度分层次的习题,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或者在黑板上展示,我的要求是,谁写得最好,谁就上黑板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我还让先完成的学生教同组的学困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如果是新授课,我就会在备课时设计好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启发和引导作用,能引发讨论的问题。上课时,由情景导入,到问题提出,再到学生思考、讨论、展示,再到下一个环节,浑然天成,天衣无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合作探究中,在自我展示、自我实现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比赛,对于文科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背诵比赛,诗歌接龙,即兴文章比赛,单词记忆比赛等。利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亢奋中不断进步。对于理科可以开展知识点默写比赛,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公式记忆比赛等。

展示绝不仅仅是把原来会的再抄到黑板上,那样只会浪费时间,这是展示的一个误区,展示是再一次的深入研究,是再一次的创造性思考,再一次的历练,是再一次对问题的升华的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展示时不准拿着现成的答案,而是看着问题,再次钻研,再次创造,并且限定时间。对于比较重要的物理计算题,我宁可他们多计算几次。要知道真功夫是练出来的,谁都无法替代,这一点我经常告诫学生。在让学生讲的时候,我要求他们讲出分析问题的关键词,思考的公式是什么,计算的过程是什么,有没有别的方法,有没有类似的例题。

让学生在展示中找到自我,真正地还舞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演员,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表现,只有发自内心的投入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效。展示,让学生升华,让教学有效,让师生关系和谐,展示中肯定会出现问题,我们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改进,相信我们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