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戴耳机听歌睡觉致听力损伤
2012年3月5日《山东商报》报道,年轻人爱“潮”生活,唱KTV、泡吧,有事没事都爱戴着耳机听音乐,但这些现代生活越来越威胁到年轻人的听力。近日一名19岁的大学生前来就诊,一天晚上他戴着耳机听MP4,听着听着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发现父母说话总是很小声,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不是父母说话声音小,而是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本刊提醒:
声源是一种机械能,到了耳朵里边需要经过毛细胞转化成生物电,这样才能听到声音,不过毛细胞长期受刺激就会变形脱落,这样就会出现耳聋。
噪音导致听力损伤被称为噪声性耳聋,是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这种患者多是纺织行业等在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下工作的工作人员,再就是专门接电话的客服人员。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生活方式产生的噪音对听力的损害。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去KTV、迪厅、酒吧,这种地方噪音比较大,在里边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同时,很多年轻人平时喜欢戴耳机听歌,开着车听歌,这样也会损伤听力,尤其是坐公交车戴耳机听歌。
孕妇每顿吃6个鸡蛋患胰腺炎
2012年3月19日《成都晚报》报道,每天吃鸡蛋可以补充营养,近来这鸡蛋却差点成为“杀人凶手”:25岁的眉山女子王芳(化名),在临近预产期时,突然腹痛、呕吐,被紧急转送到成都市三医院抢救。经检查,发现是“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而引发疾病的原因正是营养过剩!幸亏手术及时,才母女平安。王芳说,家人在其怀孕后就疯狂地给她补身体,有时一顿让她吃6个鸡蛋……
“就是补过头了!”市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说,过量摄入的高脂、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胰腺的负担甚至引发“死机”,诱发急性胰腺炎发生。
本刊提醒:
每1个鸡蛋内含有约8克蛋白质,每日摄入1个鸡蛋,不仅能被身体全面吸收,还避免了鸡蛋中富含的高胆固醇带来的危害。不过,人体不能只摄入单一的营养物质,摄入含有蛋白质的牛奶、猪肉,对人体的吸收也同样至关重要。
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食品,也是导致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日常饮食应做到低盐、低脂、低热量,加上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最好。
20岁男大学生吃出了C罩杯
2012年3月12日“四川新闻网”报道,20岁的林阳(化名),是成都某高校学生,1.70的个头180多斤,还有一个“难言之隐”让他不敢抬头挺胸:自己的胸部竟然比一些女同学还“丰满”——“C罩杯”。
林阳说,他从小就不挑食,而且食量比较大,身材自然也比同龄人更为壮硕。进入高三时,父母为了给他补营养,更是每天大鱼大肉加补品伺候,每天也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每天晚自习前,我都会买汉堡吃!回家以后,爸妈一般都给我熬好了鱼汤……”近日,林阳将在医院接受异常增生的腺体组织切除手术,让自己的胸部“太平”下来。
本刊提醒:
过去被认为是女性“专利”的乳腺疾病,如今却是越发多地出现在男性患者身上。而患者以10岁至35岁之间年龄者居多,多数身材肥胖,还有很多人因为不愿意承认或者没有意识到,即便发生了病变也没有到医院就诊。
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雌雄激素水平尚不稳定,长期单一食品,可能导致男性出现女性性征。要多做运动,否则脂肪的存在会减缓雌激素的降解,增加体内雌激素的存储量。为减少脂肪,除了少吃油炸食品,建议少吃含有动物源性雌激素的食品,比如鹿茸。
除了青少年,有肺癌等肿瘤疾病的患者,也是乳腺疾病高发的人群。肿瘤细胞的雌性激素刺激因子,可能导致乳腺增生。
男性胸部发生异常时,较女性更容易发现。专家提醒男性市民,当发现以下这些情况时,就应当提高警惕,到医院进一步排查,切莫讳疾忌医。
结块、肿胀感:乳房内肿块常发生在乳晕周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往往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内陷,偶尔伴有乳头溢血。疼痛感不太明显,但如果发现乳头出现回缩且内陷皮肤,都应该提高警惕;
淋巴结肿大:乳腺肿瘤容易转移,所以如果发现腋下淋巴结长时间肿大应特别小心。
男子食霉变甘蔗成植物人
2012年3月6日《钱江晚报》报道,近日,一则来自天涯社区的求助帖,引发了关注:网友在帖子中称,“我姐姐姐夫吃甘蔗中毒,现在姐夫成了植物人,姐姐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多次医治无果,恳请哪位知道好的医院,请告知。”
吃甘蔗也会中毒?记者就此展开求证,结果发现甘蔗本身没问题,但发霉的甘蔗确实能引起中毒。而且,春季是甘蔗霉变的高发期,民间甚至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
本刊提醒:
