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道手 最后上墙吹一口 康县大堡镇李家山原生造纸技术

2012-04-29 00:44孟小为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4期
关键词:滑水康县构树

孟小为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大堡镇李家山地处山坳腹地,四周山峰如莲花状,境内竹茂林密,构树遍及山林。构树主要生长在海拔1600~2200米左右的山区,是一种再生性极强的落叶乔木,越是砍伐生长愈加旺盛,枝桠发的越多。其树皮呈棕红色或灰褐色,撕开纤维呈绒状,具有吸潮性强、韧性大、纤维长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造纸原料。

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家山人就是利用他们所拥有的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采用从祖辈流传下来的最原生的造纸技术,生产出构皮纸,成为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构树皮造纸工艺流程技术没有文字记述,用李家山工匠们的话说:要经过“七十二道手,最后上墙吹一口”。笔者通过对李家山手工造纸制作过程的跟踪调查、现场观摩,认为大堡镇李家山村的造纸工序与明朝《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相吻合。这七十二道工序大致可包括:

采料:造好纸要加竹穰原料,早先竹穰取自当年生的竹子,现在由于原材料的紧缺已不再采用,目前造纸采用的主要原料就是构树皮。每年四、五月间是采集构树皮的黄金季节。清明节前后,人们便上山砍伐生长了两年的构树干,拿回家后剥下构树主干或枝干的皮,梳理扎成一小捆一把,就完成了毛料采集。

晒料:将采剥梳理扎捆后的构树皮挂在场院内外让太阳曝晒,以防构树皮发霉变质,待晒干后放置在避雨、通风、阴凉处保存以备造纸之用。

浸泡:浸泡又称浸料,将晒干扎成小捆的构树皮,置于沟溪之中或者置于盆槽之内,让清澈的泉水浸泡直至构树皮完全发软为止,再按等级(长短、薄厚等)分开,重新扎成捆;浸泡的时间长短因原料的粗细不同而异,平均时间大约在二三十天左右;浸泡的目的是软化原料并将其中的可溶性树脂除去,为制造良好的纸浆打基础。

拌灰:将浸泡好的构树皮从水中取出后,为了使构树皮树脂进一步去除碱化,要均匀地在构树皮上拌生石灰(或草木灰),草木灰可先用竹筛过筛,去掉火炭及其他杂物,然后将泡软了的构树皮置于其中,让火灰均匀地附着在构树皮上(火灰的质量与所烧木柴有关,木柴质地越好,火灰的碱性就越强),使构树皮得到充分地碱化(火灰的碱性越强,纸就越白);构树皮和草木灰的比例大约为1:1,工匠介绍草木灰一定要用大黑桃木烧成的细灰,这样抄出来的纸较白。

蒸煮:蒸煮是将碱化后的构树皮放入窑锅(封闭窑式灶台)在高温下蒸煮,籽粘连在纤维之间的果胶、木素等除掉,使纤维松软。每窑锅蒸煮构树皮料约1000公斤以上,堆好料用麦草在四周覆盖严实,再用黄胶泥密封,以保持温度不要散失,发挥最大能量;蒸煮的时间一般在15天左右,具体蒸煮的时间与生石灰(或草木灰)的碱性有关,碱性强则用时短,碱性弱则用时长,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构树皮透了就行。

去壳:将煮好的构树皮先粗洗洗干净,再放置石条上用槌击打,这样粗树皮壳退掉大部分,接下来用脚踩揉数遍,最后用手一点一点捡去剩余渣滓。

洗涤:去壳后,再次将毛料构树皮挑到溪流之中,再次洗涤,让清水将附着在构树皮上的石灰渣冲走,同时用辅助工具将一些杂质及硬物清洗干净,直到没有一点杂质,这时洗涤好的构树皮一把一把就像粗毛线似的称为“穰”。

打碓:将清洗干净了的穰置于碓上,用碓反复捶打,一人踩碓,一人折叠翻转,捶打成两三毫米厚片状,再折叠成十公分宽的长条,为下一道工序做铺垫准备。

切穰:将捶打成厚纸状的穰放在长条凳上,用穰刀切成碎片。

打穰:将切好的穰置于石槽,加水反复捣炼,使浆料中的纤维能够交织成具有经纬交错的纸浆。打穰是人工造纸操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纸的质量。

