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些书,以小说为多,如《白鹿原》《围城》《搜神记》,如《悲惨世界》《活着,并要记住》《基度山伯爵》。这是长篇。中篇其实是我最爱,亦读过许多,称道者当属苏联小说《第四十一》、沈从文小说《边城》、刘绍棠小说《蒲柳人家》以及潘军近两年的众多作品,还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短篇则零碎地看了不少,喜欢鲁迅的《白光》及《故事新编》,喜欢汪曾祺的《陈小手》和《大淖记事》,也喜欢《莫泊桑短篇小說选》。
也读诗,但已是遥远的旧事。古爱王维,近爱《人间词话》,现代的爱徐志摩、戴望舒,当代的则爱北岛、顾城和杨炼。国外的也读,如《海涅诗选》《叶甫根尼·奥涅金》,还有泰戈尔、马雅可夫斯基。
读过也就读过了,未曾留下点什么。读书和品食不同,吃过的东西可忘,读过的书不能忘。还不晚,还可以拾起来。勿急躁,勿功利,慢慢来。切记:不可不懂装懂,不可关门作秀。
●《麦田里的守望者》长篇小说/(美)塞林格
这是一部呼声很高,但读起来并不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小说。问题的症结,可能出在翻译上,用小说前面的介绍,是“以青少年口吻和大量俚语、口语进行铺叙”的优秀作品,青少年口吻是全了,而俚语、口语,通过翻译,在文章中已了无踪影。
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抑或是译者的无奈。
●《北京法源寺》长篇小说/李敖
讲的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西太后、大刀王五的历史故事,也是政治故事。
说是小说,更像政论文本,给事件定位,给人物定位,读来有如走进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境界。只是,与胡绳作比,本书含带颇多主观的意韵,将作者的思想尽表于冗长好看的叙述、以及冗长的但绝不枯燥的人物对话中。
虽不像小说,但非常耐看,翻开首页就想直奔到尾。小说写到这一步,写到不像小说而引人兴致,真是小说之妙,作者之幸!
封套上有段话,“新千年伊始本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是不可信的。诺贝尔文学奖虽有趋政之俗,但还不至于为一本不像小说的小书大发爱心。果真到了这一步,该奖也就变了味道,有点砸自己招牌的嫌疑,成了“诺贝尔政论奖”了。
●《绝对隐私》口述实录/安顿
这才叫绝顶聪明,八分采访机的功劳,加一分笔头和一分思想,组成了十分出色的一本书。好看。好看在于没有倾向只有故事,比情感小说更纯粹。
已经不是单纯的采访了,介于人物访谈和情感伦理小说之间,成了一种边缘性的文体。
忙忙碌碌的记者们,真该好好学学,学学如何跳出三界,站在云端俯看爱情和人生。
●《哈扎尔辞典》长篇小说/(塞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
看这本书,是缘于韩少功出了本《马桥辞典》,但未读过韩先生的那本书,只在图书馆里翻看了一遍,感觉上比这本书易懂。
一遍看下来,果然生涩,不懂。
作者编造了一个叫哈扎尔的民族(或原本就有这民族也未可知),国王于若干年前邀请基督教、伊斯兰教、古犹太教的辩士到哈扎尔布道,从中比较,以至选择了其中一教,终至哈扎尔民族消亡。全书分红书、绿书、黄书(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古犹太教史料)三部分,其基本思路是各教均将哈扎尔民族同化。写了梦、神话、幻觉等,扑朔迷离,难解其意。
难解源于二:一是对三大宗教的生疏;二是对塞尔维亚及周边地区历史的生疏。
如果再看一遍,慢下节拍,可能要好些。但完全不可能。内心一旦抵制,再想成就便很难;一遍已经够烦了,再看还有多大意义?
