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微企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需求。而北京地区是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企业和文化小企业的聚集地,北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有不少特色。
为此,《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北京银监局于3月23日共同举办了“2012年北京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研讨会”。这是银监会发起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此次会议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银监会提出的有关工作要求,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就特定题目组织的一个专项活动。
本次研讨会以“北京地区小微企业特点如何与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到融合、小微企业各个发展阶段银行如何提供特服务以及各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机制建设”三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人员包括来自北京银监局、多家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北京银监局局长楼文龙、本刊主编王松奇、银监会二部副巡视员张金萍作主旨发言,北京银监局副局长向世文和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共同主持。本期特发表他们的发言摘要,编排以主题顺序及发言顺序为例,以飨读者。
向世文
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需求,也是银监部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政府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日前,银监会印发《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提出了支持小微企业更为具体的差异化监管和激励政策。其中,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不设定同一标准,以及严格限制银行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规定格外引人关注。
在此背景下,北京银监局召开“北京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三个主题展开:第一,北京地区小微企业特点如何与银行做到融合;第二,小微企业各个发展阶段银行如何提供特色服务;第三,各个银行交流一下经验。
(作者系北京银监局副局长)
史建平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些年越来越热,上至中央领导下至社会各个部门、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尤其是去年由于银根紧张,小微企业的金融问题尤其突出。似乎整个社会舆论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的矛头指向银行体系。实际上我们的银行体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我想中国的小微企业金融问题可能不光是银行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银行体系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尽管银行是资金的主要供给主体,但是银行是商业性质的,有钱赚肯定会做。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当然资金紧张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社会化进程,小微企业在中国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都对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北京银监局这次搞的宣传月活动非常好,如果能够同时呼吁整个社会、相关部门更加关注我们的小微企业就更好了。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楼文龙: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社会大众要超越金融,研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
小微企业的战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定阶段的重要战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金融危机、更好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小微企业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小微企业的问题不是银行业单方面的问题,我们要从社会管理、财政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积累等多方面分析,要凝聚各方智慧,让各种支持政策相互作用,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
小微企业融资来源渠道也应该多样化。我认为,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至少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企业的自有资本投入;二是政府的“瞪羚计划”等财政政策支持;三是风险投资机构进入;四是银行的信贷支持。
民营个体要立足市场看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需要银行业的大力支持,但是小微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为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微企业信贷不是政策扶贫,也不是“一竿子买卖”,而是市场交易主体供需的有机结合,从长远来看应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开展,避免形成新一轮对金融企业有威胁的风险。小微企业更应该提升自身素质,如提高财务透明度,不断积累信用记录,努力提高自身经营状况。小微企业发展也要“量力而行”,在初创期、成长期还要结合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自食其力”,尊重成长和成熟期的固有规律和要求,为社会各方的支持和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银行要跳出考核指标,尽社会责任
北京地区小微企业有30万家左右,其中80%左右已有银行授信,大部分生存发展状况都很好。北京市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分别占全市企业总量的56.6%、68.2%和62.3%;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总量的72.6%;申请专利数、获得专利数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7.8 %和58.2%。辖内各银行按照国家的宏观政策、专业导向和银行业监管的要求,按照市场规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想今后还要继续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努力尽好社会责任,一是明确发展战略,调整信贷结构;二是缩短审批时间、梳理审批手续;三是灵活评估抵质押物,开展符合小微企业特色的担保;四是科学制定定价策略,合理确定盈利目标,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五是创新和调整考核激励措施,制定差异化的不良容忍度指标。
监管要探索创新,促进金融服务
