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表现花卉具有鲜艳、柔和的美感,这种美是其它陶瓷工艺,如青花、古彩和新彩所无法替代的。景德镇陶瓷装饰中表现牡丹这一题材,在古代就开始了,人们对于这一主题的喜爱,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并得到大众普遍的青睐。当粉彩牡丹以全新的姿态出现时,它多与其它纹饰,如动物纹饰进行组合装饰。笔者结合个人的绘画经历叙述粉彩牡丹与几种典型动物纹饰组合装饰特征,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作体会。
一、注重牡丹与蝴蝶的关系
粉彩牡丹纹饰与蝴蝶纹饰的组合,通常以写实的手法绘制折枝牡丹和蝴蝶,色彩柔和且富有变化。牡丹纹饰器物底部向上展开,蝴蝶多绘于器物的上半部,所以常给人以向上之势一一牡丹的生长之势和蝴蝶的欲飞之势。这种向上之势使静止的画面蕴涵着一股动感:画面是静止的,但画中之物给人的感觉则是运动着的,不禁使人有了“蝶恋花”,“花欲语,鸟欲飞”的联想。而在这种联想中,牡丹花与蝴蝶又是融为一体的——牡丹因为蝶飞而分外娇艳,飞蝶因牡丹而凸显生机。二者仿佛一对知己,还未遇及,就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思绪”。这正体现了牡丹与蝴蝶的既为彼此,又为统一的关系。
二、注重纹饰与器型的结合
瓷器的造型繁多,粉彩牡丹纹饰与蝴蝶纹饰组合进行的装饰常见于瓷板、碗、盘、瓶等器物上。
在装饰碗的时候,牡丹纹饰的展开充分考虑到与碗型的结合。牡丹纹饰常由碗底向上展开,多作为主体装饰在正面,枝叶中的一枝从正面展开,向背面生长,从任何角度的平视效果中,都能感受到碗的上大下小与牡丹纹饰的前实后虚,上疏下密相关联,营造出纹饰与器型完美结合的效果。例如:雍正粉彩花蝶纹碗,瓷胎洁净秀丽,造型优美。可以看出,纹饰的构图成上疏下密的布局,牡丹纹饰装饰于一侧,蝴蝶纹饰装饰于另一侧,使得纹饰既整体又不失活力。
在装饰盘的时候,当牡丹纹饰绘于盘心部位时,盘的周边留白,并不与过多的边饰结合,既突出了主体部位的主体纹饰,又使画面的艺术效果更加地纯粹精炼。当牡丹作为边饰时,盘的中间部位装饰蝴蝶纹饰,此种构图方式使蝴蝶更加灵动,仿佛蝴蝶在犹豫到底哪枝花朵可供自己停留。此种灵动的产生,是以瓷胎的大量留白为基础的。
三、注重牡丹与鸟的组合关系
在粉彩瓷器中,与牡丹组合的鸟类常见有:白头翁,孔雀等。而且多装饰在体积较大的器物上,如:花盆、瓶、筒、罐。
1、构图多采用折枝牡丹,花多鸟少
当牡丹与鸟组合时,多采用折枝牡丹,花朵数量多且饱满,主体部位的花朵鲜艳硕大,枝叶比与蝴蝶组合时更加茂盛,形成一片花团锦簇的效果。在主体花朵的周围,多配有一只鸟,或立于花枝之上,或展翅欲飞,或正在寻觅花枝停息,以花的繁茂和乌的生机感动观者。如光绪粉彩牡丹白头翁纹花盆,画面为一对白头翁栖息于牡丹花枝上。牡丹左右各一枝,中间花枝上的白头翁机敏灵巧,向着同一方向注视,似乎被右侧盛开的牡丹所吸引。旁题诗句:“富贵绵绵到白头”。
2、注重牡丹与鸟的搭配
牡丹纹饰与鸟的搭配有许多方面:构图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
在构图上,有一株牡丹与一只鸟的搭配,也有一丛牡丹与多只鸟的搭配,一般左右分配二者,形成上下,疏密对比。牡丹纹饰花头的朝向多向左或向右,鸟则与牡丹面对或同一个朝向,给人以花乌在对语交流或共同期盼远方、未来的联想。在色彩上,牡丹纹饰的颜色多为艳丽的红色,鸟则色彩较深,但变化丰富,形成与花的色相、色阶的对比。同时,鸟羽也在色彩上与牡丹叶的绿色相呼应。这样这种构图、色彩上的对比和统一,一方面给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强:另一方面则形成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3、构图上多采用半景式构图
由于粉彩技法的特点,使得粉彩画与工笔国画联系紧密。构图上也借鉴了国画“半景式构图”的方式。当牡丹与鸡组合时,画面中并非是二者的共处,更多地加入了山石、人物、其它花卉等。这也使得画面的内容丰富。如乾隆粉彩鸡雉牡丹纹天球瓶,构图十分饱满,绘有山石、锦鸡、牡丹、桃花,画面生动艳丽,错落有至。两只锦鸡在高低出落的山石上停歇,牡丹花、桃花围绕在山石和锦鸡的周围竞相开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4、画面主次对比统一。在构图上牡丹多作为画面的主体纹饰,由于鸡的加入,画面在色彩上形成了对比统一:牡丹纹饰设色鲜艳,富于变化,而鸡的装饰色彩更加丰富,与牡丹纹饰形成了对比。然而,在丰富的色彩变化中,鸡纹却色多而不乱,与牡丹纹完美地统一在一幅画面上。这种符合视觉规律的安排,自然给人以感性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
总之,牡丹纹饰与动物纹饰的组合装饰特征,是通过对牡丹和动物的精彩描绘来体现意境之美的,是以对比统一为原则的,是以陶瓷粉彩技法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笔者希望通过对粉彩瓷牡丹与动物组合纹饰特征的研究,促进大家在这一领域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使之趋向系统性、全面性,创作出更多让人满意的陶瓷作品来奉献给大众。
叶烈清1979年生于江西乐平,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陶瓷美术师,文联瓷画院特聘画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学艺多年,成为入室弟子。
其作品以人物、花鸟见长,特别擅长牡丹。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深受广大陶瓷爱好者、收藏家好评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