发霉甘蔗会产生“节菱孢霉菌”,“节菱孢霉菌”产生“三硝基丙酸”,被人食用后最终导致丙酸中毒。中毒的症状就像羊角风发病一样,最初症状为呕吐、头晕、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
甘蔗是秋冬季收获,等到第二年春天,往往已经放置了一冬,冬去春来,气温升高为霉菌繁殖提供了适宜温度。因此,越冬甘蔗最易霉变,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年初(2-4月期间)都有食用甘蔗中毒的情况发生,甚至出现中毒死亡。卫生部曾发布过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提醒各地应加强辖区内甘蔗经营单位的监管。挑选甘蔗有讲究,发霉甘蔗有明显的特征。仔细挑选,是避免中毒的关键。
“眼看,手摸、鼻嗅”三步可以让喜欢吃甘蔗的人远离霉变甘蔗。
正常的甘蔗外观色泽光滑,如果甘蔗色泽差,在末端(即梢头)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表示已霉变;气味难闻,有酸馊霉坏味或酒糟味及呛辣味(内中的毒性物质为节菱孢及其产生的毒素),也不要买了。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喜欢喝甘蔗汁的市民,最好现买现削现榨甘蔗,随榨随饮,这样方能挑到放心的甘蔗肉。
春季易中毒的除了甘蔗,随着气温的日益升高,一些本来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有可能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
比如:四季豆(要充分加热)、马铃薯发芽或未成熟不能吃、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能吃、鲜黄花菜要在开水中焯一下。生蚝、生三文鱼等生食水产品也应慎食。
小女孩与小狗玩耍染上睑缘炎
2012年3月5日“浙江在线”报道,近日,两岁半的小女孩莹莹总是揉眼睛,还不由自主地流眼泪。后经眼科医师仔细查看,发现眼睛内有密密麻麻10多粒灰白色的皮屑,取下一粒放在显微镜下一看,竟是一条还在蠕动的寄生虫!
经询问得知,去年莹莹家里养了一只小狗,这个家庭“新成员”跟莹莹最亲,莹莹也很喜欢这个小伙伴,经常搂着小狗玩。医生分析,可能正是这样的亲密接触,莹莹沾染上了小狗身上的寄生虫,由于眼睛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合寄生虫的繁殖,才让孩子的眼睛在短短一月间成了“虫窝”。
本刊提醒:
家中养有宠物的广大市民,要勤给宠物洗澡,经常洗晒衣物被褥。在抚摸宠物后,要用肥皂至少要洗三遍手;最好不要与宠物同室;杜绝同吃同睡。由于家庭饲养的猫和狗的皮毛上存在大量的真菌,与宠物接触以后,如果不认真洗手,极易引发皮癣、手癣和股癣等宠物病。如果眼睛沾染寄生虫,出现红、痒、流泪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国产嫩肉粉多滥用亚硝酸盐
2012年3月27日《新京报》报道,火锅里的鱼滑、虾滑为何总是鲜嫩爽滑、久煮不老?饭店里的肉类菜品总是容易咀嚼,甚至烂软,本来皮糙肉厚的“老”肉、“干”肉是如何发生奇妙的变化,变得如此嫩滑?超市中就能买到的嫩肉粉究竟是何成分?长期食用这种被处理过的肉类食品,对我们的身体究竟有无危害?《吃的真相》作者、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说,“人们在寻找能将这些蛋白分解掉的物质。能分解蛋白质的酶是目前最有效的,被称作蛋白酶。常见的蛋白酶很多,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目前最常用的是木瓜蛋白酶。” 理论上,任何蛋白酶都可以用来处理肉而实现“嫩肉”的目标。
本刊提醒: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嫩肉粉的有效成分是木瓜蛋白酶,此外还含有淀粉和食盐等。木瓜蛋白酶负责把肉中的蛋白质分解,而淀粉的作用跟传统烹饪中的“挂芡”一样。淀粉附着在肉的表面,在加热过程中变性交联,形成一层薄膜包在肉的表面,减少肉中水的流失,也起到让肉“嫩滑”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的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稳定性很好。一般的酶都比较“娇气”,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酸碱度不合适就失去工作能力,温度不合适也罢工。而木瓜蛋白酶比较“皮实”,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木瓜蛋白酶几乎是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蛋白酶。
嫩肉粉的核心成分是蛋白酶,即使是磷酸盐等保水成分也都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嫩肉粉中,不少加了亚硝酸盐,这才是嫩肉粉问题的关键。这种中国特色的嫩肉粉安全问题,在于它加了亚硝酸盐而又不注明,就可能导致滥用超标而危害健康。
父亲摇晃哄小孩致女儿死亡
2012年3月16日《钱江晚报》报道,一则消息在网上流传,让妈妈们有些紧张。消息称,台湾新北市有位新手父亲,因为7个月的女儿哭闹不停,生怕吵醒家中其他小孩,便把女儿放在摇椅上摇晃,女婴随后出现口吐白沫和昏迷症状,送医宣告不治。院方分析,原因是父亲剧烈摇晃,用力过度,损伤婴儿脑内组织致其死亡。
“摇一摇”孩子就出事?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一直以来,摇一摇,哄一哄,是新手父母们“对付”婴儿哭闹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育儿手法怎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危害?