我们基层监管部门和各处室监管员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宏观政策、国家战略探索差异化监管措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对监管员提出了挑战,对于不良贷款增加、成本提高、服务投诉等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要反思如何进行差异化的监管。对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社会提倡的主题,我们要提高容忍度,同时加大对新兴行业、新业务的探索和调研。监管措施要与时俱进,把监管与服务更好地体现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更好地体现在贯彻“稳中求进”的过程当中。
有几个具体的监管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第一是小企业金融债问题。募集社会资金来特定地扶持小企业,这是在特定时期的特别方式。按照银监会的文件要求,对小企业金融债计算存贷比时给予优惠,但是拨备计提如何计算,资本充足率如何计算,债务到期后流动性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我们后续要研究的问题。第二是银信合作问题。现在一些信托产品要通过银行投向小微企业,我们要防范这类信托产品的风险转嫁给银行。第三就是民营资金进入金融业问题。银行可以探索在增资扩股时吸纳民营资金,但首先要确定资金是不是企业自有资金。
最后,希望各家银行积极行动起来,在配合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当中去,再接再厉、积极探索,进一步增强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北京银监局局长)
王松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尚福林主席到银监会后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目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我们金融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2011年全国小微企业普遍出现“钱荒”,资金短缺问题非常严重。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政府一直在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首先,从银行系统总体上看,应该说是不缺资金的,关键是怎么制定倾斜性的政策,从制度的角度上做一些设计,让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这是我们所有银行从业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其次,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规模对小微企业有不同的定位,根据小微企业不同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比如当年天津农村合作社搞的信用联合体,企业之间互相担保,分别承担一定的支付责任,激励效果非常明显;民生银行在此基础上又取得了一些进步,更加注重企业上下游的关系,注重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业务结合度。所以说,商业银行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要建立在客户分离调查基础上。
第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前期业务可以外包给一些专业的中介公司,比如说定位于科技企业的商业银行,其对科技企业的技术风险实际上无法判断,对某项技术的生命周期无法做出专业的预测。所以可以把前期的工作外包出去,风险承担责任、前期调查责任以及客户的一些责任都交给中介公司,大家进行利益划分,探讨一种创新模式。中介公司把前期工作做好以后商业银行再决定贷不贷款,什么时候放款,放多少,通过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本身的价值,通过提升它的价值,来建立客户忠诚度。美国的很多银行,都有一个目标,叫“培育创造伟大的企业”,主要是面向小微企业,美国的很多技术都是靠小企业发明出来的。北京的人才多,我们的商业银行也需要进行这样的挖掘,也确认一个培养伟大企业、抚育伟大企业的目标,做不了的可以让中介公司去判断、去挖掘。
第四,现在很多银行想做小微企业贷款,想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人民银行管的太紧,人民银行是规模控制、指标分解,导致商业银行有钱放不出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尤其是基层的分支行在执行时过于严厉。所以现在需要破解这个问题。首先各银行家们要针对这种现状集体发声,尝试着对政策制订及执行产生影响,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发行小微企业特别债券,特别债券不占存贷比,不占经济资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作者系《银行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张金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需做实做细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直以来是一项重大的工作,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政策。小微企业的生存与成长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工程,它涉及到企业本身、市场环境、国家宏观政策的问题,也涉及到银行信贷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小微企业的贷款集中表现为融资难的问题,银监会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特别是尚福林主席非常关心和重视这项工作,他也多次到河南、江苏、上海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要求把这套工作做实做细。对这些工作,银监会一直在努力指导中小银行,促进其转型,促进其差异化、有特色地发展。另外在机制体制建设上也做出了一些引导,包括在贷款上发布一些倾斜性的政策,要求贷款的增量和增速都要高于当年的水平等等。目前整个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水平、认识和能力,都在逐渐的好转,而且也显现出了一定的水平。
而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也在努力开发自己的特色产品,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等,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也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截至2011年,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额是15万亿元,占整个银行业贷款的27%,这也是近几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在银监会的推动下,以及各个银行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所做出的成绩我们应该宣传出去。北京银监局这次提出了宣传月的活动,是把商业银行的成绩宣传出去,把银监会的政策和机制建设深入到广大的企业以及银行里面。通过宣传月的活动,把这几年银行的一些政策、好的银行、好的产品、好的做法宣传出去,同时也要表彰先进,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个长期的工作,不光是一次宣传月的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还是要把这块的工作做实做细,小微企业的特点与银行小微企业服务定位相结合、在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机制建设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希望银行家们能够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行业的特点,把这项工作做精做细。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副巡视员)
主题一:北京地区小微企业特点和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定位如何结合?