●《万历十五年》历史论著/(美)黄仁宇
明万历十五年,也即公历1587年,是历史上十分平庸的一年。是年,万历皇帝24岁;元辅张居正已去世五年;首辅申时行52岁;74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住所去世;一代名将、曾任福建总兵的戚继光于次年去世;而60岁的文学家、哲学家李贽,次年剃发为僧。
本书从大历史的观点,从1587年说开,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几个人物说开,写了整个明代的历史,或可看作整个封建社会帝王、文官、将领、思想家的思想成因及其限制。文笔不但恢宏,且幽默,整部书因内容而略显枯燥,又因文笔而引人入胜。
●《第二十二条军规》长篇小说/(美)约瑟夫·海勒
读这部风行全球的“黑色幽默”代表作,得到的不是“幽默”中“黑色”的轻松,而是累。确实很累!啰里啰嗦,而且对话太多,也不精彩;把本来应该很好看的一部书搞得一点儿也不好看了。
感想就是这些。
四十万字的一部书,如果压缩一下,压缩成四万字的中篇,可能要比现在好看得多。
西方许多流派的代表作,或多或少都有点儿“泡沫”的意味。
●《毛泽东传》传记/(美)罗斯·特里尔
美国学者特里尔于1980年付梓的此书,即使放在二十年后的现在,让哪一位身居国内的中国人来写,也是写不出这种效果的。国外人没有顾忌;正由于没有顾忌,写出来才大胆,才客观,才好看。
中国人写自己领袖的传记,更像一本政治书,所以写出来以后,自己也变成了政治家。外国人则不同,本来是学者,依然是学者。
作者在总体首肯并盛赞毛泽东伟绩的同时,对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也大加渲染,给人以“真实写作”的感受。
此书在以六种语言出版以后,始有中文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
●《男人还剩下什么》中短篇小说集/毕飞宇
这本作为“1978—2000年中国小说50强”之一的小说集,收录了毕飞宇的五个中篇和十三个短篇。毕飞宇的小说有两个独到之处:一是叙述语言独特,具有超然物外的感觉,并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不泛泛而论,不就事言事,而是直逼内里;二是进入小说的方式独特,手法怪异,引人眼球。
中篇里比较喜欢的是《玉米》和《楚水》,短篇里比较看好的是《是谁在深夜里说话》《哺乳期的女人》《蛐蛐 蛐蛐》。
●《红高梁家庭》长篇小说/莫言
莫言以其对色彩的超强敏锐感,写成了这部传奇性的长篇,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顶尖高手的地位。作者此后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另一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丰乳肥臀》,则明显有名气大于作品之嫌,不能与此作相匹敌。
作品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对高梁、对高密东北乡的天空、对生者与死者、对狗等等的怪诞的、变形的色彩描写,通过色彩,张扬了主观化的叙事力度,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主观意识。二是小说结构、故事交迭搭配至妙,尤其前三章“红高梁”、“高梁酒”、“狗道”,天然合成,有不事雕琢之感觉,后两章“高梁殡”、“奇死”(尤其是“奇死”),则略有牵强之意。
所谓瑕不掩瑜,该作可谓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黃金时代》长篇小说集/王小波
本书由两个小长篇《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和一个中篇《我的阴阳两界》组成,三部作品因取材于同一时期(文革)、同一主题(性爱)、主人公叫同一名字(王二)而合为一本出版。总体感觉,《黄金时代》文字不甚干净,《革命时期的爱情》略显无聊,《我的阴阳两界》构思奇巧。
王小波似乎想打破旧有的写作格局,即打破说教、打破不敢在作品中讲真话的痼疾。可能这种意识太强烈了,呈现给我们的文本,反而显得太过了,所谓过犹不及。所以不免生出无聊之感。
本来想反映一个主题(文革对人的摧残),但这个主题生硬地被“性”套牢了,主题就完全走样了(变成了性爱)。此正是我不甚看好王小波小说的地方。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长篇小说/(捷克)米兰·昆德拉
此作因媒体炒作而影响巨大。
这是一部集政治、爱情、性爱于一体的长篇小说,既过于哲理化,又满含激情。由于对苏联在1968年入侵捷克的历史不了解,所以读起来比较费劲。
写作手法相当怪异。一是主人公不固定,但基本上保持在四个人之间,即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以及弗兰茨,跳跃性很大。二是对共产党抱有一种异常复杂的心理,既痛恨苏联入侵本国,又对共产党政权持同情态度,矛盾得很,作者因内心矛盾而显得深刻。三是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一些词,在第三章“误解的词”中突出地反映出来。四是其中不乏经典的比喻,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于公开,以及低俗的交往,被其理解为集中营生活。
总之,从此作的字里行间可以透出,作者应该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特别有政治头脑却又放浪形骸之外的人。因其作品语言的放浪形骸,而使得读者对作者有如下感受,即非常矛盾、非常极端的人。
●《三家巷》长篇小说/欧阳山
有点概念化了。
