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沈阳故宫的门

2012-04-29 02:30李兴华
文物春秋 2012年4期

【关键词】沈阳故宫;凤凰楼;大清门;单体建筑门;外檐装修门

【摘要】沈阳故宫的建筑分三期,即努尔哈赤时期的东路建筑:大政殿和十王亭,皇太极时期的中路建筑:台上五宫和崇政殿、大清门、文德坊、武功坊,乾隆时期的西路建筑:戏台、文溯阁及东西所、太庙等。从这三期建筑中,可以看到清入关前后沈阳故宫建筑风格上的变化,体现在单体建筑门和外檐装修门上,与汉文化传统宫殿中的各种门不同,满族建筑风俗表现为形式多样,功能各异,风格独特。沈阳故宫的门,既可见到满族建筑风俗的痕迹,又能领略到传统宫殿的风貌,是满汉民族文化结合的见证。

在建筑群或建筑物中,“门”是沟通内部和外部两个空间的出入口。中国古建筑中门的种类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两种,一是自身呈单体建筑,是与殿、堂、楼、房并列的一种建筑类型,如城门、坊门、宫门、山门、墙门等等,我们称之为“单体建筑门”;另一种则是建筑构件之一种,属于装修之列,如板门、扇门(亦称格扇门)等,一般称为“外檐装修门”。沈阳故宫是满族人建筑的宫殿。1625年,努尔哈赤在今沈阳兴建大政殿及十王亭,1626年迁都沈阳。皇太极继汗位后,天聪年间(1627—1636年),将自己原来的四贝勒府改造成汗王“大内宫阙”,建造了今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即台上五宫及崇政殿、大清门、文德坊、武功坊等。后乾隆东巡盛京时,为了举行礼仪、办公和生活的需要,从整体布局出发,对祖先的皇宫进行了改建,在中路增建飞龙阁、翔凤阁、师善斋、协中斋等,并增建了东所、西所、戏台、文溯阁、仰熙斋、九间殿等。因此,在沈阳故宫,我们能看到清入关前后建筑风格上的变化,反映在单体建筑门和外檐装修门上,既能找到满族古老建筑风俗的痕迹,又能领略到传统宫殿的风貌,是将满、汉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见证。

一、单体建筑门

单体建筑门亦称单体门,属于一座建筑物,是建筑平面组织中的中心环节,也代表着一个建筑平面组织的段落和层次,在整体建筑组群中担负着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沈阳故宫的单体建筑门主要有楼式门、屋宇门、墙门、牌坊门等,因建筑时期的不同,其功用及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宫殿的门有着较大的不同。清入关前的单体建筑门主要有凤凰楼、大清门及左、右翊门,它们均不同程度地保留有满族建筑风俗,如凤凰楼建在高台之上;大清门采用硬山式建筑,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等等。清入关后,乾隆帝在盛京宫殿增建的单体建筑门主要有墙门、宫门及太庙的山门,这些门基本上是遵照清代官式建筑的标准设计规范——清工部《工程做法》的规定建造,也就是说,乾隆时期所建的单体门已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做法。

(一)一门多用的楼式门和屋宇门

沈阳故宫主要是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根据政治、生活的需要和满族的审美所建的宫殿,其中的建筑物少,总体建筑面积亦小,使用空间有限,不可避免地将各种建筑物充分利用。因此,许多单体建筑门不仅具有人流、物流、采光、通风、禁闭、防风、防卫的自然功能,还具有许多附加实用功能。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楼式门和屋宇门上。一门多用也说明盛京宫殿在建造与使用制度上的不明确。

1、楼式门

沈阳故宫唯一的一座楼式门是凤凰楼。此楼是皇太极时期建筑,是后宫的门户,位于崇政殿后、台上五宫之南,坐落于3.8米的高台之上,高台四周筑有更道,更道内侧筑高墙与凤凰楼东西两侧相连。楼为三层三滴水、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屋顶覆盖黄琉璃瓦绿剪边,平面为正方形,进深三间。各层格局、装饰均有不同,底层为通过式大门,较为封闭,四周由墙体围合,前后设板门,东西两侧各开一个窗口。二、三层建筑四周设置围廊勾栏,外檐由直棂支挂窗构成。

凤凰楼属多功能的楼式门。其一,底层是前朝和后寝出入必经之门。其二,按满族风俗,房屋一般建在高台之上,具有眺望、防范功能。建造凤凰楼时,皇太极与中原征战频繁,其自我防范意识体现在此建筑中,在高台四周设置高墙和用以巡逻的更道,底层设封闭性很强的实墙和厚厚的板门,这些都增强了凤凰楼建筑的防御功能。其三,休闲功能。清初皇太极在此筵宴、临御接受贺表或降旨、临御小憩等[1],历代皇帝东巡盛京宫殿时也均在凤凰楼观景赋诗。其四,清入关后,凤凰楼的二、三层曾是供奉和尊藏皇家列帝圣容、玉牒、玉宝、玉册以及圣训、实录等物之所,因此,凤凰楼又具有储藏功能。