北京地区是小微企业的聚集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微企业规模小、风险高的特点加大了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难度,因此结合小微企业特点正确定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严晓燕:北京银行成立以后,首先把市场定位就定到了服务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的,所以北京银行把为小微企业服务当做一个社会责任。同时,在金融机构竞争非常激烈的首都,我觉得我们就得做一些新兴和薄弱的环节,体现地方银行的特色,所以北京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当然,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提供贷款难度较高、风险较大,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这种市场的压力在推动着北京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
北京银行始终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和变革,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号召,对小微企业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项考评,优先投放小微信贷,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力争在未来5年内实现每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均超过200亿元。
同时,积极制定并推出针对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发行方案,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金融债券,有效加大小微金融发展力度。
(作者系北京银行行长)
王金山:服务涉农小微企业是北京农商行的市场定位。从北京农商行的贷款结构来看,贷款总额在1800亿元左右,其中560亿元都是面向涉农小微企业的。
北京地区涉农小微企业特点鲜明
当前,首都地区涉农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主要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是经营规模普遍小。涉农小微企业同质性比较高,多以农民自主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及民俗旅游等为主,往往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是经营波动大,抗风险能力弱。大多数涉农小微企业在市场中处于竞争弱势,且易受经济波动和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存续期较难预料。
三是缺乏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涉农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可用于抵押、质押的固定资产较少的问题,按照银行关于贷款抵押率的有关要求,多数小农产品经营企业抵押品不足值。
四是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涉农小微企业主要实行个人化或家族式管理,公司治理机制普遍不完善,约束性较弱。
五是信用意识不强。与其他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北京地区的涉农小微企业的信用意识相对较弱,金融参与意识较差,特别是在经营中遇到风险后,对于贷款到期偿还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往往存在银行的钱能不还就不还,银行亏损由政府承担的意识,且相互观望情绪较强,一家不还,其他人也跟着不还。
北京农商行在市场定位当中的考虑
针对首都地区涉农小微企业的特点,北京农商行在做市场定位时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第一,跟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趋势,加大优质涉农“龙头”企业深度营销力度,并以其为核心,为客户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做好供应链融资服务,积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
第二,积极研发三农金融产品。积极为京郊农民提供理财产品和中间业务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持续完善我行涉农金融产品体系。
第三,落实支农配套措施,融入区域主流经济。针对各区域不同客户特点及多样化需求,按照“内城做大、城郊做强、农村做优”的总体思路,认真研究相关配套措施,包括指标考核体系、信贷政策、渠道建设、人力及科技资源配置等,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系统化管理,发挥区域优势,融入当地主流经济,实现有特色发展。
(作者系北京农商行行长)
张金良:北京市小微企业呈现产业集中、区域集中、产业链集中的趋势和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包括五项特点,即“五高”特点,即: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高技术、高成长性。
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于一身,产业关联度高,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具有高附加值性的特点,而且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知识产权性,近几年急剧发展,规模化程度日趋提高。
但科技型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均面临着“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贯彻中国银行总行的坚持以商业银行为核心、多元化服务、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按照“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工作要求,重点围绕北京地区“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特征,扶植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努力将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打造成为反应速度快、金融产品全、服务水平高的市场知名品牌。
(作者系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秦仁文:近年来,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政府部门和监管当局为加快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条件。对于银行来讲,小微企业是稳定、庞大的客户群体,响应政府号召,做好小微企业服务,是银行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从战略高度认识并重视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在小微企业的服务定位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举措。下面就建行成立中关村分行特色机构的相关情况做个简要汇报。
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小微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重要增长点。拥有众多企业的中关村示范园区,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关村地区拥有众多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科技小微企业,聚集了国内众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上万家“专、精、特、新”小微型科技企业,这无疑是银行发展的“蓝海”。
虽然中关村地区内聚集有商业银行、商业投资公司、各种基金会等金融机构,但由于风险投资模式的限制,一些企业融资需求却有时难以满足。快速有效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银行业职责所在,更是自身业务创新、探索银企“双赢”发展的有利时机。
