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速丰
【摘要】灾难事件因其灾害性、负面性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灾难新闻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更成为提高媒体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把21世纪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剖析,并重点阐述第二个阶段的特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对外报道非典汶川地震
灾难性突发事件因为具有负面性、不确定性、危害性而颇具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也对灾难新闻报道进行了深入研究,不过多从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演变入手,梳理了各历史时期灾难新闻报道的变化,跨度非常大,而且并没有明确针对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选取了一个相对较小的时间段,即21世纪以来的灾难新闻对外报道为对象进行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生了很大变化,而2003年的“非典”事件成为这种变化的转折点。因此,本文以“非典”事件作为划分的依据,将21世纪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由于“非典”事件后,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因此,本文对后一阶段进行重点分析。
一、2000年-2003年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
21世纪以来,曾经作为“禁区”、“雷区”的灾难新闻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未能摆脱以往报道理念的影响,还存在着媒体集体“失语”、集体“缺位”的现象。
这个时期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仍在“报”与“不报”之间徘徊。媒体在选择“报”与“不报”的问题上,由于某些政治政策原因,总是要事先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而相关部门在作出决定时,总是从他们的自身利益出发,或是考虑他们设想的灾难报道给社会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而选择不报或不给于任何回复。就算最后决定要报,媒体也要通过各级部门的批准与审核,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就是事实本身的生命——时效性,就算最后把新闻报道出去了,由于其滞后性,也变成旧闻了,这样的报道如何能满足民众呢?更何况灾难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不仅是本国受众,更是海外受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的集体沉默,将导致海外受众从西方媒体或“舆论领袖”那里获得信息,难免给国外媒体制造谣言的机会,这将损害我国传播机构的形象。
2003年“非典”事件,是我国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媒体基于某些原因,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在首个病例发现后及时进行报道。据《羊城晚报》报道,非典最早是于2003年元旦前后从广东河源市传播开来的,1月中旬,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陆续出现相同病例,随后谣言四起,部分地区市民抢购白醋、板蓝根等相关药品。①当全社会都需要政府部门告知事实真相,发出权威声音的时候,媒体却集体失语。《人民日报》第一篇有关非典的报道刊发于2003年2月12日,题为《广东省部分地区出现非典型肺炎/专家指出只要预防得当不必恐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2月21日《人民日报》有篇文章的标题竟是《谁最应该反思——评“非典型肺炎”过后的舆论反思》。②通过网上检索,我国的主要对外报道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到4月9日才有第一篇报道《控制非典,中国春光依然明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的滞后性。
我国早期关于非典对外报道政策失误的教训再次证明:“讲清楚”比“盖起来”更重要。“舆论先导”理论和其它传播渠道表明,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假装“若无其事”不但办不到,而且会严重损害我国对外传播的可信性,甚至国家形象。③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存在着失语、缺位现象,“非典”对外报道的滞后就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特点。
二、2003年-至今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
经历了“非典”事件之后,媒体对重大的灾难事件,不回避、不掩盖,客观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显示出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成熟。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力度,推动灾难新闻对外报道机制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开创了我国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新纪元。灾难新闻对外报道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报道及时、真实、客观、全面
在汶川地震中,我国媒体的报道及时、真实、客观、全面。在地震发生的10多分钟后,主流媒体就向外界发出了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这种反应速度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在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于灾情的报道毫不避讳,伤亡人数随时更新,对于救灾款救灾物资发放的报道也公开透明,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我国媒体第一次抢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用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并将灾区的情况真实地传递到全世界。一开始就占据信息的发布权和主导权,为我国媒体抢占全球范围的舆论主导权创造了条件。
2、报道充满人文关怀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视野,媒体以人为关注点,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在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报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不管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报道或是电视直播,都把焦点聚集在受灾人以及救灾人员的身上,以充满人情味的报道方式报道救援现场、爱心捐助现场及国内各行各业普通群体和个体。对于众多救援现场的教师、医生、武警和志愿者等的救援行为的报道,也不是典形人物塑造式的程式化,而是充满了个性和人情味。
在这次集中、持续的报道中,尊重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报道得到了好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同情心,凝聚了民众的力量。
3、开放舆论环境,呈现不同声音
在以往的灾难事件报道中,尤其是灾难事件的对外报道,我国传统媒体总是过于强调“宣传”功能,而忽视媒介本身的属性,力求做到舆论一致。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尤其是网络媒体,更是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平台。对于地震的看法,对于救灾人员的评论,对于国家的救灾政策,都可以通过网络传达出来,舆论环境空前开放。《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专门设置了两个专栏——国内媒体声音和国外媒体声音,让不同声音进行“对话”和“交流”,展现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关于价值观的思索和评价,也能更好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占领国际舆论制高点。
4、邀请境外媒体进入灾区采访
汶川地震第三天,国务院新闻办就邀请了20家境外媒体,进入四川地震灾区采访。这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首次有大规模境外媒体赴灾区采访。摄影师赖安·派尔在接受美国社区摄影新闻杂志采访中说:“中国在四川汶川的地震报道中,对国外的记者保持了高度的新闻自由。我已经正在中国上生活和工作了7年。7年来,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中国的发展,在这次地震的报道中,我感受到了采访和摄影的自由,甚至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允许我近距离拍摄军官现场指挥救援过程。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很多国家涉及军方的活动都是严禁拍摄和报道的。”全球性媒体在构建国际舆论方面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优势。英国《金融时报》资深记者曾说,如果你了解西方记者的工作方式,他们可以帮助你在西方市场取得成功。④学会和外国媒体打交道,借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我国对外报道的重要策略。在汶川地震中,我国主动邀请外国媒体赴灾区采访,不失为我国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一个创举。
结语
21世纪中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分水岭,由此前的集体失语到此后的高度透明与开放,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不再是一块“禁区”、“雷区”,政府不仅允许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更要求媒体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将事实真相告知民众,用属于自己的声音及时有效地发布消息,抢占舆论的先机,创造良好的信息与舆论环境,这不仅可以阻止外国主流媒体的“胡言乱语”,还可以提高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而我国媒体的国际形象又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形象,因此,主动对外报道灾难性事件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李秀芳,《“非典”对外传播的思考》,中华传媒网,www.mediachina.net,2006-01-13
②贾亦凡,《从集体失语到连篇累牍》,《新闻记者》,2003(6)
③贺文发:《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3
④于运全、姜加林:《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研究》[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93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