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连上台阶

2012-04-29 00:44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年38期
关键词:农技防灾粮食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首次迈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首次超过了1万亿斤,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粮食“八连增”过程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抗灾减灾、行政推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生产发展之路。

政策扶持稳民心

“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实惠之多、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

做好“减法”。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35亿元。2009年开始,逐步取消了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地方配套,每年为主产区减轻负担277亿元。

做好“加法”。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为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2005年起中央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资金由最初的5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0亿元,1000多个产粮大县纳入奖励范围。

做好“乘法”。国家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并根据种植成本及市场情况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由2004年的每斤0.72元、0.69元提高到2012年的1.02元;早籼稻由每斤0.70元提高到1.20元,中晚籼稻由每斤0.72元提高到1.25元,粳稻由每斤0.75元提高到1.40元。

增加投入强基础

“十六大”以来,中央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制定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小农水补助资金169亿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100亿元,改善灌溉和排涝条件,增强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扶持800个产粮大县加快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改造中低产田,打造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粮田。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促进土壤肥力提升,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市。2005-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测土配方施肥资金57亿元,为14亿亩耕地进行了“体检”,为12亿亩农作物设计了“营养套餐”,惠及农户1.7亿户,示范区亩均增产粮食6%-10%。

科技兴粮增动力

累计投入50多亿元,在水稻、小麦、玉米等50个农产品产业技术领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促进技术研究集成和成果转化。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在800个县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加强8243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农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正规军”。目前,全国98%以上的县基本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农业物质装备。2004-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529.7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672万台(套),受益农户1489万户,全国农机总动力增长61%,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54.8%,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2008-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0多亿元,在全国建设22406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并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个市(地)、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2011年全国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35.5公斤,比所在县平均亩产高142.5公斤。

强化指导抓服务

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7年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或工作会,部署安排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2011年开始,国务院组织开展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11个增产行动成员单位对23个省(区、市)联合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地方抓好各项增产措施落实,推动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抓粮食生产的新格局。

指导服务及时。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季节、分作物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广泛开展科技大会战和科技兴粮活动,动员机关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

关键技术到位。2012年,国家出台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政策,中安排补助资金44.6亿元,支持推广冬小麦“一喷三防”、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和玉米抗旱“坐水种”、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油菜“一促四防”等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扶持政策从“联地计补”向“联技计补”的突破,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立足抗灾夺丰收

农业部门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努力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

主动避灾。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做到主动避灾。甘肃结合水资源特点,主动压夏扩秋,压缩小麦,扩种玉米,同时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增产幅度超过40%,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全省地膜玉米面积扩大到1000多万亩,粮食总产增加30亿斤以上,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科技避灾增产的新路子。

有效防灾。近年来,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涝、光温灾害、病虫害等防范技术研究,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筛选一批行之有效的防灾增产关键技术,组装主推模式,努力扩大技术覆盖率。加强灾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做到有效防灾。

积极救灾。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各级农业部门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科学指导,积极救灾。2011年,北方冬麦区发生大范围、长时间冬春连旱,长江流域遭遇多年少见的旱涝急转,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夏伏旱。北方冬麦区扎实推动播后镇压、抗旱浇水、弱苗追肥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夏粮抗旱夺丰收。长江中下游地区狠抓改种补种和田间管理,确保了中稻面积落实和早稻恢复性增产。西南地区千方百计扩大晚秋生产,切实减轻了旱灾损失。

开展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针对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的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病虫害防治服务。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种防治组织18万个,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日作业能力超过300万亩。

猜你喜欢
农技防灾粮食
珍惜粮食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防火防灾”大作战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