本刊提醒:
专家表示,这种摇晃导致婴儿死亡纯属个案,而且很可能与婴儿本身的健康问题有关。一般轻微的摇晃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需要保护好孩子的颈部。“婴儿的颈部肌肉群肌力比较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头部,2到3个月,只要抱着婴儿,家长都应以手掌支撑住宝宝的颈部,避免头部少了支撑力而摇晃受伤。”
大人在玩蹦极时常常会感觉头晕目眩,道理同样如此,小孩相比较成人,肌体更加娇嫩,尤其是婴儿的大脑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必须尽可能避免受到外力影响。
介绍几种家长在育儿时,应避免的危险摇晃动作:
1.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2.在空中抛接宝宝。3.将宝宝抛到床上。4.抱着宝宝旋转。5.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6.不要过度依赖摇篮,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女子用颈椎枕致颈椎病加重
2012年3月15日《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泰城张女士老觉着颈椎酸痛,朋友建议她换一个颈椎枕,于是花300多元买来颈椎枕,用了三个多月,不但颈椎酸痛没有明显缓解,反而加重成了颈椎病。去医院检查得知,颈椎由劳损变成真正的颈椎病。
本刊提醒:
目前市面上打着“贴合颈椎的曲线设计,长期使用会缓解颈椎疼痛感”的颈椎五花八门,正规颈椎枕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辅助作用,但更多的应该看枕头的透气性和软硬度,并非一味只看重价格。最重要的是颈椎枕不能代替正常诊断和治疗,颈椎有病了还需要到正规医院诊治。
推荐:颈椎保健操
(l)低头仰天:坐位或站立位,双手叉腰,光低头看地,闭口使下须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然后两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如此反复进行。以不感到难受为度。
(2)手抱颈项:两手十指交叉,上举屈肘,用手掌搂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奏地进行锻炼。
(3)左右旋转:坐位或站立位,双手叉腰,头颈先向左环转3次,然后再向右环绕3次,左右交替旋转数次。要求动作频率要慢、要稳,以不感头晕为度。
(4)与项争力:先作立正姿势,两脚稍分开,两手撑腰,练习时动作宜缓慢进行,以呼吸一次作一个动作为宜。
(5)犀牛望月:预备姿势同上。练习时:①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上身躯干也随同略向右转,双目转视右后上方,仰望天空。
男子乘飞机坐3.5小时患深静脉血栓
2012年3月21日《钱江晚报》报道,66岁的张先生从昆明到杭州,3.5小时的飞行时间。由于坐在窗边,怕惊扰了身旁甜蜜的新婚小夫妻,他一动都不敢动。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贴心”行动,竟然给自己带来了疾病。下飞机后,张先生的脚胀鼓鼓的,难受得厉害。忍了3天,终于忍不住上医院看病。医生说他这是深静脉血栓,不知道什么时候血栓就可能掉下来。如果堵塞了肺动脉,还有可能会致命。张先生说,自己是个摄影爱好者,去过尼泊尔、柬埔寨等众多地方,时常长途飞行,“为了拍照,经常坐窗边。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本刊提醒:
靠窗口座位会导致一种叫做深静脉血栓的疾病,这和以前大家概念中的“经济舱综合征”是一个病,只不过,最新的研究发现,长途旅行中,无论旅客选择的是经济舱还是头等舱,只要靠窗,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是非窗口位置的2倍。旅途中长时间一动不动,则容易增加静脉血栓危险。
对于很多人来说,少量的深静脉血栓,B超无法发现,也可能被自行吸收,所以,往往成为随身携带的“定时炸弹”,等下一次长途旅行时,就可能发作。血栓就像嫩豆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脱落;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并随血液在全身循环时,几分钟就可以进入肺动脉,造成肺血栓栓塞,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在长途飞行中,有些因素则会增加危险:有过深静脉血栓病史、身患恶性肿瘤、近期动过手术或受过外伤、身体活动不便、65岁以上高龄老人、孕妇、使用雌激素(包括口服避孕药)、肥胖、凝血功能异常等。对于6小时以上长途飞行的旅客,应该经常起身和走动,活动全身,拉伸小腿肌肉;尽可能选择靠近走廊的座位;可以穿上低膝弹力袜;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