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的出路及对策

2012-04-29 00:44于京明李涛
中国市场 2012年32期
关键词:融资难市场机制中小企业

于京明 李涛

[摘 要]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涉及资源整合与配置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由于原材料、煤电油运价格上涨,人工工资普遍增加等因素带给企业的高成本,使企业赢利水平和内部积累受到挤压,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对外援资金,特别是向银行贷款需求的增加,但是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需求的迅速增加和金融系统资金供给能力的不足,扩大了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好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将中小工业企业带出融资难的困境,这不仅是企业自身需要面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应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切实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031-03

1 前 言

近年来,济南市中小工业企业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城市化建设、活跃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11年9月末,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2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9.2%,仅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就吸收了全部工业54.8%的从业人员,实现增加值94.86亿元,为济南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等宏观政策的实施和市场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中小工业企业缺少资金和融资困难的问题也显露出来。

据对部分中小工业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资金短缺问题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66.7%,平均每家资金缺口约为413.6万元;申请过贷款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63.6%,遇到融资难的企业占有过申请贷款企业的28.6%,高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公布的7月份调查结果,即全国有22%的中小企业未能获得过贷款的6.6个百分点。照此推算,保守估计全市约有8000多家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缺口约在367亿元左右;还将有2400多家企业得不到金融支持。

2 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从企业层面看,其自身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理念落后等先天不足,造成了融资困难;从金融机构层面看,银行过度垄断信用,体制性的偏好使中小企业难以融资;从政府和宏观政策层面看,存在着体制改革的非均衡性,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制度和功能不健全、融资渠道少,不能满足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说,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既与企业自身的缺陷有关,又和金融体制、国家宏观政策等外部因素密切关联。

2.1 企业自身“底气不足”,是造成其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1)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调查资料显示全市54%以上的中小工业企业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规模小、人员少、资本少,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营手段和信息交流均落后于市场发展,缺乏对市场判断的前瞻性,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冲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普遍较弱。

(2)组织管理相对落后。中小工业企业多是以家族式起家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粗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3)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是中小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贷款行为中,银行难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真实状况,对其还款能力、借款投向难以把握和监督,增加了银行放贷风险性。同时中小工业企业的贷款额度普遍偏小,银行放贷调研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得到的贷款利差极不相称,导致银行不愿意放贷给中小工业企业。这也直接增加了中小工业企业信用贷款的困难。

(4)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在现行的金融政策下,银行放款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有效的抵押担保,但大部分中小工业企业却缺乏贷款抵押能力。目前,全市中小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平均仅为208.4万元,满足不了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5)企业信用文化缺失。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内部原因,即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一直以来,多数中小工业企业都是家族式的内部控制管理方式,个人意愿大于制度,投机取巧思想作祟,公平、守信程度低,按规则办事意识差,拖欠货款、骗贷、逃债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2 金融部门创新不足,增加了中小工业企业贷款的难度

首先,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的经营理念,成为对中小工业企业“惜贷”的动因。长期以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将其服务对象定位于“抓大放小”。尤其是近几年,为压缩风险资产比重,银行的信贷管理采取集约化经营,主力资金投向了大型企业。资料显示,到今年7月末,全市工业贷款余额为2057.27亿元,其中大型企业占用1368.31亿元,中小企业贷款687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3%。另外,为强化风险管理,银行普遍实行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职位、工资、奖金挂钩,并追究终身责任,因此,信贷员均不愿冒险逆向选择,这就增加了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难度。

其次,金融机构创新力不足,缺乏对中小工业企业融资服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银行信贷管理门槛高、条件多、审批时间长,与中小工业企业经营灵活、资金周转快的特点相去甚远。在对中小工业企业风险定位、风险监测、解决信息不对称、客户管理等方面,金融部门还没有较为先进的手段,创新金融资源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缺失政策支持。

最后,金融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向中小工业渗透服务的能力。目前,全社会的资本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大型国企、传统产业领域或房地产行业存在融资过度,资金使用效率低;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中小企业群体急需的资本又供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关键在于金融服务细分化不够,专业化程度太低。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金融机构中,有专注于年营业额在100万~3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有专门服务于亚洲籍中小企业业主的;有专注于服务于某类新兴产业或产业中的某些环节的;另外,金融技术的相对落后、为中小工业服务的手段缺乏、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服务产品不多等问题,都有待于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

2.3 政策层面支持力度落实不到位

有资料显示,处于三产高端的金融服务业的中、工、农、建等几大银行,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存款资金,占据着70%以上的信贷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特别是在稳健货币政策下,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大量积压,形成沉重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发展的中小工业企业融资却越来越难,形成了“有钱的放不出去,没钱的又借不到”的格局。究其原因,就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造成宏观层面对中小工业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