2、屋宇门

屋宇门多用于一座建筑物的临街大门,或是建筑群中一组建筑的大门。沈阳故宫的屋宇门主要有大清门及崇政殿的左、右翊门。

大清门是皇太极时期的建筑,是出入宫殿的正门(俗称“午门”)。大清门面阔五间,进深六间,九架椽前后廊硬山式建筑,屋顶铺黄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前后檐明间和左右两个次间设门,前檐设栅栏式门,后檐设镜面板门,两个尽间为一码三箭的直棂窗。紧贴两侧房山外各有四柱式小门,分别称为东翼门和西翼门,供官员及宫女、太监等进出之用。《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各官及侍卫、护军,晨夕入朝皆集于大清门,门内外或坐或立,不许对阙。”[2]故大清门不仅仅是沈阳故宫的门户,也是辅助候朝场所。大清门还兼有接见、领赏、免罪谢恩等临时的功能,也是遣官祭陵、颁布历书、命妇治丧举哀之所,也用于外事活动,曾于此接待朝鲜使臣、蒙古使臣等,康熙、乾隆等东巡盛京时亦多次在此举行活动。

左翊门、右翊门建于皇太极天聪年间,在崇政殿东西两侧对称布局,构造相同,均为硬山顶,屋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梁,前后廊,明间辟门,两次间北侧为墙,南侧为一码三箭式大支摘窗,支摘窗上为风窗。内外檐均为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内檐为清中期风格,外檐为晚期风格[3],博风、五条脊、墀头均为五彩琉璃。

左、右翊门不仅是前朝进入后寝的重要通道,还是崇政殿的辅助空间。崇政殿是皇太极时期的重要宫殿,但体量较小,在举行重要活动,诸如皇帝赐宴、《实录》告成礼、接见凯旋将领和明朝降官及外国使臣、安放梓宫等时,左、右翊门的空间可以用来做朝臣候朝的场所。当然这只是推测,因为左、右翊门装修级别较高,不可能用作值房,这一点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和证实。

(二)乾隆后增建的单体门——墙门

墙门指在建筑群的外围墙及院内的各种墙上开辟的供通行的门。墙门形式多样,在沈阳故宫比较考究的有琉璃门和垂花门。

琉璃门是用琉璃面砖或琉璃做的仿木贴面砖装饰门面,主要用在宫殿中。沈阳故宫的琉璃门主要有东所琉璃门和西所琉璃门(图三)。二门属同期建筑,建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年),建筑形式与结构基本相同,均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中间为两扇厚重的大门(两面光平)。前后各设台阶三步,两侧砌筑砖墩,四角筑有角柱石,角柱石上筑一圈腰线石。

沈阳故宫比较重要的垂花门有两座,一座位于东所琉璃门与颐和殿之间,另一座位于西所琉璃门和迪光殿之间,均建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之间(1746—1748年),是通往后进院落的过门,两侧连接砌筑的围墙。两座垂花门形制相同,是典型的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前门屋顶为悬山顶,后门屋顶为悬山卷棚顶,两顶勾连搭在一起。前门设两扇棋盘门,外面光平无缝,后门设四扇屏门。前门外悬挑的梁头雕刻成麻叶头,梁头下倒悬垂莲柱。梁架为明造,门两侧有抱鼓石。

东、西所的琉璃门、垂花门完全是遵照《工程做法》的规定建造,也就是说,乾隆时期沈阳故宫的单体门已完全汉化。

另外,沈阳故宫还有两座特别的专用墙门。

一是台上五宫西北角对开的便门,即清宁宫西北的随墙门,是台上五宫与后苑之间的出入口。因院内原来只有凤凰楼下层的一个明门,乾隆东巡时在清宁宫内祭祀,特为办理祭祀的人员出入方便而在西北角开设了小门,后封堵,至1987年重新打开。

二是斯文门,坐落于轿马场东北角,是西路戏台、文溯阁南侧通往外部的通道。为黄琉璃瓦卷棚悬山式建筑,门簪雕有“斯文在兹”4字。斯文门建筑年代较晚,1915年奉天督军段芝贵为讨好袁世凯,将文溯阁所藏《四库全书》运到北京古物陈列所,后经张学良将军出面交涉,1925年,文溯阁《四库全书》运回奉天,因当时文溯阁残破,先暂存文庙。1926年,文溯阁修缮完成,次年建斯文门,《四库全书》经此门重新入藏文溯阁。此事成为当年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三)别具风格的牌坊门

