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沟通艺术

2012-04-29 22:17:47邱海燕
考试周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信息

邱海燕

伴随着手机成为大学生主要上网终端之一,网络应用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网络是人的延伸,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现代信息社会已进入个人传媒时代,新媒体可以随时存储或查找信息,信息获取方便及时。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业或需要选择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交流最频繁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要积极运用新媒体“进网络”,将网下的主渠道、主阵地教育与网上的新媒体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更好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辅导员应是学生需要的洞察者

网络、手机短信、数字杂志、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传播完全以个人为中心,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情境,每位大学生实质上都可以拥有一个私有的、可信赖的传播载体,自主地决定信息的接收时间、内容和主题,还可以随时把自己的见闻和思想作为信息输入网络中并影响其他人。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也都是受众。而且大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年轻人群体,其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还呈现碎片化和娱乐化的特点,更加强调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辅导员在网络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以洞察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内容。“在沟通方式上,由控制式和说教式转向对话交流式,并融入更加积极的情感因素,使便捷、有用、服务、休闲等受教育者需要的功能共同呈现。”[1]

辅导员工作是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以上功能的实现植根于学生的需求,并满足于学生的需求。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对于辅导员最大的期望是希望辅导员能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心态与他们相处,期待辅导员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而辅导员要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知情才会有较强的亲和力并成为学生的朋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全部决定于我”。辅导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境遇和内心感受,使他们成为活生生的放大的个人,包含着优点和缺点,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关爱和引导。辅导员“借助如QQ群、移动飞信、博客、BBS、热线电话等现代媒介进行充分信息交流,以把握大学生的需求内容及动态变化,并及时了解各职能部门关于学生学业、考试、就业、资助、校园活动等各项具体的通知,”[2]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辅导员应是学生事务某方面的意见领袖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与学生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安全稳定、学生党建、学风建设、学生科技活动、学术社团管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班团建设、宿舍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学生奖励与资助,同时作为学校一线的管理岗位,还要传达学校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团委、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院系主管学生工作、其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功能主动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辅导员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能否被学生“点击”或反馈是辅导员进“网络”能否得以实现的“链条”。因此,要改变“大而全”的策略,走精准化路线,集中力量打造成特定领域的民意主导者,在保证能胜任各项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自身在特定的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和权威,成为某一方面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与学生在网络上的互动可以从三方面开展:“同被影响者的互动,同传统媒体的互动,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同被影响者的互动要求意见领袖在其专业领域要确实有过人之处,有引导力,其权威要经得起考验。同传统媒体的互动要求意见领袖能够持续性地将自身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舆论范围而不是只局限在网络领域。此外,意见领袖之间还要通过互动形成合力,从而对舆论产生更大影响。”[3]也就是辅导员要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懂得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把辅导员工作看做是一项专门技能,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就业创业各方面的知识综合成有效的专门技能,成为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科专业等某一方面的专家。

三、辅导员应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

QQ是学生群体使用最多的即时通信工具,几乎每位学生都有数年的Q龄,只要手机开通,QQ就同时在线。QQ是辅导员与学生即时交流的常用平台,可以说,登录QQ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单独加学生为好友的,或加入各班集体创建的QQ群。通过QQ可以与学生谈心,聊生活、聊爱情,学生有什么困难可以留言,辅导员温暖关怀的言语和平易近人的姿态更是让网络那头的学生们心里揣着满满的感动。除了加学生为QQ好友外,还可以加学生为飞信好友,针对不同的群体建立飞信群。辅导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电脑上以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学生各种事情。通知事情犹如广播一样,而且和学生们的距离会空前拉近,学生通过接收辅导员的短信并通过几个回合的回复,感觉辅导员就生活在他们周围,并随时相互交流,使用飞信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是直接从辅导员到学生个人。辅导员在使用QQ、飞信的过程中不应该板起面孔说教,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了解每个人的实际困难。要能认识到尽管自己每天被各类事务搞得疲惫不堪,整天与不同的学生对象打交道,但作为普通的学生个人,有时候可能一年都不会主动找辅导员,既然学生向辅导员敞开心扉了,辅导员就应该重视他和关心他,尽全力帮助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疑惑,将辅导员的服务功能运用到每个学生实际的小问题分析和解决当中去,这样学生就有了切身的体会感受,自然说服力就会更强。因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不是进行“说服”,而是提供“选择”和“引导”,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启发、解释,用平等、生动的语言交流,克服呆板、生硬,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

网络上辅导员可以更好地深入到个体,但不能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谈心。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要求更为迫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集政治引导、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辅导等于一身,通过谈心与学生直接接触,启发学生敞开心扉,走进同学们的内心深处,从而找到学生心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对大学生的学业、情感、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深度指导,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从辅导员的登门慰问、主动关心和促膝谈心,可增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质地、有感情的沟通交流,达到师生互相支持与理解,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使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并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

[2]骆郁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J].光明日报,2012-03-27,(15版).

项目名称: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启动基金。

猜你喜欢
辅导员大学生信息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 03:25:22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中国火炬(2009年12期)2009-10-17 0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