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奇
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浚网络等硬件设施,并拥有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金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
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
作为迄今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史上的最高形态,“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LISC)既是对航运中转模式、加工增值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继承与发展,又在其首要功能及相关环节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具有一系列与以往各代国际航运中心相比极为鲜明的特征:
1.低碳。“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不仅意味着要在港区城市节能环保,绿色海空港口、清洁燃料船队等领域站在世界前列,而且要成为所在区域涉航碳排放资源的交易中心。
2.全球海空港智能网络。当前任何一个海空港,都只不过是全球海港空港及物流资金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立足节点,塑造枢纽”。
3.第四代港口将成为“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港口。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世纪之交提出以“物理空间上分离但是通过公共经营者或管理部门链接”的“组合港”理念。“虚拟组合港”和“海江陆多元直运”方兴未艾。
4.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迈上崭新台阶。“洲际供应链”与“物流集成服务”将大宗矿产、石油能源和制成品最优化配置;“国际航运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港口建设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1、目前我国主要港口处于向第三代港口转型的起步阶段。现在,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已经开始,我国的主要港口也向着这方面努力。
2、很多港口正朝着港城一体化方向发展。
3、我国一些港口顺应发展趋势向着深水港方向发展。航道水深决定了港口的发展规模和所处的地位,通过纽约港、鹿特丹港和新加坡港三代第一大国际商港的兴衰轨迹,可以清楚的看出实现航道深水化发展壮大港口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
4、码头装卸分工专业化和船舶大型化。这是运输体系针对经济发展需要的转变,①港口的功能战略逐步为运输方式的交换点、散货、杂货的集散中心,运输、金融、信息、工业与商业中心、现代物流的集散中心,全程运输中心的贸易后勤基地。②海运成了重要运输途径,载量较小的船舶无力承担远距离运输的成本,船舶大型化和载箱量扩大化成为主要趋势,船舶大型化与航道深水化和码头专业化同步发展。
5、货物吞吐量和相关服务产业未能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着力推进五大港口群的发展,而港口发展的硬指标之一就是货物吞吐量,2010年全国海港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约为48亿吨,其中超过亿吨的港口有11个,上海港更是四年蝉联世界第一,但是遗憾的是,港口地区如何构建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大力拓展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却停滞不前,反过来阻碍了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的简要分析
近一段时间,我国港口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有些港口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软件环境建设上却明显不足,以伦敦港威力,货物吞吐量排在世界100名之外,但却是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他的航运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传播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交易等上游产业,伦敦从事航运服务的人员由14000多人,全球大型船舶建造与买卖租赁的融资业务主要集中在伦敦,各类保险机构每年的航运保险业务收益超过3亿美元,由伦敦海事仲裁机构受理的各类航运案件占全球海事仲裁案件总数的90以上,全球半数以上的船舶交易在伦敦进行,交易总额高达340多亿美元。此外,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等世界主要航运机构总部集中在伦敦。而对比中国的上海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种子啊码头装卸、货物运输、代理业务和劳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领域,缺乏国际航运中心所必须具备的高层次现代航运服务业。而现代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产业。
简述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原因
1、国内海事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气候和环境欠缺。世界知名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都与政府为其创造良好的支持保障体系分不开。政府应该提供高效的口岸服务环境、完善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的外汇政策、优惠的船舶登记制度和方便的报关退税政策。
2、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功能要素不全,难以支撑市场需求。上游产业服务功能的缺乏,导致难以满足国际航运市场对现代航运服务的基本需求。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海运辅助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相对分散,航运服务附加值较低;知识密集型的航运服务缺乏,尚未形成有效的航运交易市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交易、航运咨询、公估公证等方面的航运相关服务发展缓慢,世界上的国际海运组织有4万多个,但总部设在中国的没有几个,国际性海运组织在中国的活动基本空白。
3、货物贸易与运输服务贸易发展脱节。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运输量约占世界海运总量的1/5,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存在严重的服务贸易逆差。2005年逆差达到130亿美元,这反映出中国货物贸易与运输服务业贸易发展脱节十分严重。运输业处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的核心层,运输服务业的落后,必将影响到服务体系的辅助层和支持层的发展,
4、高层次人才缺乏。除了上述相关领域外,在港口规划、航运代理、现代物流等领域同样存在相关问题。
广州港的相关情况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充分发挥粤港两地港口资源优势,重点是以深圳和广州港为主,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
特点: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珠江三角洲为我国最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珠江三角洲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系。珠江三角洲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早形成了思想意识和经济体制的优势。
