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鹏
【关键词】河北阳原;旧城遗址;辽金元时期;顺圣县治;唐安塞军
【摘要】阳原县旧城遗址是张家口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址,城内遗物以辽金元时期的陶片、瓷片和建筑构件为主。经考证,旧城遗址为辽金元时期顺圣县治所在地,明初因战乱荒废,迁建新城,即今阳原东城镇,同时旧城遗址并非像有些史籍所记述的是唐代的安塞军故地。
阳原旧城遗址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三马坊乡西小庄村东南350米处,西距阳原东城镇5500米,北距国道109线2000米,大秦铁路1200米,南200米为桑干河(图一)。遗址的地理坐标为北纬40°12′08.5″,东经114°33′28.2″,海拔高程870米。遗址地势平坦,东西皆为农田,城内亦为农田,现种植玉米。
一、遗迹概况
阳原旧城遗址是张家口境内一处保存相对较好的古代城址,规模宏大,建置完备,除城墙上有几处豁口外,基本保持完整。城址方向北偏东5°,现残存夯土墙,基本为方形,四面城墙均长约667米,城址面积444009平方米。旧城遗址各处城墙残高大体相同,高约7~8米,最厚处4米,最薄处1.5米,城墙剖面呈梯形,上窄下宽,顶部宽约1.5~2米,底部宽约3.5~4米。城墙角台、马面遗迹保存较好,除4座角台保存尚好外,四围城墙残存马面8座,其中北城墙4座,西城墙4座,南城墙和东城墙的马面不甚明显。城门遗迹已不明显,城墙现有豁口4处,四面城墙的中央各有一处,为城内中心十字路所穿过,其中西城墙豁口宽13米,北城墙豁口宽8米,东城墙豁口宽5米,南城墙豁口宽约30米。四处豁口可能与城门的位置有一定关系,尤其是西城墙和南城墙豁口,西城墙豁口处向西有一条大道,推测可能为当时的官道,而南城墙豁口则更有可能即为原城门所在。北城墙一般不设城门,豁口可能是后期为便于通行所开。
城墙内外的表面均可见大量圆孔,直径约5厘米,成排出现,上下间隔近1米,排列整齐,上下一线,推测可能是当时建城时搭建脚手架的痕迹,也有可能为版筑夯墙时的穿绳孔(图五)。穿绳孔多见于战汉时代古城址,唐宋以后的古城少见,元明时期建筑技术空前进步,夯墙时有可能用到脚手架,所以推测这些圆孔更有可能是脚手架遗迹。
城内地面多处地方隆起,应该与建筑遗迹有关。
二、采集的遗物
城内地表散见大量白釉、酱釉、绿釉等生活类瓷器残片,可辨器型有碗、罐、盆、缸等,还有大量泥质灰陶残片,可辨罐、盆、瓮等器型,另发现大量泥质灰陶板瓦、筒瓦及砖块等建筑构件,现择主要者举例如下。
白釉碗可分为3式。
Ⅰ式2012YJ采∶01,白胎,器内外及圈足均施白釉,内心有圆形支烧点痕迹,平底,底径7.2厘米。
Ⅱ式2012YJ采∶02,低圈足,内部施白釉,内心有支烧点痕迹,平底,器外下腹部及圈足处无釉,底径7.2厘米(图七,2)。
Ⅲ式2012YJ采∶04,口沿残块,唇口,弧腹,灰白胎,口沿有部分脱釉现象。
陶瓮2012YJ采∶06,口沿残块,泥质灰陶,卷沿,方唇,内外均素面。
筒瓦2012YJ采∶07,瓦头残块,泥质灰陶,外素面,内布纹,一侧斜削,残长15.5厘米,宽8.5厘米,厚2厘米。
陶罐2012YJ采∶08, 口沿残块,泥质灰陶,内中少量夹砂,厚圆唇,厚胎,器内外均素面无纹。
陶盆可分为2式。
Ⅰ式2012YJ采∶09,口沿残块,泥质灰陶,卷沿,厚圆唇,口沿有数道刮痕,口沿下部有一周凸棱纹,器内施黑带弦纹(图七,7)。
Ⅱ式2012YJ采∶10,口沿残块,泥质灰陶,折沿,尖唇,器内施黑带弦纹,器外素面无纹(图七,8)。
三、旧城遗址认定
从旧城遗址的地表遗物来看,其与张北元中都遗址、沽源九连城遗址、沽源小宏城遗址、康保西土城遗址的年代大体接近。现已知,张北元中都遗址为元代城址[1],沽源九连城为金元时期的宝昌州[2],小宏城遗址为元代察罕脑儿行宫旧址[3],那么可以初步认定,旧城遗址亦为金元时期所留。旧城遗址的规模宏大,建置完备,与九连城遗址规模相当。九连城遗址南北长780米,东西宽600米,旧城遗址与其相比毫不逊色。九连城遗址金代为昌州城,归属西京路,下辖两县,为州一级行政中心,其本身为州倚县城[4]。比较来看,旧城遗址在历史上应当是阳原区域内的一座重要城址,在金元时期也应是一座较高级别的城址。关于这座城,历史上是否有相关记载呢?
