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评述

2012-04-29 12:52冯倩
当代旅游 2012年4期
关键词:坛经慧能佛教

冯倩

摘要:慧能法师作为佛教禅宗的旗帜性人物,他的“见性成佛”的佛教修行法门对后世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坛经》以及慧能的生平经历及所学和理论的形成,深度剖析其思想核此心,追根溯源,探寻佛教思想本源,并以客观评判的视角审视他的思想核心,发掘其对现代社会思想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坛经;慧能;佛教

一、慧能生平介绍及《坛经》

慧能(636-713),唐代人,俗姓卢,在范阳做官的父亲被贬至岭南新州(今新兴县)遂定居此地。幼年丧父,孤儿寡母,打柴艰辛度日。外出卖柴因偶然听到有人读《金刚经》大悟,遂远赴黄梅县冯墓山投拜五祖弘忍为师,因其颖悟故被传授衣钵,后逃往广东漕溪、又隐遁于广西一带,混迹于猎人队伍中,以避迫害,前后有16年之久。676年去广州法性寺论及心动而受讲解涅盘经的印宗法师的剃度,于是公开传教。677年赴漕溪宝林寺,在那传法三十多年。弟子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等在各地传其法,成为禅宗重要代表。开始,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不承认慧能是承继达摩法统的六祖,另立神秀为第六祖。后在南顿北渐之争中败北,南宗遂大行天下。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禅宗“南宗”,慧能是禅宗的最后完成者,禅宗由他而成为佛教中的一大宗派。对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等领域影响深远。由于慧能门人及后学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导致《坛经》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郭朋认为“真正独立的《坛经》本子是敦煌本(法海本)、惠昕本(967),契嵩本(1056),宗宝本(1291)这四个本子:其余的,都不过是这四种本子中的一些不同的翻刻本或传抄本而已”。一般认为现存最早的《坛经》本子是敦煌本,而宗宝本是明代以来的通行本。上述两个是《坛经》最具代表的本子。

二、慧能的主要思想

慧能思想的核心就是“见性成佛”。慧能强调本心、本性是禅修成佛的根源,进而提出成佛时一种“自性自度”,即无需外界助力的自我解脱。在他看来,“我心自有佛,自佛事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自心是佛,故能见性成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识心中众生”。“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所以说:“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觅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人人都有佛性,就看能不能“识心中众生”了。也就是人们心中一切邪恶的东西。心中有“不善心、嫉妒心”等心,自然难见本身佛性。必须要“自性自度”,破除一切孽障。“度”,即度脱,度脱烦恼生死之苦而得到解脱。慧能认为,人的度脱是自性自度。“佛事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成佛要向内用功,不要向自身以外另求佛士。依靠自力,才能自识本性,才能得度。“佛性之理,非关文字”:通过文字,是难以见本性。不凭借他力,而是靠自力、本心,见性成佛。

三、慧能思想的渊源

隋唐时代是佛教发展高峰期。由于佛教日益广泛的传播,就要求佛教更加适应下层民众的需要,也要适应儒、道等固有文化、伦理道德与中国实际的矛盾。佛教寺院经济基础日益扩大,要通过宗派的形式来加强组织的管理。中国佛教义理之学不断发展,南北佛教的思想体系得到了体现。禅宗是以彻见心性为宗旨。在众多佛教宗派中独树一帜。禅宗源出于达摩,历经慧可、宏忍数代,不断发展变化。慧能在一次外出卖柴途中无意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后大悟,其后衣钵相袭至五祖宏忍。宏忍灭度前令门人作偈,欲觅传人。其门人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宏忍认为,此偈虽然不完全符合禅宗之旨,可谓入门之作,只是未人室而已。慧能这时在寺中磨坊劳作,于是请人也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宏忍看到,遂传以衣钵为第六代祖师。慧能是禅宗的最后完成者。神秀书偈后,五祖曰:“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钟,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直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无祖对神秀的开示中,含有慧能的体验。慧能的学说很大一部分是继承前人的,以自己的观点加以改造、发挥,从而使自己的学说具有不同于前人的特点。

四、以顿悟为主的成佛思想

慧能在《坛经》中说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他常以“自悟”、“言下即悟”、“一闻便悟”来形容“顿悟”。“自悟”指主体觉悟,是主体固有的明觉。而“言下即悟”、“一闻便悟”指刹那间的明觉。不需要由坐禅来获得觉悟。慧能“顿悟”成佛思想是说强调内心求佛,以明心见性为成佛途径,彼岸即在心中。慧能说“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静,则佛土净。”这里慧能引用“随其心静,则佛土净。”证明净土即在心中,心即是佛土,心净则佛土净,彼岸即在眼前。