晒白:就是把打穰好的本色纸浆(灰白、浅黄到棕色不等)通过日晒变为白色纸浆。传统的晒白法是把洗净的浆料放在日光下,直接利用目光照射约达2~3个月的时间,直到纸浆颜色变白为止。

淘穰:将打好的穰置于穰担(白布做成,起过滤作用)里反复淘洗,清除杂质,穰料变成糊状。

打抄:将糊状的穰料置于放有清水的石槽中,搅拌均匀后用大格栅罩住并用石块压住缓慢沉入清水水槽底。

入“药”:抄纸前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滑水”或“滑汁”。“滑水”是从新鲜植物根叶中提取的黏滑溶解汁液,它滑而不粘。抄纸前加进适当的滑水,能使纤维均匀悬浮,而不发生絮聚沉淀,使湿纸页成叠,压榨脱水后,仍能相互揭开,也是一种纸张分离剂。调研时由于涉及造纸工艺人的个人经验,主人未曾更多地透露他的滑水如何详细配料,但还是说了能够做滑水的植物有岩杉树根、猕猴桃藤、滑树、糯叶等,这些根叶捣炼后的汁液,一经处理,滑润、透明、无味。现在由于有些植物禁止采伐,当地人试图用其他来代替,但效果差一点。

抄纸:又称捞纸或入帘,先把纸浆加水放在抄纸槽内,使纸浆纤维悬浮在水中,然后把竹帘从抄纸槽中抬起,让纸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上,捞纸张的薄厚、均匀主要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重,纸又会太厚。

计数:抄纸的数量多少需要记录,他们采用十进制的十个档,用木板上十个刻度并拨动两个小石子来计数。两个石子置于一档开始,其一石子先到十返回原位,另一石子进一档(格)就是十张,到一百张两石子又回原位,每一百张纸就在边上加一片小榛叶作记,准确无误。

榨纸:是利用杠杆原理,把湿纸多余水分挤压出去。当抄造的湿纸累积到数千张时,利用压榨设施施加适当的压力,使纸内的水分缓慢地流出,压榨时不可加力过猛,否则湿纸整个撕裂,这些更多的是取决于手艺人的手分(经验)。由于在水槽里加上了滑药,所以纸张再给压力,每一张也能分离,不粘连。

扫纸:这项工作由妇女来完成,把压干水分后的纸张一张张地分离开来,用扫帚扫在屋子的墙面上;扫的时候要吹一口气使其快速附着墙面,防止滑落撕毁,也就有了“七十二道手,最后上墙吹一口”之说法。

揭纸:纸晒干后,先用手撕一个角,然后就用很光滑的揭纸木刀轻轻地揭下整张的纸;纸揭下后,一张一张撕开,堆叠成100张打捆,至此就算一个流程结束。

构树皮纸具有耐久性,寿命长,防虫蛀,韧性强,吸水性好,透气柔韧性好的特性。由于构树皮本身有消毒杀毒的药性,乡村医生多用此种纸包扎跌打损伤,而且造纸后的废水依然干净,没有污染。

李家山人的造纸历史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述,清代康熙末年造纸技艺就已传到这里。1936年编纂的《康县新志》记载,当时全县造纸年产量达到7000~8000担,收入达40多万银元。到了1948年,全县纸农达6000多户,年造纸2.5万担。当时制造的手工纸销路很广,形成了以康县为中心,辐射到西和、礼县、成县、徽县、天水等地,再分转至陇西、陇东、兰州,远达青海、宁夏等处。

(责任编辑:文丹)

猜你喜欢
滑水康县构树
多彩滑水道
多彩滑水道
黄钟乐·西安诗友资助康县贫困学生感赋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坏与美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挂牌
浅析滑水运动基础训练技术控制要点①
“构树+”的致富路
浅析甘肃省康县周家坡铜矿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