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谷
摘要:主要介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调试通过前处理+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运行,记录并确定各单元最佳工艺参数,处理后尾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单元系统活性污泥人工湿地调试参数
中图分类号:X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45-01
1调试内容与目的
第一,各单元连续运行,目的验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确定操作参数。
第二,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目的培养适应实际水质处理所需的微生物的量。
第三,整个系统联动调试,目的是在满足出水质标准前提下,确定各单元的工艺控制参数。
2工艺流程图
3调试过程
3.1单元调试:单元调试前
(1)“曝气沉淀处理单元”调试。
①调试前准备,将曝气池进满水,检查风机是否具备运行条件,启动风机,检查管道、阀门、曝气头是否有漏气,曝气不均匀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②容氧仪与风机联动调试。
在曝气和进水时,维持容氧仪溶解氧读数1.5~2.5mg/L,检查容氧仪与风机的.联动性,不同的进水流量与污染物浓度变化,溶氧仪信号是否联动风机变频运行。
③仔细观察曝气池内混合液的翻腾情况,控制不同的进水量、作出不同污染物浓度、不同溶解氧浓度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系曲线图。
(2)“人工湿地处理单元”调试。
①本案专利共6个布水单元,每个单元分别有植物香根草、芦苇、花叶芦荻、风车草、再力花、美人蕉。在设计流量下集中一个植物池进水,人工调节布水管使布水均匀,然后依次进水调试。
②单个布水单元调试完成后,对人工湿地系统进行系统的配水模式调试。调试方法如下:利用电动蝶阀时间控制系统调节每一个植物池轮换进水,提高每个植物池的复氧能力,增强植物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且观察湿地水位落涨情况,结合水质分析结果,找出最佳的湿地植物池配水模式和运行模式,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③作出不同的进水量、不同浓度、不同进水模式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系曲线图。
3.2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
(1)培菌步骤,菌种投放前,确认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而当菌种投入曝气池时,必须立即开始培菌步骤。
考虑到调试,我们选择间歇培养法:将污水注满曝气池,然后停止进水,按曝气池蓄水量的0.5%~0.8%向曝气池中投加脱水活性污泥。闷曝(只曝气不进水)。所有曝气机的搅拌都开启,鼓风机开启,剩余鼓风机暂不开。根据溶氧仪表显示的溶解氧变化调整鼓机风机的开停数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5~2.5mg/L之间。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末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需要控制曝气量,一般控制在设计曝气量的l/2即可。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1h~1.5h,注意开始静沉前,应将溶解氧提高到2.5~3mg/L之间。然后再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的1/5即可。以后循环闷曝一静沉一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每次闷曝的时间比上次有所减少,及增加进水的次数。
为加快菌种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培菌初期,曝气池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严重时会堆积两三米高,污染走道和现场仪器仪表,这一问题是培菌初期的必然现象,可以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也可通过控制好溶解氧和采取适当的消泡剂措施来解决。
培菌还要注意温度与酸碱度,适宜的污水温度在15℃~20℃时,经过15天左右,当曝气池的污泥浓度超过1g/L以上,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SV达到15%~20%。此时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回流污泥,直至回流比达到设计值。酸碱度:一般PH为6~9。
(2)活性污泥驯化。
本案采用同步驯化法,利用培养_的活性污泥,使活性污泥适应所处理污水的水质特点。驯化时,每变化一次配比时,需要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未减少,处理效果正常)。
3.3整个系统联动调试
(1)通过实际运行情况和每一个处理单元水质变化情况,掌握每一种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调整运行参数,优化各处理单元工艺运行参数。
(2)控制污泥回流方式,根据进水水量和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化,随时调整剩余污泥排放量和污泥回流量,尽可能保持回流污泥浓度和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的稳定,确定曝气池池的曝气量、污泥回流量与污染物去除关系。
(3)由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植物、微生物、基质、水体及动物组成,各组成成分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调试时,记录植物池进水时间以及水位控制,依据检查水质是否符合设计处理能力,并确认水位最佳条件,以及系统在水质达标前提下所能容许的最高进水污染物浓度。
(4)经过紫外线消毒后,掌握整个系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确认处理后尾水排放符合《城鎮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 8-2002)一级标准中的A标准,再得出整个系统最佳运行组合参数,一般为期三个月以上,而后编制运行管理与维护方法。
4结语
通过试运行,不仅可以进一步熟悉整个处理系统的工艺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根据设计要求验证整个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而且可以发现运行中异常问题,并及时处理,为后续正式运行累计经验对策。
参考文献
[1]纪轩.污水处理工必读[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4
[2]谢小青.污水处理工[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4
[3]高延耀,顾国维,周琪,等.水污染控制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