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中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的实践研究

2012-04-29 00:44罗英武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33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项目驱动实训教学

罗英武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数控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环节中如何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以企业需求技能训练为依托、将实训教学和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松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械制造;实训教学;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企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7979-02

机械制造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前后应有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CAD/CAM、模具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重点在于机械制造工艺系统内在规律的研究[1]。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而实训教学作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相配合进行的集中性实践教学,是课程由理论层次提升到应用层次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面向企业需求及社会生产实践的适应性和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

1目前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

当学生完成“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安排大约2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相应内容的实训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习的实践知识有进一步理解,例如需要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或者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等。笔者发现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存在如下问题[2-4]:

1)实训时间短,任务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内容多而广,但涉及到一些具体教学内容时却又不够深入,学生感觉很难理解和掌握,如讲授刀具时只以车刀为例讲解,对于成形表面加工刀具、孔加工刀具复合刀具、螺纹加工刀具、平面加工刀具等常用表面的加工刀具讲解较少;在讲授机械加工装备与方法时也仅简单的介绍的常用的设备和加工对象,对各设备加工质量、尺寸精度、粗糙度、形位精度等介绍很少,而这些内容在工艺设计中又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造成了理论课程和工程实践之间的脱节,这就需要在实训环节进行加强。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训环节的教学时间不断进行压缩。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训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实训时有些细节问题不可能去认真思考,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实训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数控加工工艺的训练。

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对数控工艺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日益成为机械制造专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依然以传统机械加工为主线进行的,它涵盖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大部分内容,但对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训练很少甚至没有,从而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熟悉和掌握。

3)缺乏对零部件及整机检测相关工艺内容的训练。

当前的实训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在工艺分析阶段,设计人员往往侧重于对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分析,但在后续的设计中由于学生或者教师缺乏对企业技能整体需求的缺乏导致对整机、零件及工序加工检验的具体设计无法进行贯通,致使学生缺乏对典型检测方法、设备及应用的训练。

4)CAD\CAE技术应用很难少。

三维CAD\CAE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的各个领域,并颁发制定了许多三维设计的有关标准。当前的实训教学过程中CAD技术虽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几乎以AutoCAD等二维软件为主,而对于在大量企业中广泛应用的三维CAD软件如UG、PRE等则应用较少,致使学生缺乏实际企业需求的相关技能的训练,不利于职业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标准化问题。

在应用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标准化训练是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涉及图纸标准化、公差标准化、表面粗糙度标准化、技术文件填写的标准化(切削用量、机床设备、夹具、量具、刀具、工序余量、工时额定等)等内容。当前的实践环节中,由于图纸主要以二维为主,致使学生浪费了大量时间在图纸标准化上,而用在加工工艺能力培养上的时间减少,最终导致所出技术文件质量不高,也即缺乏技术文件填写的标准化的能力和训练。

2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的实训模式

针对当前的问题,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整理企业需求技能训练、以应用创新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机械制造实训教学模式,其主流程如图1示[5]。

我校一直致力于在机械制造实训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整合企业需求技能的训练研究工作,经过最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将企业需求提炼为一个个的实训项目,逐渐形成了“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6]。“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需求技能,将其融入到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中,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知识“活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和社会、行业无缝连接的人才培养方式。

实训中心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指导学生实习,通过模拟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境,通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让学生直接感受机床操作、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活动以及企业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熟练度的认识,体会职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将企业需求技能训练融合到机械制造实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直接面对企业生产中技术的难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模拟企业实际技能需求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未来将要进入的企业氛围及文化,极大增强了学员今后岗位适应能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整合企业需求技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急需调整机械制造行业产业结构,对技术型、应用型等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通过在实训教学中最大程度整合企业技能需求,可以促进企业、社会等多角色全面参与到专业建设以及教学全过程中,必然会促进企业、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学校赢得声誉,同时也可利用企业、社会的设备等,弥补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资源的不足。这种教育模式是未来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的必由之路,其整合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物质与智力的双向资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训中心采用互利互惠、双向共赢的原则引进企业的设备和项目,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实训中心充当兼职教师或者让实训教师去企业接受对应培训;广泛联系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技能鉴定,加强对外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工作,这是不断提升实训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

合作企业也可以通过机械制造实训过程来考察学生的表现以及专业能力,挑选到他们满意的准员工。在实训教学中通过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已经使得这些准员工熟悉了企业工作流程、运作机制,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不需要再培训就可走上工作岗位,解决了企业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储备,其他学生也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使用同类设备企业的岗位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达到了双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的目的。

3结论

机械制造实训是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配合进行的独立实践教学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程实践的能力。构建和实施新的数控实训教学体系,对培养新世纪高技能的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教学内容还存在学校教学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脱节的问题,只有紧贴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构建实训技能教学训练体系,并不断根据企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数控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

该文分析了当前实训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提出了以项目教学为依托,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将企业实际技能需求融入到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与学的目的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松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宁立伟.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8):18-20.

[2]张爱梅.新时期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9):161-162.

[3]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钟波,陈容,冯云.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6(06).

[5]杜月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2012(7):45-46.

[6]周智敏.基于校企合作的《数控加工工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职教与成教,2010(04):201.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项目驱动实训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迈向企业造型需求的机械外观设计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强化市场营销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需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