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东
柏林的倍倍尔广场原名叫剧院广场,位于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前面。这所大学的前身是柏林大学,具有200多年的办学历史,大学的各个院系都与柏林城市融为一体。它培养了2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学。
在广场中央,有一座犹太雕塑家米夏·乌尔曼设计的“图书馆纪念碑”。它建在广场的地下,全白色的地下室面积近50平方米,深达5.3米。虽然里面摆放着水泥书架,但一本书也没有,只留了刚好放下两万册图书的空间。空荡荡的书架提醒人们:这里原有图书两万册,但均被法西斯匪徒们烧毁了。游客可以透过覆盖在地面的一块1.2米见方的钢化玻璃,俯身下望昼夜有灯光照明的纪念碑。钢化玻璃旁边的方石地面上镌刻着“1933年5月10日,在这个广场的中央,纳粹学生焚烧了几百位自由作家、出版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 这样一行字,诉说着一段血腥的历史。
1933年4月初,掌权不久的希特勒为了巩固纳粹党的统治,立即制定了“对赤色恐怖进行斗争”的方针,签署了所谓《保护德意志人民紧急条例》,扬言“德国文化成果决不能再从异族中产生,只能由深受雅利安和德意志精神鼓舞的人来创造”。下令“切除民主制的毒瘤”,大肆摧残人类文化,焚烧进步书刊,迫害“非德意志”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事件越演越烈,法兰克福市率先禁止犹太人在大学里教书、在舞台上表演和在音乐厅演奏,柏林的大学校园里挂出“最危险的敌人是犹太人”一类的大幅标语。在40天的时间里,希特勒指使其纳粹党徒放了两把火。第一把火是烧毁国会大厦,第二把火是焚烧进步图书。在国会大厦纵火案发生仅仅一个多月之后,柏林市又一次陷入烈火的恐怖之中。5月10日夜晚,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亲自出马。在他的煽动指挥下,手持火炬的德国青年学生激动地高唱《威塞尔进行曲》和《德意志高于一切》等法西斯歌曲,冲向柏林市中心的剧院广场。
纳粹党徒早已做了周密安排,由一家烟火公司精心准备。只见搜缴来的所谓“禁书”堆成一座座小山,几堆劈柴长达数米,还做了防止烧坏地面广场的处理。随着领头的法西斯冲锋队员一声令下,狂热的学生们朝着书堆扔火炬,顿时一片火海,两万册图书付之一炬。被焚烧的图书中有德国和其它各国大量的文、史、哲名著,其中包括海涅、马克思、弗洛伊德、茨威格等200多位作家的作品,还有一些自然科学著作,像举世闻名的化学家弗里茨·哈柏和爱因斯坦的作品等,欧美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厄普顿·辛克莱和海伦·凯勒等的作品也未能幸免。在火光冲天的现场,戈培尔声嘶力竭地对烧书者喊道:“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新时代。”
在柏林熊熊烈火吞噬“禁书”的同时,其它一些城市和大学也相继发生了焚书活动,包括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内的一些学者、作家、诗人等也参加了烧书。随后,纳粹党制定了一系列更严格的法规法律,禁书和焚书活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对进步思想家的残酷迫害不断升级,许多犹太作家和科学家被迫逃往国外。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专制、愚昧和自己民族耻辱的历史一幕,避免“烧书”的悲剧重演,在199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柏林市政府决定在当年焚书的广场建一座寓意深刻的“图书馆纪念碑”。
犹太雕塑家米夏·乌尔曼设计的“图书馆纪念碑”
全白色的地下室面积近50平方米,深达5.3米。虽然里面摆放着水泥书架,但一本书也没有,只留了刚好放下两万册图书的空间,提醒人们这里原有图书两万册,但均被法西斯匪徒们烧毁了。
钢化玻璃旁边的方石地面上镌刻着 “1933年5月10日,在这个广场的中央,纳粹学生焚烧了几百位自由作家、出版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 这样一行字,诉说着一段血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