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初凡 孔蓓
摘 要:通过对从江高仟侗寨糯禾种植的调研,系统地展现了高仟侗族糯禾种植的传统知识。基于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变迁问题,提出了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对侗族地区的稻鱼鸭共生系统进行有效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从江高仟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121-05
侗族先民是古百越民族中的一支,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1]1。这种“饭稻羹鱼”的生活至今在黔东南侗族地区仍然普遍存在,是黔东南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保存完好的地区。据调查,黔东南侗族种植的糯禾品种是目前我国保存得最多的地区,仅从江县有文字记载的就有261个禾品种材料,已征集到的有258个禾品种。①贵州省从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从江县志:续修初稿:农业、畜牧业单行本第4页,2007。这些众多的糯禾品种及种植传统知识一直以来在保存我国生物品种多样性,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高仟侗寨是从江县西北部海拔最高的侗族村寨,海拔800余米,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狭长山间田坝上。高仟是侗语gaos tinl的音译,“gaos”指“头”,“tinl”是“千”的意思,含有“很高”之义,也意谓边远的地方。全村由宰养、宰俄、宰雷3个自然寨组成,有稻田1 430多亩,354户,1527人,均为侗族。高仟长期以来种植传统糯禾,且品种多样。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后,高仟种植糯禾的传统生产习惯才发生改变,开始了以种植传统糯禾和杂交水稻为主的生活,但糯禾种植的传统知识依然保存完好。
一、糯禾品种是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6月,从江县侗乡稻鱼鸭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地,而稻鱼鸭共生系统正是高仟侗寨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仟侗寨至今坚守着传统糯禾的种植,传统的糯禾品种是造就高仟侗寨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侗语“苟”是“稻谷、米、饭”的意思,至今仍保存着“苟荡”(kgoux dangl)“苟岁王”(kgoux siik wangc)“苟庆”(kgoux qaenp)“苟雍”(kgoux yongc)“苟滚哈”(kgoux guenx hak)“苟白”(kgoux beds)“苟闹”(kgoux naol)“苟闹怕”(kgoux naol pap) “苟边”(kgoux bieengh)等30多种传统糯禾品种。因生长海拔高度不一、生长成熟期的不同,形状、色彩、气味清香的不同,产量高低的不同等而命名不同。总体上以迟熟、高杆、大叶、大穗、禾芒较长、色彩多和较能适应冷、阴、烂、锈田生长,并且不易脱粒,休眠(生长)期较长为主要特征。高仟海拔800余米,常年气候都比较湿润、温凉,年平均气温大约在18℃左右,无霜期329天,年降雨量1220毫米。根据2010年从江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对高仟24户农户地处海拔791-922米不同坡向、不同地形部位(山顶、半山腰、坡脚)稻田的抽样(采样深度0-20厘米)检测,高仟村稻田属水稻土土类,土种为黄泥土,土壤结构为粒状、块状,土壤质地为粘土,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糯禾稻的生长。高仟稻田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性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分为坝子田、高坡田、锈水田、烂田、阴田、向阳田几种类型。高仟村民自古以来根据不同糯禾品种的特性,分别种植在不同类型的稻田里。侗族祖祖辈辈积累的生产经验是侗族糯禾品种多样性形成的第一个原因。
在高仟,除了沿用本村的糯禾品种外,还从外地(村)引进品种,当然,本村也有品种外流(传)出去。这种民间的品种交流机制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吃相思”活动。在南部方言区的侗族村寨,每当春耕前和秋收后都要轮流举行“吃相思”的民俗活动。即今年甲寨的全体成员盛装到乙寨去做客,明年乙寨的全体成员盛装到甲寨来做客。主寨要杀猪、宰鸭、开腌鱼、蒸糯米饭等招待客寨,客寨一旦发现主寨有好的糯禾品种就会索要。“苟岁王”就是高仟到小黄村“吃相思”的时候带回来的品种。二是亲友小聚或“帮工摘禾”。平日无论谁家备了好菜就会邀请亲友分享,如果主人家有好的糯禾品种就会被索要。秋收时的相互“帮工摘禾”是品种交流的时机。从江县银潭村种植的“苟高仟”品种,就是来高仟“帮工摘禾”时索要的“苟滚哈”。三是换取或执意索取。种植糯禾的侗族村寨海拔一般都比较高,甲村寨与乙村寨相距较远,但两寨之间的稻田却相邻。摘禾时,若发现邻寨稻田里的糯禾是自己没有的品种就会将自己的品种与之对换,或执意向对方索要。据高仟寨的戴建文说,往洞乡的归腾、则里、秧里、双岗、高吊村的田与高仟的田相邻,对方摘禾时就向高仟索取“苟荡”“苟岁王”“苟并归”去种植。2006年,高仟也有人向双岗索取“苟铜腊”来种植。这种民间自然形成的品种交流机制成为侗族糯禾品种多样性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高仟村民习惯保存糯禾品种,几乎每家都保留有10个以上的品种,每年至少要种植2-4个品种,每块稻田2年要换1次品种种植。高仟有句俗话:“苟文岁岁夺两,姑把很嗨未买”,意思是品种要不断的交换种植才能保住更多的品种和品种的质量。对于一些产量较低、适应种植面窄或对环境、气候、土壤要求过高的品种,有适合该品种种植稻田的农户从保种的角度考虑也会自觉自愿种植而不求其产量的高低。一旦有人需求,便无偿给予。村里的石汉文老人说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侗族大歌队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唱出来才好听;树林里的树木也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树林才常绿;不同地方的田种出不同的禾,人才可以吃到不同味道的糯米。”这是高仟村民朴素的生态理念的反映,客观上起到了培育、保存糯禾品种的作用,是糯禾品种多样性形成的第三个原因。