文德坊和武功坊一东一西纵列于大清门之南,明楼正中均镌刻“崇德二年(1637年)孟春吉日立”的字样,是沈阳故宫唯一有纪年款识的建筑个体。其建筑形式、构造尺寸均相同,属三间四柱不出头式木牌楼,屋顶悬山式,饰琉璃瓦镶绿剪边。两牌楼在皇宫建筑群中属附属建筑,是宫殿主体建筑的外层界限,地位等同于北京故宫外的东华门与西华门。

牌楼在中国历史悠久,其结构在《营造法式》中有具体的规定。但清朝早期在关外建造的文德坊、武功坊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独特之处:其一是明楼平身科施五朵,斗拱居中,次楼施四朵,空当居中,而官式牌楼则是明楼斗拱取偶数,空当居中;其二是斗拱只出瓜拱,不用万拱,仅在正心上有正心瓜拱、正心万拱、正心厢拱,这种独特的斗拱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上是十分少见的。笔者对此曾有专文介绍[5]。

二、外檐装修门

外檐装修门属于建筑物装修的一部分,用于室间分隔、围护等功能。传统的外檐装修门主要有板门、扇门,而沈阳故宫中既有板门、扇门,也有满族传统的栅栏门。

1、外檐装修门的满族风格向中国传统风格的过渡主要表现在板门上。清入关前的板门主要用在台上五宫、凤凰楼底层南北大门、大清门北檐下。清入关后的板门主要用在太庙。

台上五宫(清宁宫、关雎宫、永福宫、衍庆宫、麟趾宫)是皇太极时期的建筑,是皇太极和后妃居住的宫殿。其中清宁宫(图五)的板门是单扇内开攒边门,中槛以上是一档横陂,豆腐块方格式样,仅在门轴的侧角置铁皮、铁钉钉护,门轴上下有寿山福海。中槛设门簪二朵,造型独特,出挑较长,雕刻成花朵式样(图六)。其余四宫的板门式样与做法基本相同,只是门上置较矮的横陂(直棂式样),之上又有与窗贯通的豆腐块式横陂,且槛框的尺度均小于清宁宫。

北方寒冷,木板门可以抵挡冬季风雪,减少热量损失。早在佛阿拉时期,“外三门以木板为之,又无锁钥,门闭后,以木横张,如我国将军木之制,上设敌楼,盖之以草。内城门与外城同,而无门楼”[6]。台上五宫的板门做法与北方民居有一定渊源,并不是用厚木板直接拼接而成,而是在边框中安装两块薄板。这种做法类似东北民居中常见的门裙板,是实榻板门向扇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7],其好处是既保留了板门的特点,又减轻了板门自身的重量。皇太极将普通的板门用在后宫建筑上,高大的横陂以及出挑较长、立体浮雕花叶和花瓣的门簪,都显示出满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另外,清宁宫的板门偏东设置,可以在室内西侧形成口袋房,以供祭祀所需,保留着早期满族民居的风格,是满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在其它四宫中也是万字炕,门的样式与清宁宫一致,但门开在中间,由此可知后金时期的宫殿建筑在保留满族风俗上的灵活多变。

凤凰楼底层是崇政殿与后宫的通道,前后各设板门一重,为双扇内开棋盘门。门板无雕饰,中槛设雕花门簪两个,门扇四角设铁皮、铁钉钉护,门轴下设踩钉和海窝,上端直接深入连楹的门轴套碗内,未做铁件护口。

大清门的北房檐下为五开间,明间和次间门扇为板门,安在老檐柱间。大门门钉四路,每路8个。正面有兽面铺首,铜制面叶。板门四角用铁皮、铁钉钉护,装饰性较弱,具有简洁朴素的风格。此板门为简单的实榻大门,虽然门钉数量少,间距大,不合乎传统的宫殿门钉制度,但却是向正规的实榻大门过渡的表现(图七)。

太庙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山门共三间,房顶满铺黄琉璃瓦,每间两扇对开,为实榻大门。每扇门上有门钉纵九横九,共81颗。钉帽表面鎏金,非常豪华,还有铺首、门环等。门的各种构件、规格、尺寸均以安装的柱径为模数进行计算,是以皇家至高无上的专用数、最高等级建造的,属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宫殿大门的做法。

