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语心声

2012-04-29 00:44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投机取巧博文博客

新的一年,我们为您继续开辟着一个“花园”:

真情流露您教学中的苦与乐是花儿们的种子;

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是花儿们的肥料;

真诚交流实践磨炼而生的经验与教训是花园里的栅栏;

以教师博客为土壤,以教者的心声为雨露——

敞开心扉,倾听“博语心声”,这里是心与心贴得最近的地方!

本期关注博客:

写在人生边上

博主:

孙德勤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

关注理由:进入孙老师的博客,感觉很清爽,没有过多的颜色、图案装饰,有的只是篇篇饱含思考的博文。孙老师的博文,少有对生活的无病呻吟,多的是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无论是上了一节课,还是看了一本书,孙老师总是能在细微之间提出问题,引发讨论。也许正如孙老师说,教师是一份辛苦并“心”苦的职业,但在这份“心”苦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这份职业的坚守和责任。

【博主语】

写在教学人生边上

翻开日记本,看到在2004年3月27日,我到张家港市万红小学参加一个课题的中期汇报和研讨活动。期间,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到场做了专题讲座。黎加厚教授在讲座中提醒教师应关注一些东西,我都在日记本上将其清晰地记下:①关注一些很好的教学资源网站;②一个实用的软件:blog(博客);③一个重要的提醒:认真读原著;④一些教学中应注意到的细节:要善于反思。活动结束后,我便开始在网上搜索黎加厚教授提到的相关网站和博客。同时,我以“尝鲜”之心在敏思博客上安下一个网络之家,起名为“写在人生边上”。“写在人生边上”原是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一本散文集的书名。

我曾在一篇博客中对为何引用这个名字做了些许“阐述”:

生活不会总是完美,工作也不会总是称心。生命只是一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调整我们的心理,调整我们的思想,调整我们的生活,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这个过程因不断的调整而日渐显现人生的曲折和复杂,而生命也就在这曲折和复杂中透出韵味,流出余香。

现在想来,当时用此名作为博客的名称,无外乎一个年轻教师本能的向上追求,同时提醒自己多阅读、思考、记录和书写自己的教学和生活,让自己当下的思考有所观、教学有所得、将来有所忆。

后来因为多种原因,我把自己经常更新的博客放在了“星韵地理博客堂”。在近八年的博客撰写过程中,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写下了《养鱼和拉网》、《答题和挠痒》、《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国哲学与世界渔场的分布》、《一花一世界、一盆一海洋》、《诗意地理》、《地图如花》等“地理课堂小智慧”系列博文,深受网友的喜爱。我充分运用博客开放、便捷、随时、互动的特点,结合自己对地理课程资源的理解,将自己的博客打造成与其他地理教师进行深度交流的一个平台和我的地理课程资源库。

340余篇博文、40余万文字,记录下了我这八年来的教学和生活中的所做所思。博客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自己网络阅历的不断增加而日渐清晰。

“中国博客之父”方兴东认为,博客最主要本质是共享!这里的“共享”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你将他人的东西拿来共享,如你贴上了一篇看到的精彩好文。从这个角度上说,博客如“钵”。我们在四处“乞讨”中将钵装满,以不断喂饱我们的精神。第二种理解是将自己的东西便捷地放在网络上共享。博客共享品质最充分的体现在于博客的原创和个性。作为教师,每当看到那些天才的教学灵感、独辟蹊径的资源利用方式、个性鲜明的课程教学设计、大胆干练的教学手段、通俗幽默的理论研读……我都会被这些具有个性的东西所震撼,它们将唤醒我们久蒙尘埃的教学意识、激发我们埋藏久远的教学灵感和创造激情。我们提供的,也应该是这样的思想“干货”!