所谓概念化,其一,是作者想写一个政治上的“完人”周炳,由于“完”的需要,就要将其设计为开始时的不完善,到逐步的自我完善。为了这一需要,主人公从事过很多职业,工、农、宣传、战士,等等。故事听来曲折,其实处处都有作者预先谋划的痕迹。其二,语言单调,通篇政治术语,连人物对话都是非生活化的。
这样一部概念化的作品,居然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受到了严厉的批判。由此可知,我国当时的情形,应该是更为不堪的概念化。
●《性学与爱情心理学》论文集/(奥地利)弗洛伊德
本书是弗氏性心理方面的论文集,包括性学、儿童的性理论、诗人的白日梦、本能的蜕变、爱情心理学、性道德文明与现代人的不安、无意识诸篇。弗氏著作以往也读过一些,包括《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之类,因属纯医学理论,颇多难懂之处。
但有一点,就是弗氏的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推测基础上的,可能是因为,纯心理方面的东西,只能靠推测。只是不知准确程度如何。
●《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随笔集/王小波
本书收有王小波的杂文和随笔共143篇。
就我个人理解,虽然王小波的小说在台湾得了奖,但他的杂文和随笔,要比小说写得好,自由,随意,又不乏哲理与幽默,全部内容都围绕着“要西方式的科学,不要中国式的宗教(孔孟之道)”这一基本命题上。
其中精彩的句子随处可见,亦不乏好看的篇目。
●《莎士比亚悲剧集》戏剧集/(英)莎士比亚
本集收入莎翁的六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和《雅典的泰门》。
也许是时代相隔得久远了,也可能是对戏剧冲突化场面理解得不深,读这些历史名剧,竟不能生出拍案惊奇的快意来。只有《麦克白》是个例外,可能是《麦》剧人物命运的冲突最为强烈的缘故。麦克白作为苏格兰军中的得胜大将,本来是前程无量的,不幸在途中遇到三个女巫,得其指点,说他将成为未来的君王;不幸他把此事当真,并急于实现“神祗”的诺言;又不幸他的妻子比他的心情更为急迫。这一连串的“不幸”,使麦克白终于铤而走险,杀了君王,最终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戏剧背后的内容,似乎比戏剧本身更有意义。
●《尤利西斯》长篇小说/(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此作现在已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叫人搞不懂的是,所谓名著,是不是都与“枯燥”紧密相连?对名著,我以为应该分为两类:一是有看头的古典名著;二是含水分的现代名著。与前者的“经典性”相比,后者往往以“争议性”取胜。
当然,此作也自有其特点:一是意识流手法的广泛运用,反映出作者思维的开阔和敏捷;二是老到的幽默,既有冷幽默,也有热幽默,真可谓集喜笑怒骂于一书。
但人物形象整个都反映不出来。
这部书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与意识流手法的第一次大胆运用有关吧。
●《惠特曼诗歌精选》诗集/(美)沃尔特·惠特曼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年),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无疑是反叛的诗人,他的诗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如果从今天的角度看,这诗除了大气磅礴外,似乎艺术成就上并没有值得十分称道的地方。即使那些在当时反叛精神极强的所谓性爱之诗,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非常特殊的内容了。
惠特曼的诗其实是歌,是诵唱的,不是低吟的。如果说二十多年前我特别想读《草叶集》的话,那么在今天读来,已有了一种时过情迁的感受。
但是名篇仍是名篇,如歌颂林肯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可谓千古名篇。
●《比目鱼》长篇小说/(德)君特·格拉斯
与一年前阅读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相比,这又是一部主题先行的小说。作家“一流作家拼思想”的愿望或许过于强烈了,即便有一个绝妙的构思,有一个独到的小说框架,写出来的小说,仍未脱去“主题在先”的固有模式。
小说引入格林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的基本故事,却反其意而行之,由母系氏族社会写到父权社会,由远古写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男人由无知而成为世界的主宰,而这样的现实社会又濒临破产,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开始和出路。
小说框架独到,以九个女人(厨娘)为主线,分别代表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中世纪早、中、晚期,巴罗克时期,专制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从第三帝国一直到70年代。而主人公“我”则是一个可变之人,是几千年以来多个女人的“丈夫”,同时又是一个固定的现实女人的丈夫。而小说目录,从“第一个月”到“第九个月”,把孕育思想与孕育生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人类的故事》世界史读物/(美)房龙
房龙是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这是难得的,也是最难做的。世界史总是那么庞杂,有扑朔迷离之感,叫人吃不透。而此书,既幽默,读来轻松,又给人以作者知识深厚的感受。
此类书,宜多读!