中关村分行定位为全功能分行,较传统组织架构实现了三个“提高”:一是提高服务的灵活便捷性。中关村分行具备信贷审批、项目核准、客户准入、产品创新等权限。二是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中关村分行定位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色分行”,成立科技金融部,配备专业团队服务高新技术金融市场。三是提高产品创新的活跃程度,通过“诚贷通”、“保贷通”、“知贷通”、“订单通”等十余款为中关村小微企业全新打造的信贷产品,满足区域科技、创业、上市等经济活动需求。具体来说,中关村分行主要有以下六大特色:拥有更大自主权限、“科技金融”特色明显、服务更加便捷、产品设计更加灵活、业务创新更加活跃、个人服务更具品质。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
陈进忠:截至2012年2月底,民生银行在北京地区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超6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贷款占比已近30%,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已经成为北京地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知名品牌。在发展的同时,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也保持了较低水平,仅为0.22%。
北京地区小微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行业多、分布散,但每个行业、每个商圈都各具特点,存在很多共性和联系。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做了实地考察,对集中的行业做了产业链深入分析,对行业内代表性的小微企业做了调查研究,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定位在“繁荣首都商圈”上,民生银行在北京地区服务的商圈已经达200多个,总授信额超过400亿元。民生银行在小微金融服务定位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服务三农”,我们主要做了一些服务于北京百姓生活的蔬菜、水产批发市场,获得信贷支持总额近5亿元;其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我们为中关村“一区十一园”内超200家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近10亿元的信贷支持,同时我们还开办了高科技股东个人授信业务,为众多高成长的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再次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我们对导演进行了个人授信,研发了对该类项目的“投资组合+制作班底+播出渠道”的评审规则,大胆尝试了信用类贷款。
民生银行的定位是做小微银行,我总结做好小微企业业务有这样五方面的体会:
第一,转变经营观念是前提。北京金融的特点就是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特点是“做大户,傍大款”,真正让商业银行去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很难的,民生银行在2009年定位于小微企业时,很多分行都表示了担心,怕做不好,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后来民生银行上下统一了思想,使民生的小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创新授信模式是关键。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能像做大企业那样做,不能完全依赖于报表,不能完全依赖于抵押物,对小微企业的方方面面要多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如联保、互保、信用方式等等新模式。
第三,零售业务批发做是个捷径。小微行业的分布比较分散,一户一户的做也非常困难,把零售业务做成批发业务是个捷径。民生银行的做法是围绕“一圈两链”(“一圈”是指商圈,“两链”是指上游和下游两个链条)把零售业务做成批发业务,极大的节省了劳动成本。
第四,改变考核模式。考核模式是个指挥棒,指挥棒指对了方向,基层才会按照领导层的意思去调整信贷结构。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的奖励相当于对公业务的数倍。
第五,做惠及民生的特色产业。在北京做惠及到民生的特色产业,如做农贸市场的批发、蔬菜的批发,做文化产业,围绕中关村做科技小企业等,这些都是惠及民生的特色产业。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
丁锋:北京地区小微企业市场总体呈现“三多一少”的突出特点:总体数量多、商贸流通多、经营规模较大的商户多,金融服务少。
基于对北京小微企业市场的认识,杭州银行坚定了走差异化竞争之路的决心,将市场定位为小企业和微贷业务,具体包括:
战略定位:在分行战略中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作为分行“一体两翼”战略中的重要一翼。
客户定位:做“小企业成长伙伴”。
信贷定位:小微信贷聚焦单户500万元以内、重点发展单户100万元以内的信贷业务。
截至2011年年末,累计投放单户500万元以下贷款38.57亿元、2436户,其中单户100万元以下贷款6.63亿元、1616户,涉及了北京地区的石材、木材、汽配、眼镜、水产、服装等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和外地在京商会,有力支持了北京地区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作者系杭州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刘建军:包商银行进入北京不到一年的时间,结合北京小微企业的特点以及包商银行的自身的发展战略,我们定位于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专注服务“小微”客户群体
北京分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服务对象为资金需求0.3万元~300万元,以1年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截至2012年2月末,累计发放300万元以下微小贷款627笔,金额23420.9万元,平均单笔金额37万元,贷款余额12704万元,不良贷款率为零。单笔最低贷款金额2万元。
明确的目标客户定位
满足城市和城乡结合部从事服务、贸易、生产、运输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微型和小型企业,农牧民、种养殖专业户等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目前北京分行服务的目标群体中,贸易和服务行业客户占比为90%以上。
注重现金流还款能力的客户评价机制
微小企业授信业务要求信贷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判断客户的负债偿还能力,包括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核心是通过现场调查直接获得、整理和分析所需的信息,评判客户基于商业运作形成的财务收益和现金流,而不是依靠客户能否提供银行流水或者是银行流水多少作为评判客户的标准。
真正破除对抵押物的崇拜
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重视第一还款来源,不是以抵押物作为评判客户是否能够获得贷款的标准,抵押、担保仅作为偿还贷款的辅助手段,对于没有抵押物的客户,可提供个人或企业作为保证担保,在已发放的全部贷款中,95%以上贷款无任何抵押物。
适应小微企业资金运用的分期还款技术
按月分期符合小微企业以流动资金需求为主的业务特点,分期还款压力小的特点,而且对于银行来说,还本付息是一种有效监控客户贷款目的、控制信用风险、贷款资金流向,并且通过不断的资金回收,在当期资金规模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作者系包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主题二:银行在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如何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的成长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特点和资金需求差异很大,作为小微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力量,商业银行应该针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制订不同的信贷政策、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务。
