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2-04-29 16:58陈瑞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生

陈瑞芳

摘 要: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高昂状态,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常想常议的问题。由厌学变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用关心、爱心使学生会老师产生亲近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结合学生特点分层施教让学生有成就感。将知识融于活动中,构建快乐的学习氛围。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建立先易后难的教学知识体系,增强学生不断探求的欲望。设置思维问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够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美,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活起乐学的情趣,从而形成学习数学长久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如何使“苦学”变“乐学”、“要我学”变“我要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养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厌倦时,必然产生排斥心态,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数学的知识连续性很强,要想学好更需要学生连续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进而生成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学习效果之关键。依据我长期的教学体会就此问题的解决浅谈一二。

1 立足关爱,让学生亲其师,建立起学习兴趣的亲密关系

情感是密切师生关系的纽带。当学生出现不当时,晓之以理讲清利弊。老师要用温和的语言,以平等交流的心态找出存在的不妥,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真正为他好;当学生存在困惑时,老师要热情的尽其所能帮助其解决,让一片诚心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的贴心人;当学生需要理解时,老师要主动与之交流,用换位思考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生;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用高雅的品质形象感染学生;注重师生的感化交流,用一张笑脸温暖学生;注重关爱式教育,一分真情感化学生。

努力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心境;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与鼓励。从关注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其提供发挥潜能树立自信的力量;用亲密的师生关系搭建学生爱学的桥梁。

2 立足成功,让学生信其道,构建起学习兴趣的快乐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成功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兴趣源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有成就感,由此产生的学习乐趣,必促使学生持续性地向着新的成功努力,进而形成稳定持续的学习兴趣。所以我总是结合实际,为学生成功学习创设机会,按不同的智力因素分层,建立“优中差”学习小组,形成了学习带动的兴趣氛围。按由浅入深的原则给学生出能够“经努力就能办到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在课堂的练习中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用易题独做、难题交流做的方法使学生获取了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成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学中坚持采用“浅、精、稳”的三字原则,围绕重点精讲,突出了所学内容。围绕难点多练,突出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围绕疑点即解,突出了问题不出当堂。按学生智力分层要求。差生答易题优生答难题。在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辅导潜能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带动全体。让智力生更优秀、中等生显亮点、差等生有进步。使学生在“比、学、赶、帮、超”中形成了融洽快乐的学习

氛围。

3 立足创设,让学生求其所,搭建起学习兴趣的情境平台

只有在努力的求索中获得的成功,才能保持兴趣学习的生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出示较多的有疑、有惑、有难、有新一时不理解事物、观点、材料,这样学生新奇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高昂。

教学时我时常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含义的数学情境,通过提出问题,判断猜想、操作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挖掘智力、探究思考的场景;当思考成疑惑的状态时,进一步启发提供有利于解惑的铺垫材料,运用交流探讨、查找资料等方法加以引导,以校正学生的正确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先让学生举例生活环境中物体的图案,建立起抽象知识与表象实物的连接,以此导入新课,点拨了学生的兴趣。就此出示问题,(1)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是怎样的?(2)演示平行四边形眼对角线拆分,与两个同样三角形合并的课件,随之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请说明其理由。在疑惑难解时,又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又有关系呢?这样使学生在演示中探究,大胆猜想推断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4 立足感悟,让学生审其美,创建起学习兴趣的激发机制

任何事物都蕴含着它特有的美,如果能够感悟其美,从精力上就会有倾心的探究。数学知识鉴于逻辑性理论性很强的特性,它的美主要体现于隐形的内涵。要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彻悟其深邃的内在之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数学理性的知识活化于生动的现实生活,从而领略其内在的数学思想。

因此教学中,把数学融入美育对激发学生的持久学习兴趣,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拓展数学的价值意义等方面益处

很大。

如“数学游戏机制”、“数学教具演示机制”、“现代媒体应用机制”、“数学实践活动机制”等措施在教学的长期运用,让学生感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愿学、善学、会学的理性素质日益提升。创设情境、铺垫知识引入生活,学生品味了数学的自然美;温故知新、新授知识带入生活,学生体会了数学的深奥美;形成系统、总结知识融入生活,学生感到了数学的理性美;领悟内涵、运用知识投入生活,学生领略了数学的作用美。数学美的牵引与拉动,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始终处于热情高涨的亢奋状态。在美的熏陶中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心境中形成“美滋滋”的感觉,不仅是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理性思维的生成、知识视野的开阔、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德燕.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J].考试与评价,2012(4).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