高仟的节日、生育、建筑、社交、婚丧嫁娶等习俗文化与糯禾生产紧密相连。方便携带的糯米饭不仅清香可口,而且不易馊、耐咀嚼、耐饥饿,为高仟村民上坡劳动携带的响午饭,村寨“吃相思”的主食是糯米饭,送别时馈赠的礼物也有糯米饭,立房上梁时悬挂糯禾,满月酒的贺礼要有糯禾,“驱邪祛病”必须用糯禾……侗家人还用糯禾制成粽子、糍粑、酿制糯米酒等,作为节日的食品、馈赠礼品、婚嫁等吉庆礼物,也用糯米饭作为佐料制作腌鱼、腌肉、腌蕨菜等传统食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这种自古而今就与侗家生产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成为侗族糯禾品种多样性形成的第四个原因。
二、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内容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传统知识”的定义,即包括遗传资源、狭义的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表达,一般都在传统社区内发现、发展、使用、传承;TK的创造通常历经数代,每一代都在原有基础上累积增加。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高仟村民在生产方式上承袭了祖祖辈辈的智慧和技艺,蕴含着丰富的糯禾种植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的运用客观上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和品质的纯正,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稻鱼鸭共生系统。稻、鱼、鸭共生系统是高仟村民糯禾种植传统知识运用最突出的智慧表现,尤其在鱼苗、雏鸭的孵化、饲养、管理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知识体系。稻、鱼、鸭是一个共生互补的循环系统。在稻田饲养鱼和鸭是因为鱼和鸭不仅是村民的主要食物之一,其粪便能为稻田提供天然良好的有机肥料,促进稻谷的生长,还可以替代人力薅秧(中耕时)成为侗族稻田农作的“工具”—— 鱼和鸭在稻田吃水草、寻找饵料和食物时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以及害虫的虫卵、幼虫,游动时还可以把水搅浑,增加水里养气,遮蔽阳光,抑制水草生长,不断松动泥土,使土壤疏松透气,秧苗吸收到新的养氛而茁壮成长。在稻田放养鱼、鸭一要遵循水稻生长的自然规律,二要遵循民间的生产生活习俗,三要遵守村规民约。比如放养鸭需要错过撒种、插秧、扬花期和抽穗期,若有违规者,轻者家族内部进行处罚,重者进入鼓楼依照村规民约进行处罚。放养鱼要根据水稻栽插期、生长期、成熟期不同时间段放养或捞取,要确保放养密度恰到好处,若发现鱼放养过密集,则要随时加以捕捞控制。农历三月春耕时,耙好田就把鱼苗分放进田里,这时候放的是去年留下来的老口鱼苗。到四月份栽完秧,还可以放入一些刚孵出的小鱼苗。稻田里的鱼儿不需专门喂养,依靠农家肥、鸭粪、薅秧翻出新泥所提供的养分或微生物就能维持生长。到了七月“吃新节”,开田放水捉鱼,捉大放小。到九月糯禾成熟时,又开田捉鱼,仍然只捉大鱼或吃或制作腌鱼,小的鱼则留在稻田中继续饲养。鸭子也是如此,放入稻田后,通过食杂草、食昆虫和微生物维持生长,一般每50天左右就是一个鸭子放养和收获的周期。当鸭子长到可供食用即开始宰杀,但同一批孵养大的鸭子不可全部宰杀,必须要留下1只母鸭生蛋和1只或四五只公鸭作为下一批鸭子的头鸭(领队)。鱼和鸭放养可以同时进行。雏鸭不会伤害鲤鱼和草鱼。鸭和鱼同步生长,由于鸭的个体较小,可以穿行在整个稻田中,无遮无碍,更不会伤害稻秧,仅以浮游生物和昆虫、虾类为食。致使稻田中的稻、鱼、鸭相安无事,各自形成的生物链,维系着更多的生物物种和谐并存[1]3。这种稻、鱼、鸭共生系统构成了一个生物链,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稻田的有机成分不被破坏,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侗民同时获得粮、鱼、鸭的丰收,维持着侗族“饭稻羹鱼”的生活。可以说“稻、鱼、鸭在耕地中并存的传统农艺,是侗族乡民传承了数百年的多项目复合谋生艺术”[2]在高仟的传承。
2.有机肥的使用。高仟糯禾种植传统知识还突出表现在有机肥的使用上。高仟村民一直坚持稻田施用农家肥和自然生长的植物——秧青。根据每块稻田所产糯禾的产量来施用农家肥的使用量。例如1块收获10把(1把禾约35~40斤)左右糯禾的田就需要10-20挑(1挑大约70斤左右)左右的农家肥作为底肥。农家肥不仅肥力足而且肥力持续时间长,能为糯禾提供很好的营养。同时由于在稻田放养鱼、鸭,其粪便成为有机肥也不断为糯禾的生长补充营养。在稻田里施用秧青,既能作为天然肥料供给稻田,又可以软化土壤利于庄稼生长,维护土壤的有机成分不被破坏,为糯禾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生长的条件,保持了糯禾生物自然属性的原汁原味。稻田泥巴的松软又减轻了村民的耕作强度,这对于农耕民族显然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手段。这是侗族长期生产实践及经验的积累,为糯禾优良纯正的品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了保证,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对维系人类生命健康作出的一大贡献。
3.病虫害防治。民间自创病虫防治方法是高仟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重要内容。这个方法的独特运用看似简单,但对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生命健康的潜在意义则十分重大和深远。高仟糯禾稻田大多都在海拔600-800米以上,对于海拔较高的稻田,由于气候比较寒冷,田水常年较冰冷,所以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很少发生病虫。宰养寨76岁的吴学证老人就说他家的稻田从没有遇见过虫害。但相对海拔较低的稻田而言,偶尔也发生病虫害。有的还未来得及防治就自然消失了。在病虫的防治上,高仟民间传统的方法:一是放养鱼鸭在稻田中,可以吃掉害虫的虫卵、幼虫,特别是小鸭长到20天左右,就会跳起来吃秧苗上的虫子,成为除虫的高手;二是人工双手掌合击之落入稻田里供鱼、鸭食之;三是用禾杆烧成草灰撒在稻田驱走病虫。有的还用民间传统自制的生态农药进行杀虫,比如用烟叶、鱼藤、樟树叶等泡水喷洒,灭虫率可达70%左右。这些民间病虫防治的方法从另一个方面保证了糯禾生长和品质的优良纯正。
