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明
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红毯上的明星再熠熠生辉,明眼人都无法忽略,真正的大BOSS是那个在人群中挽着老婆的胖子——哈维·韦恩斯坦。
要想获得奥斯卡,你不但要拥有出色的演技、完美的角色驾驭能力、与影片剧情极高的契合度等自身条件,还得倚靠影片发行公司的强大运营、公关手段的恰到好处、媒体造势的拿捏得当。多年的事实证明,跟着哈维·韦恩斯坦有奖拿、有肉吃。
这个奥斯卡专业户,以圣丹斯电影节起家,在过去20年里,斩获了287项奥斯卡提名,赢得了63座“小金人”。韦恩斯坦胜利的第一步,是摸准评委们的口味。根据《洛杉矶时报》最近的调查所显示出的学院会员组成来看,奥斯卡94%的会员是白人、77%是男性、平均年龄62岁、50岁以下的会员只占14%。在戛纳电影节看到《艺术家》这部电影后,韦恩斯坦就明白,这是为评委们量身订做的礼物。
还有什么比人到半百、事业萧条的背景,更能引发白发老人的共鸣?还有什么比有一位红颜知己不忘当年提携之恩,依然心怀眷恋的情结,更符合他们的期待?还有什么比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的做派更能契合他们的欣赏口味?所以韦恩斯坦毫不犹豫地买下这部电影的发行权。
然后,韦恩斯坦聪明地为《艺术家》定调:这是一部精致的默片艺术,同时围绕着还原艺术本质,拯救沉迷3D炫技中的电影和观众大做文章。连消带打,顺手便将了带有3D元素的竞争影片《雨果》一军。
去年韦恩斯坦运作《国王的演讲》也用了这一招。他宣称:“谁也没说一定要使用FACEBOOK才是跟得上时代,很多人性的东西是不分时代、永恒不变的。”此话一出,颇得年纪大的、害怕被认为落后于时代的奥斯卡评委欢心。为什么一定要拉扯上FACEBOOK?当然是为了踩竞争对手《社交网络》一脚了。
当然,这种“攻击”还算小把戏。回想第75届奥斯卡,《钢琴师》作为公认的年度最好电影,让韦恩斯坦手上的《芝加哥》压力重重。这时《钢琴师》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年轻时曾在好莱坞犯下强奸案的新闻突然被翻了出来大做文章。最后,丑闻加不能到达现场最终让《钢琴师》失去最佳影片奖项,胜出的是《芝加哥》。
还是围绕评委做文章。每年参与奥斯卡外围评选的影片相当海量,平时各有各忙的评委们哪里有空全部看完,就算看完多少也会人之常情地出现类似记忆错乱、暂时性遗忘的情况。所以给评委们寄参赛的DVD、安排放映会是韦恩斯坦的一贯手段。
不要以为这很简单,为了保证公平,奥斯卡评委有5000多名,美国媒体都弄不清楚是哪些人,韦恩斯坦却能凭借自己的人脉资源将资料送上门去。据说,在韦恩斯坦公关团队的疯狂操盘下,海量DVD的发放,让众多评委在“百忙之中”只看了《国王的演讲》,才使得此片在决赛时刻爆发能量。
还有人说,韦恩斯坦经常和奥斯卡评委们以电话或者面谈的方式交流电影看法,比如“你觉得我家XXX片子如何”。那对方肯定会回答“你家的XXX片子不错”。然后,他转头就告诉媒体,“某某跟我说,他很喜欢我们的XXX电影”为自家影片造势。
更能体现韦恩斯坦运作手腕的还有排片时间。当年《社交网络》早早在北美地区大规模上映,聚集了眼球和人气,《国王的演讲》则一直小规模上映,直到《社交网络》风头渐渐回落,才发力加场次。这回《艺术家》同样做了漫长的舆论预热,才踩着颁奖礼的时间点有计划地扩大上映场次,造成话题效应,在颁奖季中始终保持了高人气。
期间有观众冲进影院发现这是一部默片,要求退票,韦恩斯坦意识到这桩新闻本身就是一个卖点。经过他包装,这则消息转变成向评委“吹风”:奥斯卡还是要注重点品位档次的,普通观众可能并不了解电影内涵。
为影片造势还可以包括从9月份多伦多开始的颁奖季多去露几下脸,什么工会奖、金球奖都是为了给没时间看完所有影片的奥斯卡评委留下印象。
奥斯卡的“潜规则”是:在商业片中选艺术片,商业上太成功了反而可能影响获奖。所以如何把握造势的“度”,很微妙。
通过种种运作,结果便是法国默片《艺术家》囊括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三大重要奖项。所以有人说《艺术家》获奖是艺术的胜利,更是韦恩斯坦公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