首先,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缺少扶持中小工业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融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解决,但在支持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扶持政策,特别缺乏专门为中小工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配套措施,导致中小工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或融资受阻。

其次,现有的直接融资渠道不适用中小工业企业。企业直接融资主要有股票和债券两个市场。在股票市场上,中小工业企业融资受规模限制(按我国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而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平均资产总额只有842.9万元,且大都不是股份制企业);在债券市场上,中小工业企业几乎没有大规模技术改造等项目,所以中小工业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较小,而且目前的债券利率也使得中小工业企业难以承受。

最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职能缺位。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个人在市场中的交易范围、交易成本、交易风险和利益获得。但是我国尚无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公平的信用评估体系,没有完备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因此合同违约、恶意逃债、偷税逃税、走私骗汇、假账、假货、假证等失信行为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加大了社会交易成本,从而也影响到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信誉。从某种程度上说,此现状与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能缺位有密切关联。

3 解决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既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结构性问题,又体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难,政府要有大作为。首先要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自我完善,减轻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其次要从强化金融市场竞争入手,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大型商业银行资金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最后要立足中小企业融资长远发展,建立科学的政策性金融机制,完善以社会诚信体系为核心的法律制度环境,形成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三方共同努力,社会多方支持的融资环境,方能破解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难题。

3.1 企业立足自我完善,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出路

不可否认,中小工业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经成为了活跃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经营管理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道德风险高,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中小工业企业只有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自我完善,才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出路。

一要吸收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要素,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优化治理结构,跳出经营观念趋同、生产产品趋同的圈圈,立足长远、自主创新、形成独特优势;树立遵纪守法、公平公正、诚实经营的形象,以赢得社会公众、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信赖和支持。

二要加强财会基础建设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披露完整、真实、清晰,减轻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顾虑。

三要拓宽融资视野,不能只盯着银行,要学会使用企业保留盈余、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或手段,立足自身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3.2 金融机构立足创新,是银企双赢的战略选择

解决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立足创新,为中小工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降低“排他性”、增强“包容性”,尽可能地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要快速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融资平台,形成小型专营机构向分支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延伸,向县区和集镇、商贸市场延伸,构建从总行到分支行,从城市到乡镇的多层次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体系,制定授信额度小的工业企业贷款增幅考核指标,做到客户层级下沉;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的金融服务,比如设立专为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服务的支行,建立与创投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政府有关方面的联动机制,缓解小型金融机构供给不足的矛盾,以满足中小工业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二要降低企业融资准入门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与机制转换功能;鼓励风险资本投资中小企业;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推进银保合作,开发中小工业企业信用保险产品等。

三要发展新的金融机构和替代中介机构向受到金融排斥的中小企业提供和传递金融资讯,增加中小企业接近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开发并提高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适当控制金融服务价格,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扩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3.3 政府在解决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应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中小工业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其融资难应当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更要关注中小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办法,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些政策和办法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专业化协作水平”的要求,政府部门应站在大力推进中小工业建设发展的角度,制定和实施适合于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需求的结构性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中小工业企业贷款难的瓶颈。

第一要坚决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水平,控制原材料、能源价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减缓中小工业企业增长的融资需求。

第二要实施对中小工业企业的“分类管理”,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政策导向的中小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尝试设立中小工业企业投资专项资金,发挥其引导和放大效应,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工业企业的信贷倾斜力度。

第三要结合济南工业发展和金融环境实际,制定实施包括中小企业信贷配套抵押、担保、信用评级、财政支持等一揽子政策和制度,防止“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发生。

第四要结合地域和企业特点,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虽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最主要的形式还是提供担保支持。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以其信誉为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担保,一般担保贷款总额的75%~80%,其余部分由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其担保贷款最高限额为75万美元,担保贷款的风险损失由政府预算列为风险处理。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等欧洲一些国家也采纳了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规定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程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担保人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由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的担保银行或基金,需要贷款的企业要提交有关项目资料,由政府指定的银行审查。日本也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为中小企业从民间金融机构借款的债务进行担保,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共同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第五要建设有工商、税务、银行共同参与的中小工业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搭建信用信息平台,提高企业诚信意识,为中小工业企业信贷融资创造基础条件。

第六要广泛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济南市中小工业企业,尽管遇到了资金趋紧和融资难的问题,但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没有出现浙江、广东等南方地区中小企业大面积关停、倒闭现象。因此,正确的舆论引导,避免由于错误的舆论导致决策失当。

参考文献:

[1] 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4).

[2]鲍静海,贾电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保理业务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2).

[3]张优勤.金融危机下再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9).

[作者简介] 于京明(1959—)男,山东潍坊人,大学学历,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处长。研究方向: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李涛(1973—)女,山东莱州人,硕士研究生,《中国市场》山东记者站站长。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资本运营。

猜你喜欢
融资难市场机制中小企业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的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