严晓燕:新时期,北京市创造性地提出“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从战略高度描绘了首都企业特别是占比高达90%的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围绕首都行动计划,北京银行创新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品牌,全力服务首都小微企业发展。
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打造“科技金融”品牌
围绕北京市全面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北京”战略,北京银行积极参与北京市各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助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园区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点,设计推出“创业种子贷”、“成长营养包”、“发展腾飞宝”三大系列、内含14种科技金融产品套餐。2010年,启动“百家主动授信”业务,为园区113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授信近200亿元。在业内率先推出“软件贷”产品,逐渐成为科技金融创新的开拓者和领先者。截至2011年末,累计支持首都科技型小微企业逾500亿元。
支持文创小微企业,打造“文化金融”品牌
围绕北京市委市政府培育航母级文创企业,建设“人文北京”战略,北京银行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设立10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先后支持拍摄了《非诚勿扰》、《画皮》、《龙门飞甲》等影视节目。2008年以来,北京银行文化创意贷款累计为700多户文化创意小微企业投放资金近300亿元,占北京市场的50%以上,涉及全部九大类文化创意行业的小微企业,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创意支行,培养文化创意专门人才,确立了文化金融的领先优势,成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银行、特色银行。
支持绿色生态经济,打造“绿色金融”品牌
围绕北京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建设“绿色北京”战略,北京银行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的节能减排特色融资模式。早在2004年,北京银行就在业内率先推出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011年4月,与EMCA协会签约,共同搭建节能融资服务平台。9月,创新推出以“未来收益权”为主要担保方式的“节能贷”,荣获“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奖”。截至2011年末,北京银行支持节能服务公司40余户,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00亿元。
(作者系北京银行行长)
易映森:近年来,金融服务缺失已成为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农行北京分行在总行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秉承做首都经济后盾的宗旨,在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面向小微企业积极创新服务模式。
下面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银行自身业务的调整的主题做一下简单的阐述。
小微企业与银行金融服务相结合
北京30余万家小微企业中,具有“轻资产”特征的高科技、文化创意、商贸服务以及产业配套类小微企业数量较多。究其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贷款需求的“短、频、急”特点及其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与银行商业特性的不对称,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普遍缺少实物抵押,且财务不够健全,难以用传统金融手段给予支持。基于上述认识,农行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应坚持全局把握和个性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从创新入手,在制度、产品、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配套,才能实现各类资源向小微企业上的倾斜。
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思考
一般而言,小微企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银行也应提供不同的服务。
小微企业在创业初期风险最大,由于生产经营和发展前景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差距较大。此时的银行金融服务,应以风险投资、担保、风险分担为前提,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
进入成长期的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初步稳定,但仍面临着市场份额提升和生产规模扩张的不确定性。银行应在信贷上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在服务上更加注重与优秀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更加稳定,资金需求急剧上升。银行除了提供信贷的间接融资渠道外,还能够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如私人股权基金、PE服务、企业上市、财务顾问、投行业务、理财业务等。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张金良:2010年12月底中国银行面向中关村园区推出了“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根据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量身定制“创新、科技、供应链、全球化”四大系列金融产品,该系列以融资产品为核心,涵盖国际结算、国内结算、投资银行、保险等金融产品,满足了科技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阶段金融服务需求;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围绕中关村一区十园积极组建了11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分中心,以点带面服务科技型企业;推出了以“投保贷”业务为代表性的综合授信产品,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同时,中国银行于2011年推出投资规模为50亿元的“中银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中关村园区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此外,由中银国际与财政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我国首支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
中国银行跟其他银行的特色差异,首先表现在中行推出了“信贷工厂”这个概念,采取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满足小微企业对资金短、快的需求。其次是中行有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专家库,同时对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有一个专门的容忍度,如果不良贷款率高于容忍度,就停下来寻找问题的根本,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难题,同时优化中行的信贷结构。