2、宫殿建筑装修中的特例——具有满族遗风的栅栏门。大清门作为沈阳故宫的正门,在南房檐下的明间和两次间分别设对开的两扇栅栏门,成为最具满族遗风的装修门。明间、次间的栅栏门高均为2.38米,明间门宽1.8米,次间门宽1.6米,栅栏上部支出如意形木条,形似家宅院大门。

满族祖先生活中很早就使用栅栏,反映辽金时期女真历史的《三朝北盟会编》卷3记载:“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联木为栅”即将木栅栏用作墙壁。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朝鲜南部主簿申忠一出使佛阿拉,在《建州纪程图记校注》(汉译《鞑靼漂流记》)中有多处关于木栅的记载:“又有木栅,栅内胡家四十余坐。”“内城内,又设木栅,栅内奴酋居之。”在佛阿拉,满族先辈将木栅用作城墙或院墙,到努尔哈赤、皇太极时将木栅用在宫殿建筑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沈阳故宫中曾有多处使用栅栏,乾隆八年(1743年)前绘制的《盛京城阙图》证实两牌楼下原有栅栏门,文献也有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曾“修大政殿前栅栏”[11]。只是这些栅栏早已拆除,只剩下大清门南房檐下的栅栏尚在使用,也正是这一点使沈阳故宫充满了浓郁的满族风韵。

3、中国传统的扇门。清代工部的《工程做法》对扇门的构件及其尺寸、比例关系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一般六抹扇门用在重要的高大殿堂上,五抹、四抹的用在普通的宫殿或庙宇建筑中,居住的房屋多用四抹。扇门的保暖性较差,因此常加装帘架和帘架风门。裙板和绦环板上的雕饰内容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皇家建筑中,重要宫殿以龙、凤图案为主,次要宫殿多雕如意形图案,再次的用平板而没有雕饰。重要的殿堂使用铜质鎏金的面页、门环、门钮。

沈阳故宫除台上五宫及个别建筑外,许多宫殿的外檐装修门几乎都用扇门,特别是大政殿、崇政殿及西路建筑的外檐装修门。因建筑时间和功能的不同,扇门在心、绦环板、裙板的样式及门的比例和构造装饰上都有所区别。

1625年,努尔哈赤建造大政殿作为诸贝勒聚会筵宴之大衙门,“每五日集诸贝勒、大臣入衙门一次,协议诸事,公断是非,著为常例”[12]。大政殿继承和保留了女真人祭拜天地的“伞状”堂子及八角楼的建筑风格,为八角重檐攒尖形式,但在墙壁上使用了汉文化元素,即以最高级别的六抹头、裙板浮雕金龙装饰的扇门为墙,八面墙共计用门48扇(图九)。“诸王议政之所”的十王亭在使用等级上低于大政殿,因此其门使用六抹头素面裙板的扇门。崇政殿建于皇太极时期,是举行常朝、接受王臣朝贺、接待和宴请外国使臣以及举行大典的重要宫殿,共五间,南北两面山墙分别用20扇六抹头、如意纹裙板的扇门。由此可见清入关前在重要殿堂建筑上的汉化趋势。这些汉文化因素不仅仅是装饰装修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与明朝及周边势力争权夺利时的政治需要,目的是以宫殿的威严和尊贵显示出后金及大清政权的威望。

清入关后,各种制度逐步完善。宋《营造法式》中,传统宫殿的外檐装修与建筑物都有严格规定,有数据可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清会典·工程做法》,进一步对不同级别的建筑物做了不同的规定。到乾隆帝时,他按照官式等级将沈阳故宫这份祖先基业进行了改建和扩建,表现在门的建筑和装修上,即乾隆时期的所有建筑,如西路的戏台、文溯阁,中路的师善斋、协中斋、飞龙阁、翔凤阁,其外檐装修门都完全按照官式做法安装了扇门。

总之,沈阳故宫的单体建筑门和外檐装修门是中国古建筑及建筑装修的一个特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沈阳故宫的门,可以看到满族文明的进程。作为完美融合满汉民族文化结晶的宫殿建筑,沈阳故宫为我们研究满族建筑及装修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例证。

————————

[1]武斌主编:《清沈阳故宫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188页。

[2]转引自铁玉钦主编:《盛京皇宫》,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第49页。

[3]陈伯超,朴玉顺等:《盛京宫殿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4]同[2],第315页。

[5]李兴华:《试析沈阳故宫的文德坊和武功坊》,《文物春秋》2010年1期。

[6]《建州纪程图记校注》(汉译《鞑靼漂流记》),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本,1979年,第14页。

[7]同[1],第146页。

[8]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9]同[6],第17页。

[10]《盛京城阙图》,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1]沈阳一宫两陵志编纂委员会:《沈阳故宫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文老档》(太祖朝),中华书局,1990年,第138页。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