查阅《辽史·地理志》,今张家口市阳原地区当时属西京道大同府,阳原附近区域的行政区划为:“弘州,……开元中置横野军安边县,乃于此置弘州。……统县二,永宁县,户一万,顺圣县,户三千。”[5]金代,阳原区域仍属西京路大同府,《金史·地理志》记为:“弘州,户二万二千二,县二,镇二,襄阴县,顺圣县。”顺圣县又有“本安塞军故地,辽应历中置,金因之”[6]。元代,阳原地区归上都路管辖,“上都路,顺宁府,中统四年改宣德府(今宣化),辖三县,宣德、宣平、顺圣”,顺圣条下又有“本隶弘州,今来属”[7]。
地方志中关于阳原行政区划的记载中,《宣府镇志》有“辽置弘州怀宁军,下刺史,领县永宁、顺圣”,对永宁和顺圣的地望注释为:“永宁:县倚州郭,即顺圣西川,非今永宁也。顺圣:废安塞军,今顺圣东川。”《阳原县志》记载为:“(阳原)明宣府左卫地,后置顺圣东西二城,《明史地理志》宣府左卫有顺圣川,北有东西二城,东城元为顺圣县,西城元为宏州,洪武中俱废,天顺四年修筑二城,又谓保安右卫,永乐十五年置于顺圣川,十七年徙治西沙城(旧志谓天顺四年),武强伯杨能之请筑,筑东西二城,成化二十年置分守参将。”[9]
可以看出,从辽代开始,阳原地区主要为两个县域。一个是永宁,金时称襄阴,是弘州的州治地,明时称顺圣西川,民国以后称西城。另一个辽金元时期称为顺圣,明时称顺圣川或顺圣东城,民国以后称为东城。关于这两座县城的具体地理位置,辽代的永宁、金代的襄阴、元代的弘州以及后来所称的西城,承续关系比较单一明显,坊间认识也比较统一,地望为今天的阳原县城,西城镇的名称沿用至今。明代以后的顺圣川和顺圣东城为今天的东城镇。西城镇和东城镇至今仍是阳原境内较大的市镇。但是辽金元三代的顺圣县,其地望却不是今天的阳原东城镇。
《河北省地名志·张家口分册》中明确记述:“顺圣县属西京道大同府弘州,金因之,元属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治今宣化),明建新城,称顺圣川东城,旧地遂废,县亦废。顺圣县故城在今阳原县东城,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北35公里的三马坊西小庄村南。遗址呈正方形,城周长0.7公里,城墙高处6.5米,低处3米,面积0.49平方公里,今已成农田。”[10]这里所说的阳原县东城三马坊西小庄村南,无疑就是旧城遗址。
此外,《阳原县志》对顺圣城地理位置也有记述:“顺圣故城,在今县东城东八里,去壶流河入桑干处十二里。”[11]旧城遗址距阳原县东城镇的直线距离为3850米,约合旧里八里;旧城遗址东距壶流河和桑干河汇合处的直线距离为5750米,约合旧里十二里,与李泰
毫无疑问,顺圣县故城就是我们所说的旧城遗址,旧城遗址即为辽金元三代的顺圣县旧治地。这与实地考察的结果也相一致:旧城遗址城墙一里有余,从规模上看并非一般城址,至少应为县城以上级别;城内文化遗物主要以辽金元时期的为主,少见明清时代遗物,文化遗物较为单纯,说明其可能为辽金元时期的县治地。此外,结合文献记载也可得到实质性的认证。辽金元的顺圣县到明初因战乱而废,见诸于各种史籍记载,《读史方舆纪要》记为:“辽析置顺圣县,属奉圣州。寻改属弘州。金因之。元属宣德府。明初废。”[12]《阳原县志》记为:“东城元为顺圣县,西城元为宏州,洪武中俱废。”
四、关于安塞军
辽、金、元史的地理志中均认为,旧城遗址不仅为辽金元顺圣县治,而且为唐代安塞军故地。对于这一问题,《阳原县志》的作者李泰
李泰
五、结语
旧城遗址是张家口境内一座保存较好、时代较为单一的辽金元时期城址,对于其顺圣县城的考证认定,有助于研究辽金元时期县城的规模、建置,也有助于认定同一时期相同规模的其他城址。其地望的确定,有利于对辽金元三代所留存的各城址的相互关联做比较研究,更有利于推进张家口地区辽金元历史的深入研究。
[1]贺勇,李惠生,马逵:《元中都遗址认定及其历史考古价值》,《文物春秋》1998年3期。
[2][4]张家口地区行署文化局:《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内部资料,1982年。
[3]陈得芝:《元察罕脑儿行宫实地今考》,《历史研究》1980年1期。
[5]《辽史·地理志》,中华书局,2008年。
[6]《金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
[7]《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
[8]明·孙世芳修,栾尚约辑:《宣府镇志·制置考》,成文出版社,第27页。
[9][11][13][14]李泰
[10]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省地名志·张家口分册》,河北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1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九》,中华书局,2006年。
[15]戴均良:《历史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