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研究四题

2012-04-29 00:44杨昌明
文史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蜀锦蜀绣郫县

杨昌明

蜀绣自古就被称为“蜀中之宝”,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它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和广东的粤绣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蜀绣缘何产生在以郫县、温江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带,又缘何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值得研究。

一、缘何有蜀绣

所谓“绣”,即是用彩色丝、绒或棉线在布帛上做成花纹图案。所谓“蜀绣”,则是蜀地所特有的刺绣技术和活动。

以郫县、温江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在古代就号称“天府之国”[1]。虽然这是在东汉时期才从关中移来的称谓,但是,从三星堆、金沙等古蜀遗址的发掘可知,古蜀国早就有发达的科技和文化。应该说,历史记载是有缺失和断裂的,这很可能是秦占巴蜀后统一文字之故。现在的古蜀早期历史,主要是中原人记载的,说“蜀地辟陋,有蛮夷风”[2],当然不是事实。否则,在文翁兴学不久,怎么会出现像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家呢?这只能证明,蜀地的经济、文化底蕴一直是十分厚重的。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教人栽桑养蚕纺丝的先蚕神嫘祖、“教民桑蚕”和“教民务农”并从事多种生产活动的古蜀王蚕丛、杜宇,都是古蜀人的骄傲。在他们的带领下,古蜀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养蚕、缫丝和织绸也很发达。我们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服饰上即可看出,蜀锦和蜀绣在古蜀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用丝织的锦所做的衣服当然比布(麻)更美观和耐用,那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还要在锦衣上去刺绣呢?

古人早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3]古人也早就具有审美意识,这是在基本满足物质需要后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享受。先秦典籍记“观古人之象”时,就把“作会(绘)”与“绣”等并提;[4]并说“画缋(绘)之事,杂五色……五采备谓之绣”[5]。古代就把“锦”与“绣”这两个字连在一起,那不仅是文士诗人对“织锦”、“刺绣”的共同赞誉,而且表示在“锦”上再添“绣”,即锦上添花,使其更美好。所以,“锦绣”这个词,虽然指的是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往往喻示美丽和美好,例如:锦绣河山、锦绣前程。

蜀绣与蜀锦一样,都是萌芽于古蜀时期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古蜀人不仅勤劳,聪明,而且热爱生活,懂得审美并且能够审美。

二、蜀绣与蜀锦

虽然蜀锦与蜀绣,是姿色不同的两朵花,但它们毕竟属于姐妹,谁也离不了谁。没有蜀锦,蜀绣就是无本之木;而没有蜀绣,蜀锦就只是原材料,其质量和档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将“锦”与“绣”连在一起,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共识。在说“锦”的时候,里面往往包含着“绣”;在说“绣”的时候,里面其实也就有了“锦”。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提出蜀绣和蜀锦以及蜀中其他的物产,包括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等,皆“饶”,即非常富足,充分说明蜀绣早就存在而且是珍稀独特的地方工艺品。

汉末三国时,蜀中生产蜀锦蜀绣的民间作坊很盛,蜀锦蜀绣驰名天下,政府故能因其工巧而专门设置“锦官”,加以管理。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蜀汉国将蜀锦蜀绣的生产作为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经常用它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蜀汉国的实际执政者诸葛亮不仅亲自带头栽桑养蚕,甚至多次说:“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军中之需,全藉于锦”[6]。

蜀绣的发展是基于蜀地富饶,尤其是所产丝帛质好量大,著名的南丝绸之路始发于成都就是证明,故唐宋时川峡四路有“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7]的评价。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的对象除了金银、蜀锦、蜀绣,还大量劫掠蜀锦蜀绣工匠,视之为奇珍异物。

时至宋代,成都繁华富丽,被公认为是“扬一益二”所在地。其地生活享乐而艺能有所工。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精神氛围使得绣艺妙绝天下,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献称 “织文锦绣,穷工极巧”[8],蜀锦蜀绣的制作生产“擅名天下”[9]。