(作者系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龚 萍:在北京市30万左右的小微企业中,工行北京分行有结算户23万左右,占到了工行北京分行很大的客户数量。从网点来看,工行北京分行的500多个网点实际上都是在为这些小微企业服务的。而随着大客户理财意识的不断丰富、直接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展,挤压了很大的信贷市场,使得工行北京分行不得不不断加大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工行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有针对性的推出特色金融服务。
针对初创期小微企业推出易融通产品
针对初创期微型企业,我行与阿里巴巴、慧聪网合作,开展“易融通”业务,为阿里巴巴、慧聪网平台上网商微型企业提供10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300万元以内的保证贷款和500万元以内的抵质押贷款,这部分网商企业客户均为微型企业。该产品借助系统可实现贷款申请提交、利率及贷款金额确定的网络化、自动化,直接引入客户,被动营销,方便扩户拓面,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主动引入客户,不需客户经理逐户营销;同时,担保方式等贷款政策灵活,适应微型企业需要。
针对成长期企业推出供应链融资、置业通产品
针对业务快速发展,缺乏足值担保、资金紧张的成长期企业,我行依据其所处的供应链条及贸易背景,推出供应链融资业务。例如,我行依据电视剧行业特征,根据核心企业—电视台应收账款办理的影视通业务,有效解决了电视剧在拍摄初期资金短缺的问题。再如,针对沃尔玛供应商大多为小微企业的特点,借助沃尔玛先进的ERP管理系统,为其办理国内保理业务,有效支持了微型企业的发展。
针对业务逐步扩张,产生购置标准工业厂房需求的小微企业,我行将按揭贷款从住房领域延伸到标准工业厂房。解决企业在成长期,资金紧张,但急需购置厂房扩大生产的融资需求。
针对成熟期企业推出网贷通产品
针对已拥有足值抵押物,处于成熟期、但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小微企业,我行依托先进的网络银行技术以及系统服务平台,推出了网贷通业务。具体是指我行与小企业客户一次性签订小企业循环借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额度和有效期内,客户通过网银自助进行循环借款合同项下提款和还款的贷款业务。这项产品具有“期限灵活、手续便捷、高效自主、保障提款、降低成本、足额授信”的优点,即合同一次签订后一年有效,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网上完成提还款操作,免去往来银行的奔波,省时省力;客户自主通过网上银行操作,借、还款款项实时到账;贷款额度在合同期内随时提款有保障;未使用贷款额度不计息,降低贷款成本,减轻财务压力。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
樊燕明:华夏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北京银监局有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要求,立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定位,以架构布局、信贷政策、融资产品、金融服务为抓手,全面构建小微企业特色服务框架。截至2011年末,华夏银行小微企业纯贷款业务余额近1300亿元;小微企业纯贷款客户突破万户,为全国大部分小企业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
设立了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特色分行
华夏银行全面落实银监会“六项机制”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机制体制创新入手,在总行成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中小企业信贷部(一级部门),同时在各分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地区分部,属于“在行式”专营机构。目前华夏银行基本建立了覆盖全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络。
为响应监管机构要求,进一步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华夏银行已经在小微企业密集的江浙地区打造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分行。特色分行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区域营销优势,明晰分支行的功能定位,分行定位为大中型企业客户的营销平台;支行定位为小微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的营销平台,更好地发挥基层网点的辐射和服务功能。通过集中资源,将本地业务做熟、做专,迅速形成区域特色业务,摸索小微企业特色服务模式。
精简了审批流程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用款“急”的需求,华夏银行针对小微企业业务实行高效精简的标准化审批流程。2009年,华夏银行总行专门开发了有别于大公司业务系统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系统。同时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积极性,华夏银行给予小微企业授信业务一定比例的容忍度。此外,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华夏银行合理制定和调整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指标。
开发了特色产品
华夏银行从小微企业需求出发,为小微企业客户专门打造了“龙舟计划”金融服务品牌,针对企业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推出“创业通舟、展业神舟、卓越龙舟”三大服务体系,包括联保联贷、租金贷等16个系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其中,针对交易市场客户的“商圈贷”;针对品牌加盟商的“连锁按揭贷”等特色产品,让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行业领域、不同需求的小微企业客户都能得到“小、快、灵”式的全面金融服务。
华夏银行还推出了“买断型接力贷”和“卖断型接力贷”,有效缓释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风险。而针对北京“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为指引,华夏银行开发了“文创贷”和“园区贷”等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
为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华夏银行树立了“共同成长”的伙伴意识,将贷前授信调查报告升级为全面金融服务方案,根据每一户小微企业实际需求,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包括资金结算、网上银行、POS、上下游客户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服务方案。
(作者系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丁 锋:杭州银行进入北京发现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片蓝海后,针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不同的服务方案。
初创期科技企业——“成长计划”
对处于初创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或有良好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好的小微科技企业,将其纳入“成长计划”进行培育。在信贷服务上,提供担保融资、小额信用贷款、订单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服务;在其他方面,为其提供新三板上市顾问、私募股权融资顾问等综合服务,为初创期企业创造有利环境,打好坚实基础。
成长期科技企业——“起飞计划”
对处于产品已被市场充分认可,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成长期科技型企业,中关村支行将其纳入“起飞计划”进行培育。对该类企业除提供“成长计划”相关金融服务外,在信贷业务上,提供股权质押融资、并购融资、直融发债等信贷服务;在其他方面,为其提供财务管理顾问、私募股权融资顾问、募集资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帮助改善和提升经营水平,支持其持续高速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成长期后期及成熟期科技企业——“卓越计划”
