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短调填新曲

2012-04-29 00:44王宏波
诗林 2012年4期
关键词:诗笺旧体诗气节

王宏波

旧体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源于《诗经》、《楚辞》,兴盛于唐诗、宋词、元曲,流经数千年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回望于消隐在遥远历史尘烟中的文人骚客,他们或是“百代奇才心自傲”,或是“掩泪苍凉怅寂寥”(均引自《雪阑堂诗笺·悲曹公雪芹先生》),都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如星光闪耀。

在中国现代文学术语中,旧体诗也简称旧诗。是“五四”新文化革命兴起之后,对中国传统的格律极严的诗体,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多种体式的一种通称。

曹敏在从事政务工作的同时,潜心研究旧体诗词并力行实践,继承旧体诗词的风雅遗韵,创作了“欲上层楼观好景”(曹敏句)诗词,从诗词精神到诗词的外在形式,更忠实地延展了中国旧体诗词的传统规范。《沉醉东风·怀古》这首词就充分地显示了他的文化积累,以及他在创作中所遵循的旧体诗词的“镣铐”,并在有限的空间自由的“跳舞”和其中所表现出的美学意境:“陶潜采菊东篱远,子陵垂钓富春寒。风落帽安然,雨侵篁散淡。潘桃花种遍山川,独享一园邵平甜,为老子牙出山一叹!”全词仅仅46字,每个字每个词都运用得恰到好处,牵一字而动全身,在声律上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和背诵,使读者在吟咏之间产生联想,初看好像是有一点消极,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却是表现了作者面对繁华世界的一种超然和淡定,对做人以及如何做人的品质气节的崇尚,更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哲理。

今人创作旧体诗词易犯“不知今日为何年”的毛病,即所写的内容或用语晦涩佶屈聱牙,或多咏怀花殇月缺之情,或席间把酒应对之句。而《雪阑堂诗笺》反其道而行之,在创作中坚持一种古典的精美和韵味的同时,高扬着与时俱进的大旗,洋溢着鲜明的现代意识、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的精神。他在诗中为时而作,歌以载道,把个人的忧欢紧密和时代结合,以诗人的满腔激情抒写对时代的放歌。在《汶川大地震感赋》中,他在上阙中以悲痛之情描写了地震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地裂山崩天欲覆,山河破碎鬼神哭”的残局和“纷纷雨注山川泪,滚滚流倾堰塞湖”的灾难后,在下阙以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写道:“力挽狂澜谁砥柱,英雄万死挺身出。”站在地震的废墟上,在痛苦的坚持中,由一般的具体事物升华到抽象的哲理,他看到祖国的明天在经过自然灾难后,必然会出现一个更大发展,即“邦兴自古皆多难,崛起神州盛世图”。在《抗美援朝60年感赋》中,他以“拼将血肉誓无双,化作秋风落叶降”的气魄,歌颂了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伟大领袖面对朝鲜的战火,从国际主义出发所做出的“九鼎一言承五岳”的决定,中华儿女告别刚刚获得的幸福生活,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黄海风云东海扫”,取得了当年“太平洋上雨敲窗”静谧和平的局势。他在诗中紧密关注现实生活,写了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的气魄、写了神七飞船的归来、写了夜归小贩的艰辛,特别是在《T台模特》一诗中,他以霓虹的色彩描绘了模特“千娇百媚斗芳菲,羽裳霓衣逊日晖”的形象,使现代社会中的美丽出现在旧体诗词中,打破了旧体诗词写作的古旧沉闷之色,不免生出一线“飘飘落照彩云飞”的新丽亮色的时代感。在《霜天晓角·钢》中,他借物喻人、借物喻志,以钢来宣示自己的思想情怀,“千锤百炼,历尽高温锻。不管生来软硬,一淬火、压不烂。”如果说上阙是写钢的生产过程,那么下阙就是作者的个人抒怀,“脊梁柱伟干,平生负重担。打造担当本色,凭君用、无何憾!”表现了作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我在吟咏《雪阑堂诗笺》时,透过“万绪千秋谁又点,春风再度乱生芽”(曹敏句)的192首诗词,读到了作者:

——对红色的热爱。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是党的旗帜的色泽。作者在“百代风云翻手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变化面前,始终坚信“一旗赤色倚天擎”。在《红场谒列宁》和《旅俄观感》诗中,他塑造了革命导师列宁的伟大形象,“锐目刀光藏剑胆,隆额海阔蕴哲山”,以简约之笔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列宁的革命理论“一呼百应千千万,百唤千应万万千”的历史功绩,特别是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木落花零百叶残”、“几度江山频易主”的新形势、新变化,他“归途万里思无语,史镜高悬剑胆寒”,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以及执政党如何执政。在《瞻仰毛主席故居感赋》中,作者在韶山的旧舍新塘思绪万千,对毛泽东的革命功绩以两句十四个字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走去江山天地覆,归来四海九州安。”而此时他面对的是“空留一月照人还”,寄上了自己对毛泽东的怀念,因为“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中国的革命还在黑暗中徘徊”(邓小平语)。他在《双清别墅断想》、《井冈兰》、《访南昌起义旧址》等诗篇中同样歌颂了红色,赞美了红色。