●《兄弟》长篇小说/余华
这是一部在我看来比较糟糕的小说,与余华“大家”之誉不相称。有人将此书提高到文学史的地位来评价,我觉得那是不负责任的。
与作者的成名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相比,此书更带有一种“地摊化”倾向,虽然写作风格较为接近,如喜欢铺陈、冷幽默之类,但差异还是远远大于相同点,表现在“俗”、“滥”二字上。而与作者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一个地主的死》等先锋意识较浓的作品比较,更是大相径庭,文学色彩淡之又淡了。
巨大的发行量与作品内容的不称,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坛的浮躁?
●《东史郎日记》日记/(日)东史郎
此日记起于昭和12年(1937年)8月31日,终于昭和13年(1938年)10月初。作者本人,则于1937年9月14日在中国大沽港登陆,直到1939年9月13日離开南京下关回国,后又于1944年3月24日在中国青岛登陆,直到战败后的1946年1月7日从上海港出发回国。
作者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战役、台儿庄战役等重大战役,战争的艰苦与危险,特别是行军的痛苦,在日记中毕显无遗。强大的日军已如此艰辛,他们的敌人中国军队,其艰苦则可以想见,而他们眼里的“共产军”,其境况更是等而下之了。
作者尚属有良心的人,从日记的字里行间可看出;但建立大东亚的狂热,在他身上一点也不弱,甚至强烈到极致。当年日本民族的狂热心态从中可见一斑。
●《小团圆》长篇小说/张爱玲
这是一本读起来叫人心里很别扭的书,书前“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遗稿,浓缩毕生心血的巅峰杰作”的评价,最后四个字显然是夸大其辞了。其实说白了,并不好。
本书带有强烈的个人自传倾向,写九莉与汉奸邵之雍之间畸型的恋爱(对邵来说是婚外恋),中间有作者与胡兰成之间爱恋的影子。
说其“别扭”,是因为:一、小说结构不好,前半部人物、铺垫太多,太乱,意识流手法夹杂其间,显得夹生,缺少小说的吸引力。二、虽然风格是她的中短篇小说集《传奇》的风格,但无论语言还是布局,与《传奇》中的诸篇已不可比。三、虽然把一种“在夹缝中生活”和“爱一个人爱到骨子里”的味道写出来了,但故事过于琐碎,多处可以整个删去。
总之,读后有一种很深的印象,就是,作者想把这个故事写好,但已无能为力。看起来,应该是个三五万字的中篇的题材。
●《穿越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专著/吴炫
该书在分析了王蒙、贾平凹、张炜、张承志、莫言、张贤亮六位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提出“穿越”及“本体性否定”之命题,认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若想冲向世界,既要摆脱中国儒、道、释三大基本思想,又不能照搬西方现成的文学理论,而应有自己的否定和创新意识。
对于中国作家,作者似乎只推崇曹雪芹和鲁迅。推崇前者,是因为其笔下的贾宝玉是一位有别于所有历史人物的全新的人;推崇后者,则认为其否定中国三大基本思想,又不愿意轻易照搬西方思想,处在“打破”的层面上,尚未“立”起来。
观念有其新意,很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李敬宇,男,1963年12月生于南京,供职于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在《中国作家》《花城》《清明》《长城》《山花》《文学界》等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