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2012-04-29 00:44董雪
新闻世界 2012年4期
关键词:松鼠科学素养受众

董雪

【摘要】科学传播历史悠久,但就我国而言,科学传播的范围、程度还远远不够,传统媒体受制于多种因素,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则有可能使科学传播的困境有所改观。文章以科学松鼠会为例,依照拉斯韦尔所提出的“5W模式”,对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试图对未来的科学传播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新媒体科学传播科学松鼠会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科学传播的研究日渐兴起。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的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并明确地按传播渠道把科学传播分为专业交流、科学技术教育、科技普及、技术传播四部分①。

就世界范围内而言,科学传播活动历史悠久。然而回归到当下的中国,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科学传播的范围、程度还远远不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8次公民科学素养普查,最后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②,在种情况下提及重视“科学传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众媒体一直肩负着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可是,由于记者、编辑本身的知识构成有限、科学素养与普通公众差别不大,科技相关内容趣味性不强可能会影响发行量/收视率③等原因,通过传统媒体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的机制、模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公众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网络、手机来获取信息,这使得科学传播的困境有所改观,科学松鼠会的出现和成名便是很好的案例。

科学松鼠会是致力于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它汇聚了当代最优秀的一批华语青年科学传播者,旨在“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科学松鼠会成立当年即获“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全球最佳博客公众奖”,而“科学松鼠会蹿红”也入选2008年度中国科普十大事件。④成立3年多以来,科学松鼠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典范。那么,它的传播机制对我国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向有何借鉴意义?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

二、科学松鼠会的传播学分析

本文的研究分析主要依照拉斯韦尔所提出的“5W模式”,本文试图在分析传播过程和机制时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框架来使用。

1、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者

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类似于群体博客,由全职编辑和作者共同参与管理,用集体协作的方式发布大量科普文章。这些人绝大多数接受过专业训练,是海内外优秀的华语科学传播者。科学松鼠会通过各种途径来保证文章质量,每位作者加入前都需经过十分严格的专业和文字审核,每篇文章发布之前也要经过编辑审核以及“同行评议”。除此之外,网站还吸引了大量科学专业人士成为其受众,web2.0的模式使得受众能够随时挑刺,作者及时修改文章,不断完善。⑤

从队伍的构成情况来看,专业性强是科学松鼠会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由于涉及科技领域的知识专而深,一般受众的科学素养难以与其相符,网络上和现实中又充斥了各种难辨真伪的信息,当受众遇到相关领域的问题时,科学松鼠会便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以专业性而赢得权威性和可信度。

从科学松鼠会的定位来看,“致力于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使它具有一定的草根性和公益性。由于团队的非盈利性质以及读者的“纠错”机制,科学松鼠会在涉及社会事件的文章中能够从科学的立场出发、保持客观中立,这也是它能够在受众群体中保持良好形象和较强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2、科学松鼠会的传播内容

我国科学传播的主体力量是政府相关部门、学术团体以及大众传播机构⑥,它们也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普及,但是这些网站从形式到内容多缺乏新意,关注度难以得到保证。相比之下,科学松鼠会则更具趣味性和贴近性。

科学松鼠会页面布局时尚清新,它的内容虽涉及健康、化学、医学、天文、心理等诸多领域,但是它“严禁面目森然的科学术语,而是八卦加科学、故事与研究结合一体的鲜活文字”⑦来进行叙述,例如《熊牙利!熊猫凶猛!》借助新闻事件还原熊猫的本相,《抽脂不能永远去除你的脂肪》通过研究分析提醒受众不要进入减肥误区,《谁在鸡蛋上起舞》由艺人雕刻蛋壳引入进而分析地学知识……加之图片、视频、科学漫画的配合,科学不再是艰涩难懂的术语、模型、数据,从而更容易到达和吸引受众。

