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导游资格考试凸显的问题谈教学创新

2012-04-29 01:13吴东炽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4期

摘要:高职生在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映出平日教学方法的缺失。现场导游课程设计必须与行业对接,紧扣导游岗位需求,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以能力考核为目标,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意识和优秀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导游人才。

关键词: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问题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63-02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考试方式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口试,亦称现场导游考试,主要从语言表达能力、景点讲解能力、导游服务规范、应变能力和礼仪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查考生的导游素质。

一、高职生在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历年广西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场导游考试的考务分析,发现高职考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表情生硬、形体语言运用不当。考生一入考场,不顾现场情况如何,就急着讲解,表现得很拘谨,身体直挺,手不知所措,讲解过程中极少、甚至不敢和“游客”进行眼神交流,即便有考生运用了手势语也是带有很明显的设计痕迹,不够自然,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感染力不强,不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2.书面语痕迹重,缺乏现场感。有些考生的导游词记得很熟,但在表达过程中过多使用形容描绘性词语,过分关注严密的条理表达,语音语调缺乏抑扬顿挫,语气停顿不恰当,给人感觉是在“背”导游词而不是在进行导游解说,缺乏现场感。

3.导游词内容雷同,缺乏创新。考生导游词储备量少,知识涉及面窄,一味地背相关考试辅导资料,对其中内容不理解,讲解起来不知道该如何调动情感,语言形象变化小,导游词千篇一律,没有个人的观点,缺乏创新,极难做到相同的内容也可用不同的词语表述。

4.不能恰当地运用导游讲解方法,讲解效果不够生动。考生应试过程中,不做游客心理分析,几乎都是平淡无奇的平铺直叙,不知道选用游客熟悉的语言进行换位交流,讲解方法单一,讲解效果不生动。

5.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比较差。应试过程中过度紧张,讲解时一旦出现疏漏,便神情慌张,结结巴巴,不能灵活应变,冷场、怯场时有发生。

6.礼仪不够规范。考生在进场、应试、考官点评及退场等情境中,走姿、站姿不够标准,规范性动作不到位,礼貌用语时有时无;仪容仪表方面穿着、饰物不恰当,形象不得体,学生气息浓重;表情不自然,亲和力不够;体态不大方,导游职业素养不足。

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导游工作的实践性非常强,由于受教学条件的影响,学生在课堂的时间远远多于在课外的时间,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1.专家访谈法。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观看各级旅游部门举办的导游大赛或者导游大赛视频,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对导游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邀请“十佳导游”、“优秀导游”与学生面对面座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导游人员的职责、导游工作内容,交流导游心得及学习建议,让学生全面、公正、正确地认识导游工作,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树立对导游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参加校内、校外实训教学和专业点评,使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标准及时反馈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均有明显提高。

2.读写结合法。开设导游词设计专题,系统地进行个性化导游词撰写,不断扩充词汇量。具体做法:首先,分析旅游景区(点)的导游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导游服务活动过程,分析游客心理;其次,确定导游解说节点,即若干个引导游客去欣赏的具体景观、事物或现象;再次,考虑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设计与编排游览路线;最后,根据以上确定的点(解说节点)、线(游览路线),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基于游客心理分析基础上具备游览线路策划、导游情景设计的个性化导游词。鼓励学生多开口,勤开口,敢表达,课堂上集体大声朗读导游词,课后个别录音回放,及时纠正错误,将书面语体转化为口头语体,培养语感,达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3.虚实结合法。导游带团能力的高低是游客评价导游质量的关键因素。带团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模拟导游可以突破课堂局限,提高学生的实际带团能力。一是在校内,根据导游工作设计场景,让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等角色,随时应对模拟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个场景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以加深学生对带团技巧的理解。二是组织学生到考区内主要景点实地考察、踩线,找到导游解说节点,确定讲解主次和顺序,熟悉游览线路,掌握导游节点的时间布局和空间布局,整理、编写导游词,在校内进行模拟导游训练;然后再到旅游景区反复进行现场导游,以掌握各种导游讲解方法。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由“记词”向“记景”的转变,从而解决上述的“在背导游词而不是在进行导游解说,没有现场感”的问题。

4.微格训练法。用微格教学法构建导游语言训练体系。角色扮演。每个学生充当4个角色:学生、导游员、游客、评议者。教师先讲理论,播放示范录像。然后学生充当导游员作讲解时,将导游基础知识和讲解方法综合运用到导游语言中;在听取其他同学讲解时,则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去听;到评议阶段,不仅要评议同伴导游语言使用情况,还要进行自我评议。准确记录。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一般用录像的方法对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评估总结。分组训练结束,在教师的组织下,逐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总结,达到提高学生导游语言能力的目的。

5.仿真考核法。借鉴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的方式,营造完全逼真的考场环境和考试流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现场导游考试的那份紧张,直观地接触现场导游考试的整个流程,以提高学生的临场经验和应变能力。学生通过模拟测试结果,直观地发现各个项目的得分情况,可以指引在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查漏补缺;教师通过现场模拟测试,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模拟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现场导游课程设计必须与行业对接,紧扣导游岗位需求,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以能力考核为目标,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意识和优秀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导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叶蓓.基于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谈旅游教学的改革——以湖北省导游考试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培训教育,2009,(10).

[2]邬磊磊.如何引导职高生突破现场导游考试的瓶颈[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崔慧敏.高职院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9).

[4]殷群.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04).

[5]石秀珍.高职院校《现场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浅论[J].群文天地,2011,(23).

[6]徐建平.浅议《模拟导游》课程教学[J].科技资讯,2011,(3).

作者简介:吴东炽(1970-),男,广西北海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旅游经济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与旅游系行业引进旅游专任教师,持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书,主要从事旅游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