三、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变迁引发的思考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迅速消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人类所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问题、粮食生产安全与生命健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民生重大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和面临挑战感到手足无措时,侗族糯禾品种多样性及种植传统知识表现在粮食生产安全与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平衡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引起了欧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高度关注。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山深处的高仟侗寨在国家全面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强大趋势和面临解决温饱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种植,打破了高仟自古以来只种植糯禾的传统,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也随之悄然发生着变迁并面临着在不远的将来被取代的危险。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江县杂交水稻基本处于试验、示范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进入推广阶段,20世纪90年代处于全面普及阶段。主要推广品种为汕优系列和Ⅱ优系列品种。随着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扩大,糯禾种植面积在水稻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91年糯禾作为从江县本地传统栽培水稻面积在水稻中的比例为4869%,1995年降至276%,2000年至2005年期间降至12%-137%。1996年和1997年从江县农推站为每一户高仟村民送来15kg免费汕优种子,推广种植,高仟只种植糯禾的传统被彻底打破。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仟糯禾种植面积之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在不断下降,逐步从主导地位退居次要地位。见表1。
由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在高仟水稻种植主导地位的形成,稻田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灭虫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随之而来,逐步干扰和动摇着本土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运用。客观地说,在1996年普及种植杂交水稻之前,高仟村有20%-30%的家庭存在粮食困难问题。2000年高仟基本上就越过了温饱线。近几年来部分粮食富余的家庭还用杂交水稻和旱地收获的农作物喂养家畜和家禽。杂交水稻田施用化肥、尿素、农药的方便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大多数村民接受(中青年外出打工造成劳动力匮乏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并且波及到传统糯禾稻田的种植,动摇着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运用。据调查,高仟稻田施用的化肥以复合肥为最多,尿素次之,磷肥第三,普遍使用的农药为有机磷类(敌敌畏、甲胺磷)等。可见水稻品种种植的改变给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变迁也就成为必然。随之而来又改变了高仟村民历史形成的每天只食或喜食糯食的生活习惯为每日的两餐主食为一糯一粘。有的家庭已全日食粘谷,只有逢年过节和有贵客来到或上山劳动时才食糯食,有的家庭种植少量糯禾纯属供节日和民俗活动之需。粘谷正在逐步取代糯禾的日常主食地位,导致侗族饮食习惯和生活观念也在发生变迁,高仟侗寨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生存空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可否认,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创造人类物质生活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放在保护生态资源能否永续利用的背景下来观照,却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慢性破坏,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留下了严重的隐患。如果任其大量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领域长期施用最终将导致土壤板结造成稻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鱼鸭觅食困难,稻鱼鸭共生系统的发展受到威胁,给土地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直接的危害。正如高仟村民们所说:“泥巴越来越硬了,不好做活路,米饭也没有原来的好吃了。”我国“三鹿奶粉”和日本“有毒大米”事件酿成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恶果就给予了我们一个启示——减少或停止现代工业化工原料在食品领域和耕作领域的使用,倡导传统的、有机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农业生产的绿色食品,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应是人类健康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下保护、传承高仟侗寨糯禾种植传统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国家层面而言,这是一个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维系中华民族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从民族内部而言,这是保护、传承侗族传统农耕文化的文化自觉问题。因此,如何对侗乡稻鱼鸭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地进行保护?如何保护、传承侗族传统农耕文化,使生态资源能够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应该成为国家、各级政府和侗族高度重视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此,笔者有几点思考:
