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河北唐县;淑闾遗址;Ⅲ区;发掘简报
【摘要】2006年5—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唐县淑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遗址Ⅲ区发现灰坑三座,其中H3出土大量夏时期遗物,可复原陶器较多,为研究太行山东麓夏时期考古学文化增添了新资料。
淑闾遗址位于河北唐县高昌镇淑闾村西民居至汽训队之间,向南越过唐河灌渠。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2006年5—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分三个区,分别为Ⅰ区、Ⅱ区、Ⅲ区 。Ⅲ区位于遗址西部,南距唐河灌渠200米,东距Ⅱ区约100米,二者隔取土坑相望。遗址东侧为取土坑,南为乡村道路。因取土坑壁上暴露灰坑,故在此布5×5米探方4个,实际发掘面积60平方米。
一、地层与遗迹
1、地层
遗址地层堆积简单,表土层以下即为灰坑和生土。表土层厚0.38~0.48米,为一条石块所铺的南北向现代乡村道路。
2、遗迹
共发现灰坑3座。编号为2006TSⅢH1、2006TSⅢH2、2006TSⅢH3(简称H1、 H2 、H3)。
H1位于探方N120E79东部,平面呈圆形,坑底较平,口部东西长1.24米,南北长1.28米,底部东西长1.32米,南北长1.37米,深0.58米。打破H3。填土为黑灰土,土质松软,包含大量草木灰和炭粒。出土陶片有夹砂灰陶、夹云母黑皮红陶,可辨器形有盆。
H2位于探方N121E80西南角,平面略呈圆形,直壁,平底,南北长1.14米,东西长1.02米,深1.82米。打破H3。填土为灰褐土,土质较松软,含少量草木灰。出土陶片有夹砂灰陶、夹云母黑皮红陶,可辨器形有鬲、
H3位于探方N120E79东北部与N120E80西北部、N121E79东南角、N121E80西南部。东部已经被取土坑破坏,仅存西部。坑口东西宽2.15米,南北长5.92米,底部东西宽1.55米,南北长4.62米,深1.35米,分别被H1、H2打破。填土为灰褐土,土质松软。包含物较为丰富,陶片数量较多,有夹砂陶、泥质陶两类,可辨器形有鬲、鼎、
二、 出土遗物
1、 陶器
鬲3件。根据形制差异,可分为3型。
A型1件。H3∶1,夹砂褐陶。卷沿,高领,斜腹,尖锥状足,通体饰细绳纹,领部、足部绳纹抹平。口径20厘米,最大腹径28厘米,通高32厘米(图四,1)。
B型共2件。H3∶8,夹砂褐陶。侈口,束颈,鼓腹。口径12.5厘米,通高14厘米,最大腹径16厘米(图四,2)。H3∶6,夹砂褐陶,形制基本与H3∶8相同,只是足跟略长且稍外撇。口径12厘米,通高14.5厘米,最大腹径16厘米。
C型1件。H3∶10,泥质灰褐陶。卷沿,筒腹,锥状足跟较低矮粗壮,足部与腹部形成一向外折角,器表磨光。口径13厘米,通高14.5厘米(图四,4)。
盆1件。H3∶11,夹砂褐陶。侈口圆唇,下腹内收,平底,口沿以下通体饰细绳纹。口径25厘米,底径13.5厘米,通高10.9厘米(图四,5)。
2、 石器
石镰1件。H3∶3,质地砂岩。磨制,双刃,刃部有使用痕迹,仅存尖部。残长5厘米,宽3.2厘米(图四,7)。
石刀1件。H3∶5,质地页岩。磨制,单刃,刃部有使用痕迹,仅存中部一段,呈平行四边形,一端有对钻孔。残长6厘米,宽5.3厘米,厚0.7厘米(图四,8)。
长方形石器1件。H3∶7,质地砂岩。长方形,磨制,左上角有一凹窝。长1.9厘米,宽1.2厘米,厚0.3厘米(图四,9)。
三、 结语
该遗址所发现的三座灰坑,H1含有汉代陶片,其年代下限为汉代。H2所出陶片的陶系、纹饰等特征与H3的陶片非常接近,因此H2虽然打破H3,但二者年代相差也不会太远,存在属同一期的可能。
H3出土陶器年代特征明显。一般认为,A型陶鬲源于晋中的高领尖锥足鬲[2],在晋中高领尖锥足陶鬲的演变序列中处于十三、十四段中间的位置[3],即白燕四期一、二段中间 [4]。因此,A型陶鬲大致在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至三期之间。B型陶鬲与涞水渐村H11∶10相似[5],后者年代为夏代晚期早段[6]。C型陶鬲整体形制与蔚县四十里坡H28∶11相似[7],后者为壶流河三段[8],足跟较为短小,而C型陶鬲足跟较大,年代可能略早,大体相当于壶流河二段,即夏代晚期。陶盆与下岳各庄H4∶9相近,后者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9]。综合以上对比,将H3的年代定在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至三期较为合适。
综合H2、H3中出土的陶片,陶质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陶色以灰陶为主,少量红褐陶。灰陶基本为红褐胎。纹饰有中绳纹、细绳纹、附加堆纹、刻划三角纹等。可辨器形有A型鬲、B型鬲、薄胎细绳纹小鬲、扁三足鼎、
此次发掘的淑闾遗址Ⅲ区虽然面积不大,层位关系简单,仅有三座灰坑,但H3出土遗物种类之多,所含文化因素之复杂,在整个遗址乃至目前所发掘的太行山东麓夏时期遗址中也不多见,为太行山东麓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发掘:刘连强、郭荣成
绘图:郭荣成、毛小强
执笔:韩金秋、刘连强
[1]笔者在《中国文物报》2006年12月15日5版《河北唐县淑闾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一文中,将位于取土坑以西的N120E79、N120E80、N121E79、N121E80等四个探方归入Ⅰ区中,其中的三座灰坑分别命名为2006TSⅠH174、2006TSⅠH175、2006TSⅠH176。鉴于该区距Ⅰ区较远,中间有取土坑相隔,而且地层关系不同,现将这四个探方从区Ⅰ独立出来,命名为Ⅲ区,三座灰坑重新命名为2006TSⅢH1、2006TSⅢH2、2006TSⅢH3。
[2] 邹衡:《试论夏文化》,载《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3]许伟:《晋中地区西周以前古遗存的编年与谱系》,《文物》1989年4期。
[4]晋中考古队:《山西太谷白燕遗址第一地点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3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涞水渐村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6]蒋刚:《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研究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张家口考古队:《蔚县考古纪略》,《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
[8]李伯谦:《论夏家店下层文化》,载《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
[9]张翠莲:《尧方头遗址与下岳各庄文化》,《文物春秋》2000年3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