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浅谈

2012-04-29 05:16黄惇晶
考试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案例计算机

黄惇晶

摘要: 当今信息社会时代,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成了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中职学校的所有专业也都开设了计算机的基础课程,计算机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设想。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实用人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和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计算机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中专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目前中专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采用的往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上机实践教学为辅的方法,教师在讲授时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但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表现出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不会进行延伸学习、探索学习。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怎样做,学生就按部就班做,学生应用所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例如使用word排版,仅仅知道软件功能对应的菜单项在哪里,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脱节暴露出了目前中专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将成为计算机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设想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我们改革教学方法。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对计算机的教学提出一些设想。

(一)有效教学模式。

1.采用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中职学校的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知之甚少。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前者来说学习内容重复,学生就失去学习兴趣;而对后者来说,学习内容不够详尽,同时后者也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帮助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中职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平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针对性,缺少培优辅差,久而久之优生得不到突出,“差生”失去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层次划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多下工夫,要充分考虑哪些知识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掌握的,哪些知识能使“差生”取得较大进步,哪些知识能充分挖掘优生的潜能。对掌握快的同学进行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课本,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对掌握慢的同学主要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

2.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教师教学。

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大,为此,可以尝试使用模拟教师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中完成任务最快的同学,他的任务经老师检查无误后,即可担当本组的指导老师,对小组中其他同学遇到的问题予以指导、解答,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本次课的操作。每一组的指导老师是根据每一次课的练习情况产生的,并不固定为某一个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都有好胜心理,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担当指导老师,他们必然会更积极、主动、认真地进行学习。另外,也使原来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发挥出带动作用,在指导同学的过程中,他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地学习新知识。总之,使用模拟教师法进行教学,可充分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1.案例教学法。

对于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课程,采用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案例教学需要不断地选择与设计好的教学案例,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例如,在Flash教学中,都会涉及一些实例,教师可以先把完成好的实例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就会感这样的动画是如何完成的感兴趣,教师再手把手教授案例制作过程。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就可将帧、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帧-帧动画等一些Flash的基础概念和基础操作融入其中,最后布置类似案例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在案例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仅亲身感受了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案例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案例,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案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文章、图形、表格、数据库等,也可以是一个调查报告、一个信息展示作品,还可以是一个网站等,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达到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目的。例如,讲授演示文稿的制作时,要求学生利用PPT制作一个贺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PPT中的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知识完成贺卡的制作。这样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3.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计算机知识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真实、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讲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可提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拥有一台电脑?”学生当然回答愿意。再问:“如果我们现在就在电脑市场,你如何挑选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脑?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检测电脑性能的优劣?”此外,还可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教师打开机箱让学生逐一认识主板、内存条、显卡、网卡、CPU等,然后演示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和方法,最后向学生说明它们的功能和保养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学生对所学内容能较好地接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中激发并发展学习情感。

4.模拟训练法。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其中的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占据主要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积极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具体操练、反复练习。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教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硬盘分区这部分内容时,就利用了模拟训练法,让学生使用FDISK模拟器在虚拟的环境下对硬盘进行分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硬盘分区、格式化磁盘操作,又不用担心会对硬盘上的数据造成危害。因此,模拟训练法为学生今后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我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观念、方法、模式,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让学生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陆汉权,何钦铭,周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新尝试[J].计算机教育,2004,(07):62-63.

[2]姚辰松,张筱丹.谈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次分模块教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3]杨万河.浅议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J].琼州学院学报,2008,(2).

[4]李雁飞.“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5]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案例计算机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