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巧玲
摘要:干部激励是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对这一问题高度关注,他注重分析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对干部进行授权激励、学习激励、考核激励、情感激励及物质激励,这五种激励方法可以满足干部的多方面需求,从而大大调动起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毛泽东的干部激励思想对当今干部激励颇有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干部激励;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4-0025-04
干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当前全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等诸多问题,因而如何有效激励干部已成为全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毛泽东十分重视干部激励,并注重分析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对干部进行授权激励、学习激励、考核激励、情感激励及物质激励。毛泽东的干部激励思想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高度重视对干部的激励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干部的作用以及对干部的激励。
毛泽东多次强调干部的重要性。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我们的革命依靠干部,正像斯大林所说的话:‘干部决定一切。”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作用是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向广大人民传播政治方向,从而教育人民,发动组织人民。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干部在发动群众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1945年11月,在部署以锦州地区为战略枢纽的工作时,毛泽东就指出“望迅即派大批干部并有得力领导同志去朝阳建立领导中心,将干部分配于朝阳、凌源、阜新、绥中、兴城、锦西、锦州、义州各县,其任务为发动民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强调干部的作用。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希望在此次会议上通过一个土地改革法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后付之实施,首先使十余万正在准备进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干部早日学习这个法案,以便在今年秋后大约有一万万农业人口的地区能够顺利地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工作。”1956年1月,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同时,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正因为干部在革命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毛泽东十分注重对干部的激励,他认为干部积极性高是中国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指出“第一阶段是党的幼年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和中期,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党员群众和党的干部的革命积极性是非常之高的,因此获得了第一次大革命的胜利。”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与此同时,毛泽东对“发挥积极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地界定,指出“所谓发挥积极性,必须具体地表现在领导机关、干部和党员的创造能力,负责精神,工作的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以及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
二、注重分析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这是有效激励的前提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阶段。毛泽东都非常重视对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励干部。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党外存在着很多的人材,共产党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去掉孤傲习气,善于和非党干部共事,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用热烈的同志的态度对待他们,把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到抗日和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1942年1月,毛泽东在批评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错误时指出“在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关系上,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关系上,在本军干部与友军干部的关系上,在老干部与新干部的关系上,不注意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而是一个轻视一个,甚至一个欺负一个。在这里。没有加重外来干部、军队干部、本军干部及老干部的责任,而对本地干部、地方干部、友军干部及新干部则没有多加原谅。多加帮助,以期团结他们提拔他们,在斗争过程中克服各种弱点。”同年4月,根据对整风运动的态度,毛泽东把干部分为三类:积极热心而又正确的、平常的、落后的。第一类表现积极、热忱;第二类也热心,也搞,但和平常差不多;第三类比较而言更差,所以叫做落后的。毛泽东指出“这些人我们不能平均看待。在干部中间实行平均主义是不好的,平均主义是使积极分子、平常分子向落后分子看齐。我们要使落后分子、平常分子向积极前进分子看齐。要使落后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比较差的、不正确的同志向正确的积极的同志看齐,使平常状态的同志向积极的同志看齐。没有这样的引导,使积极的和落后的混同在一起,对积极的没有鼓励,和落后分子一样看待,这是错误的。……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态度,号召所有的人向积极分子看齐。”
1943年1月,毛泽东在“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一文指出,“延安以外陕甘宁边区各地党、政、军、民干部今年仍是整风学习”,同时强调指出“整风。主要是整高级干部……;其次是中级干部,每一根据地有数百至数千人;再次才是下级干部。”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党内有几部分干部,平时感觉对他们不很公平,我们对这几部分同志要特别注意。”其中包括以下八类干部:理论工作者;知识分子;在沦陷区、国民党区工作的同志;本地干部、本地军事干部;经济工作和后勤工作干部;民运工作干部,工、青、妇干部;抗战时期入党的干部:党外干部。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多次提到六级干部。1960年3月,针对当时存在的“共产风”,毛泽东提出“年年要整风,一年要开两次六级干部大会。”这六级干部指的是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这是根据级别不同而进行的分类,它有利于对干部的工作及激励有效展开。1961年,毛泽东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就要以身作则教育干部,教育省一级、地一级、县一级干部,首先要教育这三级干部。这三级干部教育好了,他们就