1.建立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示范区。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的角度而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予以组织、技术、资金等保障措施及政策优惠,以提高保护示范区的自养能力。
2.建立和不断完善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农业技术标准体系,运用标准体系调控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保证侗族农业传统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和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保护、传承是一个长期浩大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坚守、传承生态农业种植传统知识单靠侗族民间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没有补偿机制势必会给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困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侗族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除粮食供给不足时的担忧;另一方面可以为保护示范区筹集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增强保护力量。
4.建立专门的糯禾种植传统知识保护管理部门,特别是资源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力量的配备和相关科学研究,为糯禾种植传统知识进行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完善保护示范区行政管理机构与体制,落实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措施。
5.坚持整体、活态保护的原则。侗族糯禾种植传统知识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产生形成的农业生产传统知识,它掌握在每一个个体的侗民手中,是活态的知识体系,因此,不仅要对种植传统知识、耕作技术与经验、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当地特有的农作物品种实施有效保护,而且要对民俗事象、村规民约、民间信仰、民间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这是侗族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守住生态农业底线、守住农业文化遗产底线最根本的方法,因为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同,未来的农业文化遗产本身仍要发挥生产的作用。
6.加大宣传力度,将保护示范区建设成惠及百姓,造福后代的生态农业工程。在广大侗民中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生产方面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使其明白既是生产者也是保卫者,增强责任感,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使命感。
从对高仟侗寨糯禾品种多样性及种植传统知识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了侗乡糯禾种植传统知识对全球农业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全球农业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侗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与创造精神,揭示了侗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保证健康,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主题。倡导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土壤、空气和水源,保护地球植被和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的需要,是实行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侗族以其糯禾种植的传统知识为我们阐释了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杨庭硕,杨 成.侗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维护[J].怀化学院学报,2008(6)
[2] 罗康智.掩藏在大山深处的农艺瑰宝[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2):109.
[责任编辑:曾祥慧]
A Research of Dongs Traditional Planting of Sticky Rice:A Case Study of Gaoqian Village of Congjiang County
LONG Chu-fan,KONG Bei
(1.Ethn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Qiandong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Kaili, Guizhou, 556000;2.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Kaili, Guizhou, 556000,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icky rice planting at the Dong village of Gaoqian, Congjia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systematically reveal the sticky rice plant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the Dong people at Gaoqian. In aspect to the changes plant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rice-fish-duck composite farming system in the Dong area.
Key words: Dong people; sticky rice plant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