广东航运业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港航发展历史悠久,是国内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拥有全国二十个规划枢纽港中的五个,2010年全省运力已突破1000万载重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3亿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对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的特色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最具进取型竞争力的港口——广州港
在中国港口排名中,广州港名列第五名。十三项指标中,广州港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两项指标排名第三,三项指标排名第四,两项指标排名第五,两项指标排名第六,两项指标排名倒数三位。尽管珠三角第一的位置被深圳港取代,广州港处于上挤下压得的位置,但该港并没有畏葸不前。航线数和船舶靠泊艘次的优势弥补了港口其他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广州港港口的投资额相对较少,保持货物吞吐量的竞争优势使其差异化的结果。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意义
1、 促进广东省经济转型发展。充分依托优良的港航条件和丰富的港航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使现代航运服务业成为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和龙头产业,并进一步与先进制造业形成互动发展局面,不仅有利于突出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而且将衍生大量相关的新兴产业,带来强大的乘数效应,既是广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广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提升航运软实力。当前,世界主要港口城市都把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作为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延伸港口服务功能、拓展港口发展空间、提升港航产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广东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较低,与广东作为航运大省的身份很不相称。因此,亟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拓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优化航运服务业结构,强化航运服务功能,实现港口航运业的转型升级。
3、 促进粤港澳现代航运服务合作。目前,香港在航运服务功能上已呈现高端化趋势,其航运服务结构已经与内地形成一定的梯度发展态势,粤港澳航运互补性较强,航运合作的空间很大。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必须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与港澳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推动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功能向广东延伸和辐射。现状及存在问题
挑战和机遇并存
1、差距依然存在。广东省现代航运服务业多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产业链,附加值高的中、上游产业则尚未发达甚至有的尚属空白。总体而言,广东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程度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竞争力不强,与国外现代航运服务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硬实力建设方面,支撑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不扎实,航运要素集聚度不高,航运服务业仍不发达,航运、港口大而不强,运营效率不高,口岸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航运服务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现代航运服务的功能不健全,不管是货物中转、加工增值还是资源配置等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广东跟伦敦、新加坡等国外现代航运服务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二是在软实力方面,广东省在行业管理体制和理念、行业发展规划、航运政策、法律制度、航运教育与科研、航运技术、航运人才等方面也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甚至跟国内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等地也存在不少差距。
2、 主要问题是:(1)对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政府重视不够。(2)缺乏有效的战略平台,规划引导不到位。(3)现代航运服务业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特色不突出。(4)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群、航运要素与航运资源集聚有待加强。(5)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所需的政策、法律环境有待改善。(6)口岸管理、港航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7)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综合性人才缺少。(8)粤港澳现代航运服务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3、州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1)世界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2)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调整;(3)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4)国务院《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广州港发展世界级强港的几点建议
1、借鉴伦敦港发展经验。20世纪40年代,伦敦采取港区分离的迷失,将港口硬件设施外移,而选择在原地大力拓展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这些领域如今已经用于数千家规模企业,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航运服务业的世界品牌。这个相对完善的航运服务集聚区,能够有效减少产业内部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区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写作,可以出发员工之间的竞争压力与知识交流,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相比之下,广州港在航运服务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当务之急是发展与港区相关配套的航运金融、航运海事、船舶交易等航运服务业。