会回去教育公社一级、大队一级、小队一级干部。”
三、毛泽东激励干部的主要方法
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毛泽东于1938年10月提出爱护干部的五种方法:指导干部、提高干部、检查干部的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干部的态度以及照顾干部的困难。这五种方法分属五个不同的激励层面,是毛泽东干部激励思想的集中体现。
1、授权激励——指导干部
授权激励就是授予下级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制定决策的权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毛泽东非常擅长于授权激励,他对授权激励有很好的阐释,即“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这里显然有二层含意,第一是让干部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第二就是要“适时地给以指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干部的创造性。
毛泽东认为上级的工作是制定任务,而具体完成任务的方法则应当授权由下级去决定,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1945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指出:“我们的军队在遭受极端物质困难的目前状况之下,在分散作战的目前状况之下,切不可将一切物质供给责任都由上面领导机关负起来,这样既束缚了下面广大人员的手足,而又不可能满足下面的要求。应该说:同志们,大家动手,克服困难吧。只要上面善于提出任务,放手让下面自力更生,问题就解决了,而且能够更加完善地解决它。如果上面不去这样作,而把一切事实上担负不起来的担子老是由自己担起来,不敢放手让下面去做,不去发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虽然上面费尽了气力,结果将是上下交困,在目前条件下永远也不能解决问题。几年来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45年4月9日,毛泽东在给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来电的回复中指出:“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放手将解决问题的责任交给各分区,交给广大群众。你们上面领导同志只总其大纲,给予号召、指导、检查和调剂,实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切不可将一切重担都由上面负起来,致使下面都望着你们要吃、要穿、要办法,你们虽忙甚急甚,也不能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充分授权,才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就会束缚下面的手足,造成上下交困的窘境。因而毛泽东一再强调给干部授权,1944年6月,他指出“我们应放手使用各种各样干部去进行各种各样工作。”
2、学习激励——提高干部
毛泽东十分注重对干部理论知识的培养及能力的提高,提出要提高干部,“这就是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
毛泽东时刻关注干部的需求,1939年5月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我们的干部要使工作做得好,就要多懂一点,单靠过去懂的一点还不够,那只是一知半解,工作虽然可以做,但是要把工作做得比较好,那就不行,要工作做得好,一定要增加他们的知识。无论党、政、军、民、学的干部,都要增加知识,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既然学习是干部的迫切需要,根据激励理论,满足需要的过程其实就是激励的过程。如何满足干部的学习需要,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一是强调干部在职学习,1939年3月,毛泽东指出“在职干部的学习是重要的,应使之成为运动(在不妨碍工作与战斗下),应有管理学习的机关与办法,在比较安定的机关中应实行两小时学习制。中央已设立干部教育部,后方的经验亦可供给前方。”二是倡导干部进行团队学习,毛泽东指出“现在在职干部教育的学习运动,是包括党、政、军、民、学的,民众团体中的工作干部和学校里的工作干部都在内。我们的会开了之后,大家都要努力,互相帮助,把从前有书只管自己读不给人家读的作风改正过来,今后要互相帮助学习,互相做先生,互相做学生,做同学。”三是使学习制度化,1939年5月,毛泽东指出“现在中央设了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同志们不仅看看书就算了,而且要有组织地学习。全国各级党部,边区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都须设立这样的机关,建立这样的制度,来领导并进行学习。在军队里也是一样,要设立教育部,建立起学习制度。这样的学习制度,中央要在全国推广,只要共产党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动起来,造成一个学习的热潮。”
3、考核激励——督促干部
检查工作是毛泽东所采用的考核激励的方法。毛泽东在论述爱护干部的办法时指出“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毛泽东讲的这种方法就是考核激励,即检查干部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而检查,其目的在于“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毛泽东认为“领导上抓得紧,检查严,对于完成任务是有决定作用的。”但在困难环境中,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干部要区别对待,“有确实不负责因而不能完成任务者,当然应当加以指责与处分;有因客观困难或能力关系而不能完成任务者,就不应当加以打击。要确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时的教训,当时因客观困难不能完成任务的干部,很多受了打击而感觉无出路。现在困难增加,要强调干部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在此,毛泽东把不能完成任务的干部分为三类,一是态度不端正的,二是能力缺乏的,三是因客观原因的。在三类中,只有对第一类采取“指责与处分”的负激励的方式。毛泽东的这种思想,就把考核激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毛泽东以为只有授权而没有相应的检查,等到犯了严重的错误才加以注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对干部个人而言,这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对革命和建设事业而言则会造成极大损失。1940年10月,毛泽东在“防止执行政策时犯‘左倾错误”一文中就列举了这样的案例。“由于没有使中下级干部彻底了解,由于上级没有事先预防与及时检查,致使许多地方犯有极左错误,主要是在土地政策,劳动政策,财政政策,锄奸政策,对待知识分子政策,对待俘虏政策,对待国民党人员政策,以及我之政权组织上表现过左。其结果是缩小了我之社会基础,引起中间势力害怕,给日寇、汪逆与顽固派以争夺群众团聚反动力量的机会。待错误形成再去纠正,已使我们受到极大损失。”所以毛泽东要求叶挺、项英等人“你们必须预防下级执行政策时犯过左错误,你们必须懂得‘左倾错误是当前主要危险,必须及时检查下级工作,纠正过左行动,否则在敌人与顽固派的夹攻中要取得我党我军发展与巩固的伟大胜利,要长期坚持根据地,是不可能的。”
