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光摄影的意义
人们追求和向往美的东西: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环境,对生命有益的清新空气等等。人们通过大自然中美好的生态景观景象,自然风貌的展示来医治由于久居都市,快节奏生存给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并改善人类心态。要着眼于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就有必要启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美育是重要环节。
摄影是一种表达心境的方式。也是可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一,哪一种更能舒展你的心胸你就选择它,歌颂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书写最美丽的诗篇是风光摄影者一生所追寻的目标。我也是在自然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师法自然。
在人类发展的大潮中,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违背适者生存这一基本准则。作为纪实,可以揭露丑恶的一面,但它肯定不是一种肯定、提倡和宣扬。而展示美,宣扬美,怎么可能成为“垃圾”?揭露丑和展示美,不是异曲同工吗?纪实摄影、风光摄影正自觉不自觉地各自肩负起这历史重任。
景语·关于风光之美的地域性
大自然中的天气千变万化、难以捉摸,风雨明晦、烈日乌云,有时惊涛拍岸、有时却又风平浪静……都是自然的性格,自然地流露。美无处不在,但要发现美,尤其是突显其个性特点的美,就更需要增长智慧,历练心灵,开拓视野。
中国西部山水充满神奇,连绵不断的雪山,戈壁,大漠,山峦,盆地等,具体地点又有所不同。青藏高原神奇宏伟、雄浑刚毅的性格为神峰雪岭所特有;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广袤无垠的戈壁显露着苍凉,大漠沙丘的肌理在粗犷中又透着旖旎,优美的线条中能感受到它的节奏与韵律;五彩湾火烧山色彩斑斓的丘陵,不但以鲜明的色彩赢得人们的赞叹,而且风雨的侵蚀将沧桑铺满了大地,其雅丹地貌沟壑林立,粗犷神秘苍劲……西部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壮美、沧桑、空灵。而南方喀斯特峰林秀美多姿,且雨量充沛,江河纵横;丹霞地貌连绵起伏,异崖奇峰,碧水丹山,任凭摄影者游弋期间,追逐与探索华夏之大美。而山川河流,沙漠峡谷,都各自具有它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有着不同形式的美的显现。我们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些特点,拍摄出有地域特征的作品来。
拍摄有地标性、有地域特征的东西,是大风景,不是风光小品,现在有些所谓的“新风景”是不是有小品化的倾向?而把握地域特点是拍摄风光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大风光,就是要拍出地域特点。中国风光就要拍出中国山水的味道来,让观者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某某地域。而风光小品就不完全具备这一特点。
中国风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唐宋诗文中我们可以读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歌颂,对中国风光的赞美。比如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可谓对四季山水的体味、描绘入骨三分。中国山水画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此来表现景致,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艺术境界。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达数千年之久,造就了无数的诗人、画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世代相传,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佩尔·伏尔廓孜在“20世纪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原作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强调:“艺术应该来源于它所从属的文化。地域是人类文化的基石。中国风光摄影师的目标应当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定义中国!”我想无论是大风光还是风光小品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特点,离不开地理地貌人文风情。而不应该为了躲避“风光”一词而搞什么“新风景”。也可能从商业运作上考虑要有个“卖点”吧?
情语·关于风光摄影的艺术创作
我们既要完善自己的摄影语言,又得注意没有思想的语言是空洞的语言,没有思想的图片同样是一种图案的堆砌,一种自然地貌的复制。既要有好的命题,又要合理组合光影、云山……充实画面信息量。
任何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者对拍摄景物的思考与理解程度,它与你的阅历、观察、理解、处理办法以及融入的情感、摄影时的心态都有联系。有时同处一处、面对同一个画面,你能发现美的存在,而我却未能看到,也是这个原因—理解因人而异。因为解读基础也不会在同样的起点上,情感及艺术库存没有一个标准。但是,表象的魅力能满足视觉上一时的快感,而真正情感与意念的投入,震撼的才是观赏者的心。