此外,科学松鼠会十分关注社会事件。汶川地震后作者瘦驼发表的原创科学文章,第一时间回应了关于震前动物预报的种种谣言,科学松鼠会由此策划了一个地震专辑,覆盖了地震基础知识、地震预报、地震自救、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内容,⑧这一专辑使科学松鼠会一举成名。之后每次社会事件,科学松鼠会都会以科学的视角进行及时深入的分析,不仅普及了相关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和媒体的缺位,防止谣言扩散,起到答疑解惑、稳定人心的作用。

3、科学松鼠会的传播渠道

科学松鼠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但是不同的媒介形式间并不相互孤立,而是试图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科学松鼠会在线上主要通过网站来发布文章,并开通了凤凰快博、新浪微博、豆瓣小组,同时在嫣牛博有博客镜像、在人人网有公共主页,这些网站的定位各不相同,受众群体也均有差异,而通过互联网的分享和转载,这些内容能够更为广泛的传播。线下科学松鼠会成员以集体专栏的方式为诸多传统媒体供稿,并以个人名义为几十家一线媒体写作;通过对原创文章的整理编辑,科学松鼠会还出版了《吃的真相》《冷浪漫》等科普读物。

以上提及的传播渠道多为面向受众的单向传播,仍存在信息和角色的不对称性,但实际上除此之外,科学松鼠会还有很多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交流,例如“我是Dr.You”是在线上由科学松鼠会提出刁钻古怪的科学小难题,受众参与解答风暴;“小姬看片会”与受众在线下分享优质科学大片并邀请松鼠会成员或者科学家进行交流;还有定期的读书会、讲座等等。这些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互动性极强,可以说将“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有效结合在了一起。

4、科学松鼠会的受众

2006年我国出台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规定了科普工作的四大重点人群为未成年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⑨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普尤为重视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科学松鼠会尽管尽可能地将科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但由于专业性强,还是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松鼠会的影响力也局限于此。通过各网站不断的分享和转载,以及用户在线下的人际交流,能够使传播内容的影响力逐层扩大。因此,虽然科学松鼠会直接的受众有限,但有更多的网络公众充当了“间接的受众”。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这样的传播模式尤为显著。

5、科学松鼠会的效果

总体而言,在日常的科学传播中,科学松鼠会通过线上传播和线下活动起到了普及科学知识、为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的作用,在危机事件中,科学松鼠会及时、专业的分析能够弥补政府和大众媒体的缺陷,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由于专业性强、不够大众化,但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以不断增强。

三、科学松鼠会对科学传播的借鉴意义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中,互联网排在第四位(26.6%),但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提高了20.2个百分点。⑩不难看出,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是未来一大趋势。对科学松鼠会传播机制的分析为以后的科学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

1、注重传播主体的权威性

我国的科学传播常依赖于传统媒体,但是一般的媒体从业者并不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传统媒体也难以吸引大批科学专业人士为其撰稿写作。科学松鼠会开辟了较好的模式,线上通过网络聚合科学达人在群体博客发布文章、线下通过专栏为传统媒体供稿,保证了专业性和传播力。

2、注重传播内容的趣味性

科学本身严谨,但是若表现形式生硬呆板,又通过术语、模型、数据来说明问题,则难以真正影响大众。科学松鼠会时尚清新的风格、活泼幽默的论述、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形式,值得更多的科学传播者学习借鉴。

3、注重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拓展传播渠道、注重反馈互动与专业交流,这是科学松鼠会的新意所在,它们的传播方式更为平等和灵活。

结语

科学松鼠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以说,它是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典范,它将专业、生动、交流、共享等理念植入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向。我国的科学传播仍存在问题,能否借由新媒体而实现转变,最终提升普通公民的科学素养,还需要所有的科学传播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①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80-85

②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Z].http://www.cast.org.cn/n35081/n

35473/n35518/12451858.html.2010-11-

25

③王文茂,《对媒体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J].《今传媒》,2008(11):49-50

④⑤科学松鼠会,《关于我们》[Z].http://songshuhui.net/about.

⑥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6):125-128

⑦陈川,《爱科学,爱写作》[N].《信息时报》,2008-5-25.C5

⑧⑨吴娟,《科学松鼠会传播要素及模式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作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硕士)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松鼠科学素养受众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