蜀绣来自民间。在蜀地城乡的院落和闺阁中,妇女们把精心设计的图案绣在嫁妆衣物和馈赠品上,世代相传,寄托对美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的演进,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技艺就会逐渐形成产业和规模。至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尤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为著名。当时各县官府所办的“劝工局”也设刺绣科。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蜀绣将中国的刺绣工艺推上了巅峰。特别是蜀绣经典技法“异色异形双面绣”,在薄如蝉翼的绸纱正反两面绣上不同图案,而且针脚藏而不露,可谓鬼斧神工。

当今蜀绣品类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端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例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宫乐伎”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就是蜀绣的代表作。

三、蜀绣的定义

尽管蜀绣的历史非常悠久,已达三千年,古人和今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描述,但是,却至今未见一个关于“蜀绣”的完整定义。

根据我们多年来对蜀绣和蜀绣文化的研究,我们认为,“蜀绣”的定义应该是:

蜀绣又名“川绣”,是以四川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蜀绣文化是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以“蜀绣”为呈现方式和载体、独具巴蜀特色的文化,是四川人民智慧的结晶。广义的蜀绣文化包括蜀绣物质文化和蜀绣精神文化;狭义的蜀绣文化即蜀绣的渊源、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此定义是否恰当?有望蜀绣研究者共同商讨。

四、蜀绣文化当弘扬

蜀绣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弘扬。而作为古蜀国时期就已存在的郫县,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实际的步伐。

郫县古称杜鹃城,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三千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郫县是四川最早的城池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发达区域。尤其是这个“郫”字,是汉语中罕见的因为一个地方而存在的字。[10]如果没有郫县,中华汉字就会减少一个字。

郫县安靖镇是蜀绣发祥地之一,素有“蜀绣之乡”的美誉。在2009年成都市国际非遗节时,独具四川文化特色的占地3000平方米的蜀绣艺术馆在郫县安靖开馆迎宾。这是蜀绣发展史上最大的艺术馆。该馆全面展示了蜀绣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技术及产品创新等等。艺术馆配有占地 2000平米的“七彩绣坊”和“天府蜀绣生活馆”,集中展示蜀绣文化历史、蜀绣文物、蜀绣技艺和代表作品。目前馆藏各种蜀绣作品1000多件,其中精品 200多件。很多珍藏作品系业内绝版,从未在公共场合展示。

郫县建立有市级教育培训功能区,蜀绣专业技能的培养乃是功能区的一个重要内容。安靖的蜀绣培训已从娃娃抓起,镇上的九年制义务学校开办起蜀绣兴趣班;县内的友爱职中、安德职中和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开办有蜀绣专业,培育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蜀绣专业人才。同时,郫县还与西南交大、成都纺专等高校合作,培养蜀绣设计制作和营销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在越来越壮大的蜀绣队伍中,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郫县已向省上申报了7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7名非遗传承人。申报一旦成功,还将进一步申报国家级的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

郫县安靖致力于传承蜀绣文化、振兴蜀绣产业,正在形成集刺绣艺术品、蜀绣用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将安靖打造为具有浓郁田园色彩的现代田园蜀绣风情小镇。凭借良好的自然风光,结合蜀绣的文化底蕴,以“蜀绣之乡”的建设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和蜀绣产业的互动,安靖就一定能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基地、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主题旅游的观光胜地。

注释:

[1]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汉书·文翁传》。

[3]《史记·管晏列传》。

[4]《尚书·益稷》。

[5]《周礼·考工记》。

[6]《诸葛亮集》,见《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五。

[7]《宋史·地理志五》。

[8]宋·吕大防:《锦官楼记》,《全蜀艺文志》卷三十四。

[9] 元·费著:《蜀锦谱》,见《四库全书·蜀锦谱》。

[10]参见《说文解字·邑部》、《汉语大字典·邑部》。

(本文为郫县安靖学校承担的成都市教育局2011年度农村教育专项课题“传承‘蜀绣文化,促进农村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郫县安靖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蜀锦蜀绣郫县
非遗蜀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郫县豆瓣和红油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浅析蜀锦的创新运用
民间工艺介绍(六十)
——贺斌和他的蜀锦织造技艺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木芙蓉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聚焦“最美创客小镇”记录成都郫县的创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