2、争取政策扶持,全面启动并倾全市之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要按照《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当仁不让,把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和国家实施南海战略的重要基地,为广州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域航运资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奠定战略平台和战略空间。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积极发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争取中央支持,将香港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自由港政策延伸到广东(可先在南沙、前海、横琴等区域进行试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平台。要在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发展规律,重点选择几个中、高端现代航运服务领域优先发展,建议“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交易、船舶注册登记、航运总部经济;临港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期货交易;航运教育与培训服务,建设全国性国际海员市场、国际海员劳务输出基地;邮轮经济和滨海休闲旅游服务业;航运信息、航运技术、海事法律和仲裁服务。形成相互支撑、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群。
3、科学规划并于广东努力建设若干个现代航运服务特色功能。建立规范的航运市场、物流市场、航运金融市场、船舶交易与租赁市场、航运人才与劳务市场,着力打造广东省现代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中心,成为国际航运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汇聚地和配置地,争取于2020年将珠三角建成航运服务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突出、航运服务市场环境优良,具有亚太航运服务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航运服务中心。
4、建议编制《广州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按照“一核两翼”进行区域布局来布局广州现代航运服务业。在珠三角地区建设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支点的珠江口航运服务集聚区,把航运服务集聚区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先行区域,进行航运服务贸易开放政策试点,形成广东省现代航运服务业核心区或中心区。依托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功能整合和提升,以航运服务业为龙头,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集聚功能,成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成为航运企业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集聚中心、口岸服务中心。要在航运服务集聚区内建设一所现代航运服务交易中心,搭建现代航运交易服务平台。
5、重视现代航运服务集群建设。具体是:着力推动现代港口物流上新平台,打造亚太现代物流中心;优先发展航运金融业,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大力发展船舶交易,打造华南船舶交易中心;大力发展船员市场,打造华南船员教育培训和劳务输出基地;大力发展海事法律服务,打造华南海事法律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国际邮轮、游艇等海洋休闲旅游业,打造国际邮轮、游艇旅游基地;大力发展船舶注册业,打造华南船舶注册中心;大力发展船舶维修、船舶供应业,打造船舶供应保障基地。
6、整合港口资源,加强软实力建设。加快研究出台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全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监管环境、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1)航运产业政策方面。在现代航运服务聚集区内确立航运经纪人的地位,推进无船承运人责任互保,加强对无船承运人市场的监管;在航运服务集群区域内进行船舶注册、船员劳务注册改革试点,享受特定的政策便利与利益优惠。
(2)财税政策方面。完善财政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财政资助制度,设立政府专项基金用于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现代航运服务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对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事务平台建设提供财政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国内大型港航企业区域总部落户,对注册在广州的航运企业、对跨国航运企业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出台促进港航总部经济发展的专项措施,着力培育港航龙头企业,建立港航企业贷款政策性担保机制和财政贴息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港航企业上市融资,对航运服务聚集区内的航运企业、金融机构、保险企业等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设立政府专项基金用于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航运服务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
(3)金融扶持政策方面。要积极支持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开展航运金融、保险业务,支持设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航运发展基金,支持保险基金、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证券基金等向航运服务业投资。在航运服务聚集区内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跨境结算;利用南沙港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争取离岸金融试点。
(4)投资审批政策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制订专门的项目审批制度和程序,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简化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等。
(5)口岸管理政策方面。要增强口岸服务功能,实行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报关企业、货代船代企业于一体的“一门式服务”,实现“大通关”、“港站一体化”、“全程一口价”。
(6)推进穗港现代航运服务业紧密合作。香港航运服务业门类比较齐全,是亚洲区域内船舶登记、航运融资、航运保险、海事法律、海事仲裁、航运管理、航运经纪服务的中心,目前香港正在全力打造航运高端服务业,迫切需要拓展外部空间来输出服务,提升层次和活力。广州要充分利用好香港因素,大力推进穗港现代航运服务业紧密合作。
7、加快培养高层次航运人才,构筑专业人才高地。广州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大量“航运高端复合型实用人才”,即在国际航运政策、航运经营管理、航运经济、航运金融、海上保险、海事法律、航运市场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人才。为此,一是要加快航运人才培养,建议尽快在广州建设一所海事大学,作为航运人才聚集和培养的平台加强航运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加强航运职业教育和培训争取建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二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