五、慧能成佛方法及特点

1、积极的方面: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直指人心。“汝自身心见,莫著外法相”。“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还说:“吾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心中众生,各于自身自性自度。”在他看来,自性是佛,归佛乃归自性。惠能说:“经中只即言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性不归,无所依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又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明见之法:一是减少乃至远离外在物欲,知足常乐。惠能说:“少欲知足,离财离色”,“性中但自离五欲,则性刹那即是真。”一旦膨胀的欲望减少了,烦恼也会随之消失,人的迷染之心自然也就能复归清净,亦即意味着由迷人悟了。二是去除尘劳。惠能说:“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奠起诳妄,即是真如性。”之所以要去除尘劳,主要是因为尘劳纷繁不断,若不明此而执著其中,势必累身累心,何来解脱呢?三是内省检视自己,使己心悟、心正、心净、心真。惠能说:“一悟即知佛也”,“迷即不见佛,悟者即见法。”“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还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在惠能看来,使心正、心净、心真并非难事,其实只须一念之间。因为心灵是可因时因境变动的,一旦求法者刹那间意识到其心有邪、有染、有妄,即意味着其人已经心悟开化,亦即成佛了。惠能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顿悟”之法。惠能对此有着切身体会:“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并且还深入分析道:“何以顿渐?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2、消极的方面:“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为相无相?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

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元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学道者用心,奠不识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境,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破除执著之法:口念成佛“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又说:“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还说:“最上乘是最上行义,不在口诤。”

假文字成佛:“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观照,不假文字。”以前禅宗重视研习经典,用以启发信仰

择地成佛:“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还说:“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问。”

静坐不思成佛:达摩在少林寺曾面壁默坐达九年之久,(不否定心定,只否认身定,“离相不乱即定”)。惠能说:“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此法门中,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还说:“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此亦不是。”

修福成佛:惠能则以梁武帝询问达摩祖师是否有功德的传说为例,将修福和修道作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他认为二者不可等同。梁武帝自以为一生造寺、布施、供养不已,就满怀信心地想从摩祖那里得到他有功德的赞誉,孰料却遭到了否定回答。这让梁武帝非常恼火,立马将其遣返出境。对此传说中达摩的回答,惠能表示认同,因为“功德在法身,非在于福田。自法性有功德,平直是德。内见佛性,外行恭敬。若轻一切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德。自性虚妄,法身无功德。念念德行,平等直心,德即不轻。常行于敬,自修身是功,自修心是德。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武帝不识正理,非祖大师有过。”“外若著相,内心即乱”,“迷人著法相”,“与外著,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还说:“著镜生灭起”,当然,惠能虽主张内修顿悟,但也并不否定下根智之人可通过借助大觉大悟者指点迷津,以期成佛。惠能说:“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从中可看出,惠能虽不排除假他人之力帮助成佛,但始终抓住“见心见性”不放,意在提醒大家成佛根本在于自己返归自性本心,他人之力只是促使实现这一目标的推动器而已,决不能妄图以此来代替自己对复性的主动参与。否则,将徒劳无功,永远不能解脱。

特点:

1、简便、易行、有效:倡导众生皆具佛性,只要识心见性,即可成佛。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心心相印,故无主体之限制,亦无时空之限制,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所以其法甚简,其行甚易,其效甚著,如“志诚闻法,言下便悟,即契本心。”“法达一闻,言下大悟,涕泪悲泣”。

2、圆通无碍。惠能极力破除对种种法相的执著,主张:“道须通流,何以却滞?”“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便一切处,不著一切处。”以及“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于世出世间”。这些均显而易见地展示了佛教的圆通无碍与活泼洒脱。

3、积极有为:始终将成佛之法植根于众生自性本心之中,植于“自”而非“他”,根于“内”而非“外”,是靠内修自悟。

4、重在体悟、践履。顿悟,“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六、慧能成佛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慧能成佛思想是将成佛的内容与根本目标规定为寻求精神解脱,而非虚玄的、高不可攀的人格神,大大降低了佛教所具的易被某些人,尤其是普通民众惯于从迷信角度加以理解的宗教神秘色彩与祈福消灾的功利成分。打破信徒一贯迷信、盲从、依附的心理,从而为佛教注入了不少理性成分。慧能对物态人格神的竭力淡化,对佛教理性精神层面的大力倡发,并力求将其推扩成为所有阶层的共同追求的这种禅宗旨趣与努力方向,在佛教发展史上实具有里程碑式的转折意义。它无论在形式还是精神上同孔子打破三代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下大夫”不平等的修身旧观念,将为特权阶层所垄断的礼义之道推及至所有阶层,从而肯定人格尊严的内在平等,极力张扬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上具有相类似的贡献。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孔子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人手,他对“礼”的倡求易失之“拘”;而慧能则超出“礼”所具浓厚道德色彩的束缚,一任自我心性的驰骋,不过他对本心自性的张扬则易流于“放”。是成佛目标的理性化直接促成了成佛方法的简易快捷,它打破了以前修佛必经念经、拜佛、坐禅、忏悔等烦琐外在形式的桎梏,把信众的有限精力从诸多形而下的形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将成佛欲求直接与内在心性沟通、契合起来,在本性自心的叩问中径直找寻本具的清净、宁顿的佛国精神世界。明心见性的顿悟意识,实际上肯定了个体内在神圣的超越性,体现了宗教主体的自我救赎能力。慧能成佛思想对以后的禅宗发展、重视孟子心性说、佛教心性说及修养方法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坛经慧能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