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的传播特性浅析

2012-04-29 00:44陈彬
新闻世界 2012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人际博客

陈彬

【摘要】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改变。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介,以140个字为限定,带来的却是信息传播的无限可能性。面对这些“来势凶猛”的新媒介,怎样利用其传播特性使信息传播更有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客新媒介传播特性

对于当今的世界来说,互联网以联系地域最广阔,信息容量最庞大,传播最迅速等优势占据了传播媒介的一席之地。当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作为互联网新产物的微博客就诞生了。

一、微博客兴起与现状

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推出了可以让用户通过个性化Twitter(推特)网站即时接受和发送信息的服务。Twitter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以及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在我国,从2007年起出现了模仿“Twitter”的微博网站。短短几年时间,新浪,腾讯,搜狐,人民网,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开通微博,2010年也随之成为微博元年。微博不但在各种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以其“井喷式”的发展进入到广大受众的生活。微博用离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得到最迅速,最广泛的传播。《2010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研究表明,“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以惊人的208.9%的增幅,已从2010年底的6311万人暴增至1.95亿。”

二、微博客迅速发展的原因

微博客在网络世界中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包括QQ、MSN、Facebook、博客等等。那么,是什么有如此之力量,使其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呢?

首先,通信技术的加强,无线网络的发展,使人们无时无刻不被网络包围。PC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不再是人们眼中遥不可及的高科技产品,而是像普通家电一样被人们广泛使用。这些网络终端的发展带来了上网的便捷。

其次,微博客开辟了一条新的信息传播通道,用区区140字以内的碎片化语言,让社会各个阶层的受众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也使微博客成为名副其实的“自媒体”。微博客的出现,给以“信息共享”为特质之一的互联网注入了新活力。在网络上搭建了一个能让受众随时发表自己言论的平台,并且, “草根”和“精英”不再遥相隔望,而是具有相同的话语权。

第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以传统的方式获取信息,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或电子媒介。由于技术的落后,限制了讯息的传播。并且,传统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是单向的,受众接受信息后,无法和媒介或信息的传播者及时进行沟通。网络媒介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介的这一不足之处。网络快捷、方便、覆盖广泛,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接受什么信息,并能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微博客更是集迅速传播与接受回馈,发表见解并参与讨论这些优势于一身,每个受众都具有双重身份,即传播者与接收者。这些是由微博客的“自媒体”性质决定的,也是微博客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微博客的传播特性

计算机与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使接受与发布信息不再受硬件、时间、空间的限制。依赖网络的发展的微博客具有与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传播特性。

1、微博客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从微博“自媒体”的媒介特性与“只言片语”式的表达特性上不难看出,微博的使用者之间最初的交流和互动是从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开始的。一条微博一经发出,微博的关注者就会收到这一信息。当一条微博参与到一个话题的讨论时,所呈现出的便是个人对群体的传播。不论这种传播是个人对个人还是个人对群体的,这种信息的交流都是通过快速、简短、半广播半讨论式的人际传播进行的,只不过这种人际传播建立于网络基础之上,用网络的方式来实现传播的过程。“个人从事人际传播的重要动机之一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①诞生伊始的微博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虚拟空间里进行自我表达,抒发己见,希望得到社会关注和认同的需要。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微博进行自我展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和他人进行交流。微博的使用者可以提出话题发起讨论,也可以主动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微博中去,关注其他微博主,从而建立一种长期的人际关系。每个微博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去寻找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就形成了一种犹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每一个微博使用者加关注的人都是他一对一传播的具体对象,并且这种传播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平等的、点对点的相互传播,此时的传播者和受众具有不特定的双重性。

微博客的发展,打破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网络给人们带来了选择这种“圈”的主动性。正是这个原因,微博的大众传播是在初级的人际传播基础上的二次传播。经过不断的转发,一条信息的发布呈几何式的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微博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只要有网络,不论是用电脑还是手机上网,就能掌握第一手讯息,并参与讨论。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国家级电视台。虽然这一说法并不严谨,但是,微博的影响力却可见一斑。微博的大众传播抛弃了传统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由专业化媒介组织构成,开创了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使传播的范围得到了扩大。

2、“把关”的弱化与“话语权”的实现

微博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话语平台,区区140字,可以记录微博主认为有必要的事。“微博目前是属于一种个性化十分强烈的新媒体,作者有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决定自己所发布的内容。”②“7·23”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李娜夺冠、石门坎公益活动、免费午餐活动、小悦悦事件、药家鑫案……这些2011年著名的微博事件都证明微博作为自媒体,它打破了身份和地位的界限,衍生出“全民记者”“围观中国”的现象。

正是由于微博传播内容的多样性,“把关”在微博客传播中的作用似乎弱化。“把关”“其实际含义乃是指对信息的筛选与过虑”。③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把关人”由少数组织者充当,但是在微博客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下,任何一个言论的发布者,转发者,评论者都可以是把关人。正是微博的零门槛,使把关的权力泛化。在传播过程中,任何使用微博客的个体都可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因为微博客使用者在进行信息发布和筛选时都很“自我”,并个性化,所以“把关”标准也不尽相同,使“把关人”形象进一步淡化。

微博客平民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大众的声音在这一平台上得到了放大。传统观念认为“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平民的声音总是处于弱势。但是,在微博客的众多使用者中,“草根”却是主流。并且,微博问政和微博营销时代的到来,构建了“草根”与“精英”的对话平台,这两种群体可以就同一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受约束。所有人都站在公平的起点上拥有相同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增强,使“草根”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与社会的建设中,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微博客的开放性,扩大了“草根”的知情渠道,社会管理部门也开始放低姿态,利用微博与公众沟通。但是同样应该注意到,开放的话语环境下也产生了虚假信息和对“话语权”的滥用。对此,微博使用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有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微博客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博客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微博传播的特性。微博的力量不容小觑,了解微博的传播方式是利用微博进行传播不可或缺的部分。区区140个字所承载的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和舆论结构的改变,怎样使用好微博客为社会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5

②李慧,《微博客现象的传播学探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0

③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67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硕士)

实习编辑:金晨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传播者人际博客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博客天下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