因为任何成功的作品都是一种情的描述,是一种情感的继续,是一种自我心理的写照,是具有极强个性的思想表达。清末“意境学说”的倡导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成功的摄影作品中,要体现出我的存在。山山水水,大相径庭。名山大川,千人一面,也就是共性所在。我思我想必须融入景观之中,才可能做到“景语,皆情语也”,再现不出来那种感动,作品就不能算成熟。
山水草木都存在着生命的意义,名山大川更富有灵性。心与物的融入,才能突显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可谈。
注:本文摘录于谭明《风光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4)一书,经作者补充修订,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李红霞
峡谷初春 1998
云之南
1996.6 林好夫坦克尼克Ⅲ型相机罗敦斯德210mmS镜头 加PL镜 富士RVP4×5叶片 F64 1秒
“远山观其势,近山观其质”,这是观察与描写自然山川的两种方法,也是拍摄的切入点。我们可根据雪山的造型姿态、周围的环境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主题。成千上万张解读梅里雪山的摄影佳作,都出自于每一位摄影者对大自然、对雪山神峰的无限崇敬与虔诚。但每张作品表述的程度与视角又与摄影者有着直接关联。
表现梅里雪山横亘天际的气势与胸襟,利用环境气氛来烘托主体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拍摄这幅图片时,首先考虑的是烘托雪山的环境。前景是一片高山杜鹃,中景是农田、房舍,显现出天人合一的宁静,远景湛蓝色的天际衬托着连绵高耸的雪峰。藏区人民把鹰尊为“神”,因为它是架起人间与天堂的桥梁(指天葬)。此时空中的祥云在风中形如大鹏展翅,守护着人间,整个画面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
澜沧江峡谷 1998.6
明永冰川2004
民宅 2004.3
炊烟 2004.3
(右图)心中的哈达
1996.10 林好夫坦克尼克III型相机 尼柯尔360mmED镜头 加PL镜 柯达EPP4×5叶片 F22 1秒
我曾多次拍摄云南梅里十三峰,与太子峰、仙女峰进行过多次“对话”,不管是春还是秋,是日出还是日落。我曾在一个星期里天天凌晨四时到达拍摄位置等待光线,虽一无所获,但却为与雪山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拍完后我曾一连几天重复翻看着雪山的片子,琢磨着。我想这就是一种和景物的对话,一种心灵与自然的沟通。就这样,我不断调整拍摄思路,在不同的环境和光线条件下,对雪山神峰全天候进行创作。
人性化的思维创作过程要渗透在每一张作品当中。每当云开雾散神峰显露时,当地藏民都要自发地围绕在雪山神峰前载歌载舞以表达敬畏喜悦之情。虔诚的香客们长年进香转经,人与自然和谐默契。有时条条白云飘至山腰,犹如哈达。相传这是由于香客们长年累月转山进香,感动了山神,被视为雪山向虔诚的人们回敬的哈达,以谢天下。
1996年10月,经过六七个小时的摸黑行进,天亮前我终于将机器架起,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团团乌云从空中滚来将雪山困住,一时间我们的心像是被什么扰乱了,忐忑不安,云层缓缓地移动着,时间也在分秒地流逝。我们企盼着神灵相助,不时急切地看着表,心里默念“只要心诚,一切如愿”。漆黑的澜沧江峡谷中传来呼呼的风声,仿佛天神传令将乌云驱散。只见云层突然下沉,于峡谷疾驰,太子神峰显露真身,高耸云端,横亘天际。此时,眺望远方,南段的碧罗雪峰和北段的梅里雪山组成了庞大的雪山群—梅里十三峰,她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数百里绵延,横亘于蓝天行云之中,云蒸霞蔚,幻影迭出。她们护佑着纯朴勤劳的人们,使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白云随着风势,在澜沧江峡谷中自由地游动,宛如一条洁白的哈达。来自滇川藏的香客们千里迢迢前来朝山礼圣,我们与游人香客一起能够领略到此情此景,可谓最大的福分!虔诚的人们在心里默念着吉祥,敬献心中永远的哈达。
谭明简介
谭明,男,职业摄影师。生于1950年11月,籍贯湖南茶陵。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内蒙兵团当过战士,在首钢做过工人,曾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杂志摄影记者。
1998年拍摄并合作出版《香格里拉》画册,1999年拍摄并合作出版《天山南北》画册。
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获得“柯达杯”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奖。
2002年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中国最美的地方》。
2001年、2002年被日本富士公司聘为“富士专业摄影特使”。
2004年5月在广东举办《中国最美的地方》摄影展。9月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获《世界遗产》(中国部分)最佳摄影艺术奖。
2005年12月合作出版国家旅游局大型礼品画册《世界遗产在中国》,参与拍摄并被聘为图片顾问,2006年7月画册被英国大英博物馆及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8年4月出版个人作品集《风光摄影》。以主摄影和图片总监身份与中青社、法国出版社合作出版大型礼品画册《中国》。
2009年9月应《艺术与设计》杂志之邀,为新闻出版总署的《共和国颂》担任艺术总监及摄影。
2009年10月应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中国)活动组委会之邀参加《世界遗产在中国》的大型摄影展,展出的作品被德国法兰克福中心图书馆全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