对市场已深度认同、具有稳定现金流、处于成长期后期或成熟期的科技企业,中关村支行将其纳入“卓越计划”进行培育。为其提供除“成长计划”、“起飞计划”的相关金融服务外,在信贷服务上,为其提供银投联贷、信用贷款、保理业务等信贷支持;在其他方面,为其提供IPO顾问、财务优化、募集资金管理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为企业创造价值。
(作者系杭州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杨灵国:在小微企业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我们要给予支持,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小微企业经营艰难的时候,仍要继续给予支持,而且还要支持得更好。去年,小微企业发展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我行开展了全行性的“客户大拜访”活动,从行领导到客户经理都深入客户,摸清情况。我们要在关键时刻,让客户感受到我行“伙伴银行”的鱼水情,并通过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的客户目前没有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
在产品方面,我们针对创业初期的客户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服务,如小本贷款。“小本贷款”名称简单,一看就知道是为做小本生意的经营户服务的特色产品,手续简单,客户只要带身份证和营业执照就可以办齐贷款手续,贷款门槛低,专门发放50万以下的贷款,弱化担保,还款方式量身定做。“小本贷款”业务自去年正式投放市场以来,有近500多客户直接或间接从中受益,其中,客户主要为失土离地重新创业的农民、城镇创业的居民及来京创业人员等弱势群体。
(作者系顺义银座村镇银行行长)
主题三:各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机制建设
北京地区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开展已有多年时间,北京各银行在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时的机制、政策、产品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易映森:近年来,农行在破除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是资源配置先行。为最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信贷规模紧张的情况下,农行明确提出优先保证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原则,小微企业贷款在整体贷款规模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二是银政合作保障。通过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来锁定支持对象,农行目前已与市农委、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批量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实现了以“机构之长”补“企业之短”。
三是体系创新促进。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农行在现有三级组织架构基础上,以组合金融方式成立了两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集证券、保险、PE、评估等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了专营型、专业化运营机制,独立考核、独立核算的考核机制和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责任制度,并着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流程优化,开辟了小微企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既提高了审查审批效率,又通过独立审批人与专营机构负责人(审批人)的双向制衡、中介公司动态监管等提高了风险管控质量。
四是产品创新推动。农行积极破解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低、担保机制滞后等困局,以小企业简式快速贷为重点,先后推出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小企业工业厂房按揭贷款、创新基金贷款等多种产品。同时,积极扶持涉农小企业发展,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前景广阔的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全面提供涵盖现代农业现金管理、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国际贸易结算等的全流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徐学明:北京是银行金融机构的聚集区,大多数银行都集中在北京,但我们觉得北京缺少一批有特色的银行。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以后,我们就定位于在北京打造一家有特色的连锁商业银行,基于这个中心和定位,我们要“专心、专注、专业”地做,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服务社区居民,二是服务小微企业,三是服务“三农”。
从服务社区居民来说,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提供了一系列的“代交”服务,也可以说是一个便利的金融店。
而从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来说,在邮储银行成立之前,邮储是只存不贷的,银行挂牌以后总行非常注重信贷资金回流农村,我们先后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的针对小微企业、针对“三农”的信贷产品,目前说产品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和完善了,最具特色的产品则是“无需要抵押”的产品,2011年邮储涉及到的京郊地区小微企业的贷款是11.67亿元,单笔最高不到22万元,涉及到农村的种植户养殖户仅仅是8万元,额度非常低。当然邮储银行同样存在“有抵押”的产品,在这样的体系下,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北京地区的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无抵押的产品首先是担保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相互联保的模式。其次是无形资产的抵押,比如商户使用权的质押。第三是有一个相对灵活的定价机制和还款方式,针对小微企业和邮储银行的合作,小微企业发展初期利率可能高一点,产品经营状况好、企业运营好时,利率可以低一些。第四是在审批机制和考核机制上创新,在分行统一设立审批中心,小微企业信贷直接放到一线支行上,信贷员负责考虑小微企业的信贷额度。最后是招聘“大学生村官”为邮储银行的员工,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情况非常了解,针对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效果非常好。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陈进忠:一是从金融服务到“非金融服务”。首先,我们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专属于小微企业客户的“商户俱乐部”。意在为小微客户搭建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渠道,打造商户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平台。目前,各分支机构结合自己的业务特色、小微客户群体特征,纷纷筹备建立俱乐部分部——西单支行成立了服装服饰行业商户俱乐部,建国门外支行成立了石材行业商户俱乐部。其次,我们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在各营业网点的改造上下功夫,建立小微客户专属的“小微服务专区”与“小微客户专属柜台”。为小微客户的现金业务办理开辟了绿色通道,最大程度缩减小微企业办理银行业务的时间成本。