网络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曾经在他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到,个体的人际纽带中实际上只有极少部分是强纽带,绝大部分都是弱纽带,而网络世界则为发展多重弱纽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博客形成的是一种体现时间稳定的次序性和连续性的惯性吸引,整合的是人的全面的知识情感,从而使整个互联网焕发出一种带有生命活力的真实气息。通过博客的沟通功能,教师可以便捷地和其他教师、专家、学生乃至家长进行全面的交流,并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的共长效果。

博客如书,它更是一种思想的沉淀。一则因为博客音同“BOOK”,二则一天翻过一张日历,在博客中记下一点心情,记下自己教学生活的点滴。不正像在写书?文字是思维的结晶。也许,在书写时,我们不会觉察到它的价值,一如痛饮美酒,穿肠而过。但当时过境迁,在那些岁月的无痕流逝中,我们会在某个时刻忽然感受到那些文字的深刻:因尘封的久远,而显现出它的“醇香”和“记录价值”,一如尘封的存酿。

回看2004年的日记,我对黎加厚教授的提醒深感惭愧,因为我做得不好,尤其是反思和读原著。教师是一种辛苦并“心”苦的职业,但结缘博客,让我在追求“进乎技矣”的专业发展境界中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幸福和乐趣。我知道,些许成绩并不能掩盖自身学识与素养的不足。不过我相信,在后一个八年,博客会引我向寻梦地理教学本真的“青草更青处漫溯”,并期待着“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我的博文故事】

“投机取巧”的学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回答问题。我发现,学生如果集体回答问题,是“异口同声”者多,答案相异并成争议者几近于无;学生如果是个别回答问题,则沉默者多、按书回答者多,抬头自信、侃侃而谈者几近于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今日正好在看“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John Holt)先生的《孩子为何失败》一书。在书中文字的启发下,我写下了《“投机取巧”的学生》这样一篇博文。

看到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中,第3页上有这么一段话:“一般而言,投机取巧的学生,很容易尝到失败绝望的痛苦,因为他们只一味地寻求答案,不知其所以然。但思考者(思考者指用心思考的学生)就颇能运用心思了。”文中所指的“投机者”是指“全心全意求取正确答案的学生”。文中的意思是指一些学生如果经常无法求取正确答案,他就会对某门功课产生拒绝的心态,他们的学习带有“功利”的指向,而不像另一些学生——他们的学习是为了去理解教学内容。

原来孩子们在长久的课堂学习中形成了一种“功利”问答心理:教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我就回答什么答案。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是如何形成的?在这篇博文的后面,一些博友做了回复。

朱庆龙老师:这种现象不能全怪学生,眼下“投机取巧”的老师也很多,他们揣摩教育行政官员、学校领导的意图,而不用心研究教育学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

fahai老师: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唯唯诺诺不敢追求真理的学生,少数敢说常识的人就被认为离经叛道而一夜成名。这是个畸形的时代。

我在博文中写到:

现在教师的课堂提问,大部分是针对教师心中已有或参考答案上已给出的“标准答案”进行的。学生一开始的回答可能有着“天马行空”般自由思考,但多次的回答都使他们感到与“标准答案”相离甚远之后,学生就会开始揣测老师期望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过程反复长期的存在,那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先揣摩教师的心理期望、留心教师的语言,看其中是否有某些和答案相关的暗示等等,而不是首先去分析问题本身和学科知识本身。这是我现在所理解的“投机取巧”的学生。

课堂中过分明确的教学目标、过分严格的课堂控制、过分严密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过于紧张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时时处在一种“不安全”之中,一种对“自我表现”的恐惧心理让他们选择或沉默或随大流或照读书本。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导师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曾说过:“人们教授确定性,然而需要教授的恰恰是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学生一直依赖于那些“确定性”的东西,那么,这些未来国家的主人如何来面对未来“不确定”的社会和世界?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和严峻。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行为,“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享受到这种“投球般的快感”,而不是通过暗示、导语等让学生的回答来“配合”老师。

后记:通过观察、阅读和思考,我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民主而不是专制、自由而不是管制、闲适而不是一味紧张的课堂心理和氛围。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的、自由的”环境之中,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创造力。

相关链接:http://www.xingyun.org.cn/home.php?mod=space&uid=1661&do=index

猜你喜欢
投机取巧博文博客
小樱桃(12)
第一次挣钱
谁和谁好
人生绝不能投机取巧
投机取巧型庄家做涨停的特征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博客天下
打电话2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