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兴华 陈梦真
[摘要]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回顾了政党外交的历程,进入新世纪如何推动政党外交的持续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始新的探索,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D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08 — 02
建党9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开展的党际外交,在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面临着多种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新时期世界政党形势的新变化,认真分析党际关系的新特点,理顺出了一条适合党情、国情、世情的政党外交发展新思路。
一、政党外交的历史回顾
政党外交是现代外交方式的一种,是指包括国际性和地区性跨国政党组织在内的各国政党。在对外交往,特别是与其它政党进行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策取向、价值判断和具体实践。中国的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发展,为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党履行执政使命的重要工具,政党外交的影响和地位不可替代。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与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对象也基本上是以国外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为主。“党政一体”是这一时期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特点。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一度与外国90多个共产党或工人党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友好交往。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工作对新中国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国家对外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对当时的世界和平和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总结中国外交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党政分开”,“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把党的对外交往放在中国对外关系的全局之中谋划,为中国共产党与它国家政党“建立新型的关系”。在“党际关系四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突破了此前只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交往的局限,开始与世界各国各类政党进行广泛接触和深入交往。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同欧洲国家社会党、社民党、工党及其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又同西欧国家传统的中右翼政党开始接触交往;冷战结束前夕,中国共产党已与110多个国家的270多个政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系和交往,对外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冷战结束以后,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不断有一些新的政党产生,各种立场和政治主张的政党在国际更加活跃。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国的政党与更多的政党建立联系,对外交往更加活跃。到目前中国共产党已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20多个政党与政治组织建立和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及交往,政党外交局面进一步打开,初步形成全方位的政党外交格局。随着中国政党外交的深入发展,进入新世纪如何推动政党外交的持续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始了新的探索,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致力于以人为本外交为民,致力于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
二、构建和谐世界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引起了一些敌对势力妄断中国崛起必将挑战现行的国际秩序,视中国的发展为对其现有权势地位和既得利益的挑战。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首次发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倡议。随后,胡锦涛在多种重要场合重申了我们党和政府构建和谐世界的理想。
“和谐世界”理念体现了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性。文明多样性是当前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以及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在内的多种宗教和包括不同“主义”在内的多种政治信仰。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和关切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并视之为直接影响全球安全、稳定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在政党外交中,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政党情况也具有多样性,政党数量、政党格局和政党体制也在不断变化中,倡导不同文明国家所在政党之间和谐共处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
“和谐世界”理念提倡和发展了包容精神,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人类才能和睦,世界才能和谐。和谐世界的思想表明: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中国的责任感在上升。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和谐世界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相互包容:国际社会的标准应该是相互协商的结果,而不是由霸权国一家决定。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以一种谦和的外交姿态向世人承诺,主张的和谐世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极大地丰富了党际关系的内涵,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不久的将来,一个胸怀和谐世界理念的中国共产党,其政党外交必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更加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以人为本、外交为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外交作为内政的延续,也必然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人员交往日益密切,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数据统计为例,2008年出入境总人数为3.51亿,其中处境人员1.76亿,2009年出入境总人数3.48亿其中出境人员1.74亿。
中国公民出境求学、务工、经商、投资、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在发展机遇空前增加的同时,遇到的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人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安全环境恶化,在海外的中国人成为一些恐怖组织的打击目标。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一名前警员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闹市区持枪劫持一辆香港游客大巴并射杀人质。大巴上载有22名香港乘客,8人遇难。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枪击事件,确认12人已遇难,1人失踪。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工作加强了为中国公民利益服务的意识,从单纯的外交为国发展到外交为民的新阶段,把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保障海外国人的基本权益上,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在外交上的具体体现。2011年1月25日,埃及开罗等城市爆发游行示威。1月31日至2月3日,中国政府协调先后派出8架飞机,共接回包括约360名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1800余人,2011年3月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通过海陆空三种渠道实施撤侨行动,而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徐州”号导弹护卫舰也加入了撤侨行动,为撤侨船只提供支持和保护。
四、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
在当今世界政党格局中,共产党是少数党,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更是少数国家。西方发达国家从维护其自身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对共产党进行大肆诋毁和恶毒攻击,妖魔化共产党形象。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际交往中的对外宣传工作,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党和政府在对待重大国际国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从而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特别是增强了外国政党政要对我国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执政理念的了解和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展现的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执政党形象。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多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发展问题成为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当务之急。大多数政党都在根据时代潮流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四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一个“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执政党形象,日益清晰而具体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善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现代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勇于突破教条主义束缚,大胆理论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人类社会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问题的认识。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动力,并打破国际社会对于共产党政权僵化保守的偏见。许多国外政要、学者、媒体不约而同地称赞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与时代同步的创新精神。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共产党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致力于和平发展,倡导构建和谐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和理解尊重。以人为本的亲民政党形象;开明开放、和平民主的政党形象以及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接受。
新世纪政党外交发展新思路,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国家整体外交的思想,从外交战略高度上确立了党际交往与国家关系的科学联系,也使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姿态和风度活跃于国际共运和党际交往的舞台。这对于调整我国的总体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整体外交攻势,加强和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了解,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并最终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科杰.关于政党外交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6).
〔2〕 吴兴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2011,(03).
〔3〕 张蕾蕾.浅谈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探索历程〔J〕.军事历史研究, 2011,(01).
〔4〕 杨扬.近年来中共政党外交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 2009,(04) .
〔5〕 王家瑞.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J〕. 当代世界, 2008,(12) .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