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丽
摘要信息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加强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应用型综合人才素质的迫切问题。在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将校内专业技能训练与校外企业实践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匹配,提倡不同程度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企业实践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的专业。这类型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同时又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且其技术渗透性很强,因此,导致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征变化较快,常常伴随着新的技术革命或新的应用模式的出现,而产生新的要求。对这类社会渗透性较强的专业,依然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在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对行业知识、社会变化,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了解和驾驭能力,要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的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其对行业发展动态敏锐的警觉性。本文将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探讨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以及成效。
1实践教学方案——注重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往的教学中,在每学期每门课程结束后,设置一个连续的实践周,开设课程实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实践证明,虽然这样的做法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课程知识,但是对于提升专业综合能力效果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间隙性训练缺乏整体观,导致学生四年毕业后,只记得零散的知识,而没有形成完整框架。现实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大多情况下都是综合性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单独一门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因此,将间隙性训练改革为连续性的集中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是有所帮助的。
以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目的,我校在培养方案中,开辟出了连续9周的实践周,采用连续性的集中训练的方式完成三大模块的训练。
1.1专业综合能力体系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均有需求,且企业对该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呈现多维特征。除了需要掌握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行业变化较快,没有一定的行业敏感性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可能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围绕社会对综合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特征,我们将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但是同时也是一个专业人士不断攀高的必备能力。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进步中学习,在挫败中学习,总之,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较高学习能力的专业人士才能不断培养起自身的行业敏感性,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系统实现、系统实施、运行与管理维护能力;数据库构建与维护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等。
实践能力主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模拟练习,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实际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够对实际企业的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完善其数据库系统,或对企业现有数据库系统进行维护;熟悉现有的企业ERP系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及流程改进等。
1.2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围绕“做中学”的总体思想展开,提倡合作式、参与式或体验式等学习方法。正如JuniorProfessionalOfficer(JPO)Program所推崇的“TellmeandIforgetit,teachmeandIrememberit,involvemeandIlearnit.”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本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宗旨。
总体设计方案分为三大部分四大模块,其中第一部分为综合研究方法训练阶段,关注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第二部分是专业技能训练阶段,立足本专业特点,分别从技术和管理的融合角度,提升学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ERP系统流程及操作技能、以及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和方法等的培养;第三部分是真正走入企业进行实战练习,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三部分的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培养思路和从理论到实践,即“理论学习——模拟练习——实战训练”的培养路径。这三大部分作为支撑该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三大支柱构成了我校实践教学总体方案的主体。
2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1综合研究方法训练
在第一阶段从现实问题识别到问题分析,寻找解决方法入手,以实际任务为导向,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首先,在问题识别阶段,借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从现实现象入手,寻找真正的问题根源。任何问题都只是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但其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根源,只有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这方面,很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形成真正的思维路径,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其次,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提倡大家先对问题进行分类,解决不同的问题也许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并在训练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别问题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和技术。
2.2专业技能训练
在该阶段结合本专业综合性强,技术和管理融合的特征,从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双重层面,综合训练学生利用现在技术解决管理实际的能力。首先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这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能力、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实现、系统测试与实施等;其次从技术角度了解和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的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实际经营与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这主要通过模拟教学环境来实现,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代表不同的经营实体,通过沙盘模拟使得学生切身体会企业实际运营的管理过程;并通过ERP系统的模拟经营和操作体会信息技术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驾驭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应用能力提升
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通过采用学生到企业就职、短期或长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参与企业培训、或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校对学生开展实际业务的培训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企业现实的真实环境,以期望形成学校学习与步入社会之间的有效过渡阶段。通过企业实践使得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并达到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3实践教学方法——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学习与情境式教学的融合:参与式学习方法和体验式学习方法都是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采用情景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计一定的以形象为故事场景,引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参与到故事场景中进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在情景中学习和掌握特定的技能。
在本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知识类型的划分,从教学内容所涉及知识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了不同的学习模式。其主体思想可以用一个二维矩阵来表示:其中第一象限采用理论教学,即针对理论性的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象限采用理论教学和任务驱动的配合,针对理论性的应用知识的教学;第三象限适合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第四象限采用情境教学和企业实践结合,针对应用能力的提升。
4结论
方案执行后的反馈调查显示,93.2%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方案组织得很好;91.4%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好,其中有大约51%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91%的学生认为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有帮助。因此,本方案的执行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信息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加强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应用型综合人才素质的迫切问题。在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将校内专业技能训练与校外企业实践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匹配,提倡不同程度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受2011年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隋静,卢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1).
[2]丁蕾,孟庆瑶,李敏.北京高校创业实践基地成功模式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7)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