除了上级的考核检查之外,毛泽东还倡导个体进行自查,指出“我们要提倡主动性,经常检查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决议,把自己做的工作加以分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有
了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办好事。”
4、情感激励——对于犯错误的干部态度
对于犯错误的干部,毛泽东主张区别对待,倡导情感激励,“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只有对犯了严重错误而又不接受指导的人们,才应当采取斗争的方法。在这里,耐心是必要的:轻易地给人们戴上‘机会主义的大帽子,轻易地采用‘开展斗争的方法,是不对的。”
1946年3月,为了纠正当时在工业与工运问题上存在的过左偏向。毛泽东在“关于工业与工运问题的方针”中指出“在纠正偏向时,须着重于干部思想上打通,不要着重于犯错误的责任,对于他们领导群众艰苦奋斗,还须给以勉励与安慰,以便好好地将‘左倾偏向纠正过来,而不是泼冷水。”同年4月,毛泽东在“纠正群众工作中错误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只要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当我们纠正‘左的错误,即纠正干部及群众对于中农、富农及中小地主的过火行动时,应当用极大的善意与热忱去说服他们,使他们在自觉与高兴的基础之上纠正他们的错误,想出补救的办法,绝对不可泼冷水,绝对不可使他们感觉受了挫折。”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毛泽东对犯错误干部的关爱,即既要使他们纠正错误,又不能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毛泽东认为对于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治病救人是说,为了救人而去治病。人本来是好人,但病菌进去了,得了病,就请医生看一看,吃点药,治好了。要救人不治病不行,要治病不救人也不行,无论偏向哪一方面都不好,都应该改正。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我们要把同志看成兄弟姊妹一样,从这里能得到安慰,疲劳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休息,问长问短,亲切得很。”毛泽东指出应当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改正错误,他说“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有人说要看他们改不改。我说单是看还不行,还要帮助他们改。这就是说,一要看,二要帮。人是要帮助的,没有犯错误的人要帮助,犯了错误的人更要帮助。人大概是没有不犯错误的,多多少少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帮助。只看,是消极的,要设立各种条件帮助他改。”
不过,对于犯有严重错误而又不接受指导的干部则另当别论,1947年7月,毛泽东指出“坚决克服一些干部中偏向地主富农的情绪。犯了错误的干部,多数可以教育好,少数教育不好的清除出去,有利无害。”
5、物质激励——照顾干部的困难
毛泽东非常注重干部的物质需求,指出“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项困难问题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
1941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毛泽东就指出“实行俸以养廉原则,保障一切公务人员及其家属必需的物质生活及充分的文化娱乐生活。”1942年3月,毛泽东对非党干部的生活及健康给予极大的关注,指出“在各抗日根据地内,在党的组织部或管理干部的部门内,设置管理非党干部的专门机关,担负对党外干部的接洽、登记、了解及照顾的责任。在党的各级保护健康委员会内,设置党外干部科,管理党外干部的保健工作。”
以上五种激励方法,涉及到干部需求的各个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级向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毛泽东激励思想中的物质激励——照顾干部的困难,既关注到干部维持生存的生理需求,又关注到干部疾病与健康的安全需求。而考核激励——督促干部、情感激励——对于犯错误干部的态度,则既可以满足干部的社交需求,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授权激励——指导干部、学习激励——提高干部则有助于满足干部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样就可大大调动起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毛泽东干部激励思想的当代价值
虽然毛泽东所处时代的环境与今天迥异,但是毛泽东的干部激励思想对于当今的干部激励仍颇有启迪。
第一,授权激励尤为重要。与毛泽东所处时代相比,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干部的授权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则上级领导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全部问题;二是干部的受教育程度比毛泽东时代大有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相对提高;三是突发事件频仍。所以充分给干部授权,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分析相关问题并且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学习激励相当迫切。与毛泽东时代不同,我们今天处于知识经济时期,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知识的保鲜期愈来愈短。学习能力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为干部及组织的共同需求,因而应当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条件,通过学习激发出干部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必然会大大推进对干部的学习激励。
第三,强化考核激励。考核激励是毛泽东激励干部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天的价值在于,毛泽东既注重结果,也重视过程。毛泽东的考核激励强调检查干部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因而毛泽东的考核激励既可以及时纠正偏差,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第四,情感激励及物质激励必不可少。情感激励及物质激励是激励的基本方法,是每一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不过毛泽东在这两类激励中却有过人之处。如毛泽东认为对犯错误的干部,应当用极大的善意与热忱去说服他们,使他们在自觉与高兴的基础上纠正错误,这样既可以纠正干部的错误,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如毛泽东主张对干部在疾病、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都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这些激励思想与方法,必然能大大增强干部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刘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