——对气节的敬仰。气节一词最早出于《史记》,意为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品质,经过世代的培育、弘扬和传承,气节已成为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在《雪阑堂诗笺》中时时可见作者对气节的颂赞,《谒文天祥祠》中写了文天祥“恸地感天歌正气”,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自卖家产,组织义军,战败被俘后,他“血红柴市孤臣恨”,慷慨殉国。作者被文天祥的气节感动得“纷飞泪雨化虹霓”。在《岳阳楼》和《登滕王阁》诗中,他歌赞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气节,“一吟千古秀,十唱九怀开”的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气节。在《谒包公墓并祠》中,他以极大的激情盛赞包公“寒芒正色千秋凛,直道清心百姓亲”。他对史册上的记载不以为奇,而看重的是“开封府尹指痕深”。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对气节的崇敬,以及在功名利禄面前应有的气节。

——对历史的幽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风烟的尘埃中时时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雪阑堂诗笺》的作者常常在静夜之中翻遍史册,拭去蒙上的尘埃,大发思古之幽情,“青砖墨瓦古城池,景物依稀似旧时。老巷深宅今尚在,当年故事有谁知?”(《访平遥古城》)。作者在《游秦淮河》的“星河月影乱灯前”,遥想“六朝旧忆知多少”的往事,喻示当今的人们如何从历史中寻找一种警惕。《悲曹公雪芹先生》中,以幽冥的思绪探寻了百代奇才曹雪芹为一部红楼而多情痛的“掩泪苍凉怅寂寥”的心路历程。《九华山怀李白》、《王昭君》、《谒成吉思汗墓》等诗词中,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出发,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他们在历史中為中华多民族繁荣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卖花声·金上京遗址》中,作者更是大发思古之幽情,可能是因了金上京而使哈尔滨的城市历史向前延伸了八百多年的缘故,他在词中豪情万丈地唱道:“伐辽灭宋江淮岸,逐鹿中原半壁山,徽钦二帝跪完颜。”他在阐发思古之情后,意犹未尽,又以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了今日的遗址,“阿什河畔,金都皇苑,绿葱葱一畦青蒜”。作者的这些思古之作,正如梁启超所言:“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对风光的赞美。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抒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是旧体诗词写作的主要内容,在文学历史上,这方面的诗词无数,名篇更是如繁星漫天。《雪阑堂诗笺》继承了旧体诗词写作的这一传统,在游历之时记情记景,在展示自然妩媚中阐发所思所感的人生哲理。在《伊春行》、《湿地之冬》、《卜算子·雪乡》、《夜宿雪乡》这几首展示大美龙江的诗词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叙写了黑龙江的壮美景色:“伊春万木青,小岭远来平。”“千鸣百啭盈人耳,五色十光绚画屏。”“雪里映灯红,客影浮光曳。”作者在游历大山名川时都有佳作。在《黄果树瀑布》、《贵州印象》等诗中,有一种超然于世的豪迈:“青峰玉璧垂如练,势若奔雷下九天。雪迸珍珠倾壑谷,虹飞锦帐射寒烟。”“灯红遵义旌旗乱,鹤唳金沙赤水寒。却道娄山关似铁,残阳血染战旗妍。”我们读着这样的诗句,看到了大自然的雄壮,感受到了革命风云的激荡,对他的诗句充满了敬意,更为他采撷给我们的精神瑰宝而心存感激。他在出访国外的时候也没有放下诗情之笔,这里的代表作应首推《瞻马克思墓》,这是一首政治色彩浓厚的诗行,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国际悲歌葬落英”,“马翁陵上草青青”。从摘出的这两句中,可以分解出多少个美丽的画面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使得他的山水诗词、游历诗词不落俗套,在婉约中有豪壮之气,在豪壮之中有圆润和清丽之美。

——对亲情的怀念。亲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论是诗词还是其他的文学样式都是如此。这种亲情是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它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雪阑堂诗笺》收录数篇有关亲情的诗词,真挚浑厚,读后让人心中发热,充满了感动。《为贵荣调离作》、《海南寄于宸》、《訴衷情》、《赠友人》等,作者写出同志之情,表达了事业的共鸣和为之奋斗的信念。“血汗文章埋暮雪,凛然道义立新旌”表现了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决心;“须放眼,挂长帆,踏歌还。侧身天地,大丈夫当,处处青山”表现了为了事业舍小家而奔赴异地的乐观精神。他在《送进敏兄之宁夏》一诗中,以一种依依“独逐西东我感伤”的惜别之情,写出了在事业上共分甘苦的经历,同时以“望断归鸿即故乡”之句前瞻了未来的交往和友谊。这里他还写了父子之情,在《亡父十年祭》中,“去后常独悔,恩深难报答。年年芳草绿,抚墓话桑麻。”父子离别之痛、怀念之情跃然纸上,写得如此深切感人,使人读后潸然泪下。他在诗词中也写了对故乡的眷恋,在《听萨克斯曲〈回家〉》中,一种乡间生活的田园风光在萨克斯舒缓的曲中展现在眼前,勾勒出“袅袅炊烟远,薄薄暮霭蓝”的画面以及诗人此时对家眷恋的“泪眼不盈泉”。在这里他还写了大的亲情,那就是和人民群众的亲情。在《除夕访贫》中,在“岁除送暖济贫家,年味含烟袅袅斜”的时候,他看到了人民在困难生活面前的乐观精神,虽然是霜凝冷壁,愁云布雨,但也看到了未来充满的希望,在此他以寓意写道:“惟是读书声最好,乾坤朗朗报春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帮助人们走上富裕的生活。这是作者对人民群众最大亲情的心声和衷心的祝福。

猜你喜欢
诗笺旧体诗气节
气节,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老舍的旧体诗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竹外疏花
青城山偶得
农民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