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莉
摘要基础会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有些非会计类专业对该学科重视不够,教学效果不好。面对电子商务等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教好基础会计呢?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升学习兴趣应从创设情境来激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兴趣激发激活巩固
基础会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我校学习该课程的主要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校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增加一点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学生的学习现状却事与愿违,主要原因是:(1)专业认识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非专业课程,觉得学了也没用,不如不学;(2)专业难度大。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知识难点的不断增加,放弃了。(3)专业教学课时量严重不足。我校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组织的周课时设为两节,学期总学时只有36课时。基于以上3点,一个班级真正能坚持学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一片倒”。所以,笔者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即“面对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如何开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研究和实践,发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升学习兴趣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交流与沟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吸引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发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会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笔者在会计的第一节课上是这样创设情境的:用实物投影仪分别出示了由两个学生记录的同一个班级的《学期班费收支情况表》,学生A以是记流水账的方式记录的,学生B则是以“收、支、余”的借贷记账原理记录的,在学生看的时候,抛出问题一“这两本账,你喜欢哪种?”全班同学都选择了学生B记的账,又进一步抛出问题二“为什么喜欢呢?”学生则纷纷表示“因为学生B的账好看、清楚、能随时知道还剩多少”,我趁热打铁地抛出问题三“知道为什么学生B的账记得好看、清晰吗?”这下学生茫然了。看无人知晓,再揭示了答案“因为学生B所用的记账方法就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当你学完这门课程时,你也可以和学生B一样,做出漂亮的账。”学生在眼见为实的学习结果的刺激下,转变了对这么课程的认识,不再认为学习这门课没用。取材生活,学以致用,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所在,从起点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交流与沟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对学习失去兴趣。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好奇心。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过案例教学法、参与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2.1开展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常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除采用传统的文本案例进行教学以外,还运用了实证性案例、模拟性案例等活案例教学法。
(1)实证性案例教学法。实证性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看录象等形式,生动、具体、简要地介绍某一方面的实例,以说明某一观点、原理和方法。例如,在讲授“权责发生制原则”时,我先给出实例“某企业9月份出售产品一批,货款10000元,款项尚未收到”,让学生思考“这笔10000元的货款应在何时确认为收入?是在9月份、还是在收到货款的那个月份?”问题抛出后,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思考,对问题答案各执一词,两派人员争辩得不可开交。笔者抓住这一时机,紧扣该原则的判断标准——“应收”和“应付”这两个中心词,结合经济业务内容进一步提出问题:“什么时间应该算收入增加的时间?”在点拨性教学方式下,学生一下子就由两派变为了一派。在此基础上,再归纳总结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具体内涵。实证性案例教学法让教学难点在学生浓厚的讨论、探索兴趣中被突破。
(2)模拟性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充当各种角色,根据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模拟性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教学
课堂教学中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交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在讲解会计六大要素——费用要素概念后,首先让同学们一一列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你会认为是费用项目的有哪些?同学们列出了很多,如:建造厂房是费用、购买机器设备是费用、支付水电是费用、购买材料是费用、订阅报刊杂志是费用、工资是费用等等。针对这些答案,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讨论他们刚才所列出的这些项目,结合前面所讲的会计要素判定哪些是费用,哪些不是费用,组内讨论之后统一意见,派代表发言、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形成共识。组织这种形式的课堂讨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加入到讨论之中,在讨论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讨论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雄辩、表达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分为教学实践和练习实践两种。
(1)教学实践。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资料,以生动形象的演示或形式多样的活动替代单一的知识讲授。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模拟现场等形式,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以便于学生更易于掌握知识。
(2)练习实践。仅靠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学生可能会感觉到知识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提高了,知识巩固了,学习兴趣更浓了。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学习会计也是如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经常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去发现规律探究新知,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巩固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授“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时,先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推导出“不破坏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几种等式变化情况”,再结合会计要素推导出“经济业务的表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这两个推导,立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当他们发现这一知识点内在的规律后,都露出满意的笑容。这种成功的喜悦心情,巩固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总之,电子商务等非财会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等方面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捷.改革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07(36).
[2]陶水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月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