二是从贷后管理到售后服务。我们的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两手抓,在现有成熟的客户服务专线体系基础上,增设小微服务专线,向小微客户提供融资、结算、支付、理财等与小微客户需求密切相关的一站式服务。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
王 良:截至2011年末,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2010年增长53.86亿元,增速达到10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量占招商银行对公贷款余额增量的66%;小微企业户数较2010年增长2004户,增速达到138%。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分层次服务小微企业结硕果
结合北京地区客户规模和行业特点,招商银行进一步将小微企业细分为小微企业、小企业及科技成长型企业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分别设置了具有招行特色的小微企业营销体系:(1)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主要推动贷款金额在1000万~3000万元,具有创新成长性的小企业业务;(2)分行个人信贷部,服务于贷款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小企业信贷中心北京直销团队,叙做贷款金额在500万~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业务;(4)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支行以及配备的专职营销队伍,做好小微企业营销和综合化金融服务。
以上针对客户规模分层分类的营销理念,体现了招商银行小微企业差异化营销定位,多种机构并行的思路。每个营销体系都配备充足的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及审批人员,充分满足业务需求。小微企业营销体系上的创新,为招商银行快速扩大小微客群夯实了基础。
积极建设小微品牌,多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优秀的产品也需要品牌推广和宣传。招商银行小微企业的品牌建设并不仅停留在简单的形象宣传层面,而是贯穿业务推动工作始终。招商银行借助“千鹰展翼”计划,多次组织创新成长型企业论坛,邀请各级政府机构及科技型创新小企业参加,总行马蔚华行长亲自出席并发表演讲;招商银行积极与多家商会、协会对接,组织数十场小微产品对接会;招商银行精选目标客群,通过户外LED屏、广播、报纸、网络平台、目标客户直邮等多种宣传渠道,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准投放小微产品广告,在逐步塑造招商银行小微企业业务品牌效应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激发市场需求,提升市场认知度。
维护信用环境,管理违约成本
在北京打造小微企业良好的信用,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富国银行就是靠小微企业起家的,而现在是美国第四大银行,平均小微企业单笔金额才4万美元左右。富国银行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维护好我们的信用环境,管理违约成本,尤其是北京近期出现的一些恶性事件严重磋商了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怎么样共同维护这个信用环境即是企业的事,也是政府的事,必须要塑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培养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作者系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刘建军:包商银行北京分行小微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是风险管控常态化,具体来讲就是贷前注重对信贷员技能和职业道德操守的培训;贷中注重对客户进行实地调查;贷后注重按月对所有已发放贷款进行回访;以“支付和贷后环节规范操作”为重点,定期总结和提炼市场、行业、政策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并实时组织信贷员进行培训和学习。
在风险识别方面,我们的做法是着重把握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坚持现场调查,交叉检验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重点关注现金流基础上的客户可支配收入;在风险判断方面,首先我们尽可能收集影响客户还款的相关信息、可能性和后果,不仅包括客户未来计划、资产及财务状况、借款用途、经营项目、经营稳定性、市场环境以及行业成长性等财务相关信息,还包括客户信用、信誉、胜任力、经营能力等“软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望、闻、问、切”并进行交叉检验。由于客户可能会不同程度夸大和扭曲这些信息,我们要尽可能把客户信息做真实性还原,找出核心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有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微企业信贷所有风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风险,风险管理技术的重点在于如何判断识别“人”,对于信贷员,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旨在识别、区分可对其信任程度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授予相应权限,实现对信贷员的制度化激励、约束与考核;对于客户,则重点关注对最终贷款人的判断、检验和评估。
(作者系包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杨灵国:顺义银座作为一家村镇银行,宗旨就是要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顺义银座开发出了许多创新服务机制。
向下授权,注重软信息收集
获取和使用软信息在对小微企业风险甄别、道德风险行为监督以及市场化的弹性利率定价机制方面有重要意义。而由于软信息的难以量化、基于主观评价的随意性以及不可确认性,导致其很难在银行内部不同层级之间进行传递。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三级贷审会的体制建设,将大部分的小微企业信贷决策都下放到基层,加大对分支机构的授权,在充分发挥基层信贷员生产软信息积极性的同时,也简化了贷款申请流程,实现了81%的业务审批在基层一线完成,90%以上的贷款在半天内办妥,“使得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
同伴监督,做好道德风险防范
决策权的下放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我们引入了信贷员之间的同伴监督机制来破解这一道德风险和贷款决策权下放之间的矛盾。
我们在小本贷款的贷款决策中,引入贷审会决策机制,每笔贷款一般由3名贷审会成员参与决策,除了一名经办客户经理之外,其余是经验更为丰富的、具有审批权限的客户经理,从而可以有效抑制信贷员的违规操作问题。同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贷款“检辅制度”进行交叉检查,在交叉检查中没有发现问题的贷款,如一旦出了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本身应该可以被检查出来的话,检查者和经办人都需要承担责任。
完善客户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公开、透明且可直接量化到个人的客户经理薪酬激励办法,激励细化到每笔信贷业务,相比规模我们更重数量。避免客户经理弃小求大心理,同时也有效促进客户经理控制服务半径。最后,服务半径内服务对象密度的增加,可以有效覆盖软信息的生产成本。
我们不追求“零”风险。我们的小本贷款相应调整了对信贷人员的约束机制,免责制度规定在授信尽职的情况下,对所放贷款10万元以下的贷款逾期笔数在2%以内的客户经理不予处罚。
降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成本
在贷款担保方式上,88%以上为信用担保贷款,为了降低中小企业、个人的财务费用,我们没有一笔贷款是通过担保公司渠道的保证贷款,为中小企业减少了额外的费用支出;另外12%的抵押、质押贷款,我们也是在实际询价与市场行情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抵押物行内自评,减少客户费用。
(作者系北京顺义银座村镇银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