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要:统计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统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方法论的学科。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偏重理论介绍的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弊端已经日益突显。针对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类专业原有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统计学》作为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统计学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势: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越加紧密,统计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得复杂的统计计算与分析变得越来越简单;内容由以传统的描述统计学为主向以推断统计学为主转变,先进的统计理念和现代数理统计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统计学所吸收,统计学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是高等学校的统计学教学远不能适应统计学发展趋势,同时,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为非专业课程而不予重视,再加上该课程难学难懂,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等,从而大大减低学习效率,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违背了设置统计学课程的初衷。因此,笔者试结合教学实践对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数理基础薄弱
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大学数学要求相对较低,除高等数学是考试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相关课程都是考查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相关课程课时较少,使得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因此学生的数理基础普遍薄弱,导致统计学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2、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多媒体资源有限,目前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贯穿着整个课程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还是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无视对学生开创性思维与创造力的培育,极大的限制了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也缺乏与经管类专业相关的生动的应用案例的教学,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显然,这样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统计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环节缺失
实践性教学应该是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构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是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一次操练。这样,不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让教师也可通过实践性教学丰富自己的视野。挖掘各专业领域值得研究的一些实质性的课题。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几乎是空白。统计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各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所以实践环节一定是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考核内容及方式不合理
《统计学》的考试一直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书本上的统计理论知识,说白了就是在考核学生的解题能力,考他们怎么计算各种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回归系数、抽样误差等等。这种只考学生解题能力,很少把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纳入考核的考核方式,结果直接造成了对学生成绩评价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的考核方式源于对统计学课程性质理解的偏颇上、源于对课程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上,同时也是实践环节缺失和教学内容陈旧所致。
二、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1、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高校扩招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使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突显,大学毕业生人才市场总体上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化。因此,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制定出更合理更有效的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培养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管理人才。
2、以增强实践能力为根本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有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演示、分析并要学生参与其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又使得教师显得力不从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制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其遵循的教育方法理应是:实际问题一搜集数据一整理数据一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角度来看,应该遵循这种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实现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努力提升学生统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
三、对景德镇陶瓷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根据课程要求,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可以把教学内容分成三个基本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实验教学模块、项目研究模块。告别以往只注重理论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模块主要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建立起运用统计思维来思考问题:理解各种基本模型、统计方法的运用背景条件及基本的原理。实验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和统计软件来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属于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内容之一。学会运用统计软件是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这也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项目研究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也是属于实践性环节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创新就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针对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逐步转变教学模式,引人案例教学。
从以往只重理论的“一言谈”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转变。重视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除了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外,在教学过程中还结合专业。融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利用与学生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将统计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
3、逐步优化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由于统计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尺度是学生学过的各种统计方法能不能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所以在考核学生时也不能只局限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上,而应该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项目调研报告、上机操作和练习成绩等综合评定其学习成效。期末闭卷笔试的形式依然采取,但考核的内容有了很大改变,侧重于对统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场合的分析上,侧重予读懂统计软件输出的结果,根据软件输出的结果做出决策等。这样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和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