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家族中的弦乐三重奏

2012-04-29 00:47夏宏
音乐爱好者 2012年4期
关键词:小提琴家中提琴约瑟夫

夏宏

在音乐教育相当普及的西方社会里,一个家庭里学音乐的成员们要组成一个三重奏或四重奏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确有不少颇有成就并声誉鹊起的范例。然而要说到一个家族里辈分不同的几代人能组成两个或三个重奏组的例子恐怕就不那么好找了。美国的福克斯家族就属于这凤毛麟角中的一员。这个家族中的约瑟夫·福克斯,莉莉安·福克斯和哈里·福克斯三兄妹正好是一个弦乐三重奏;而莉莉安·福克斯和她的两个女儿芭芭拉、卡罗尔恰好又是一个纯正的母女弦乐三重奏;更有甚者,芭芭拉、卡罗尔再和芭芭拉的女儿让娜则组成了第三代的女子弦乐三重奏。在世界乐坛,一个家族里能涌现三组弦乐三重奏倒真堪称是绝无仅见的了。

约瑟夫·福克斯

福克斯家族的传奇是从约瑟夫·福克斯(Joseph Fuchs)开始的。这位活了九十八岁的艺术大师是他那一辈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说到二十世纪伟大的小提琴家,人们也许会随口举出十几个甚至更多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名字。不用进行民意测验,我敢保证这其中不会出现约瑟夫·福克斯的名字。其实,约瑟夫·福克斯与他们相比毫不逊色,而且他与那些同辈之间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被视为代表美国本土音乐文化成就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当代享有声誉的美国小提琴家阿隆·罗桑(Aaron Rosand,1927-)一段幽默而却不乏挪揄的话证明了约瑟夫·福克斯的价值所在。他说:“当一个富有的美国人去看牙医,医生建议他要换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问他换牙时介意使用一种本地的麻醉剂吗?病人断然拒绝道:‘不!请给我用进口的麻醉药,因为我花得起钱。”不幸的是,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十九世纪之初的美国乐坛,当时的美国人是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那些美国小提琴家的,尤其是当海菲兹于1917年在纽约的首演取得了决定性成功之后,人们更是对本土的小提琴家弃若敝屣。米沙·埃尔曼(Mischa Elman)——美国音乐会上的常客已经在第一线的小提琴家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同胞,他们来自敖德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而纳辛·米尔斯坦也正瞅准了这个巨大的艺术市场准备动身前来。或许有人会问:“不是还有艾萨克·斯特恩吗?”不错!尽管斯特恩在旧金山接受小提琴训练,但他却出生在俄罗斯,他的老师瑙姆·布林德(Naoum Blinder)也是俄罗斯人。那么究竟是否还有土生土长的优秀美国小提琴家呢?被米尔斯坦誉为是“美国训练出来的最伟大小提琴家”的约瑟夫·福克斯就是少数几位超一流的美国小提琴艺术家。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勤奋努力,才使得他们的“声音”能够在那些亚沙、沙沙、米沙和托沙们的喧哗之上脱颖而出,为美国听众所听到。这里的亚沙指海菲兹,沙沙指拉瑟森(Sasha Lasserson),米沙指埃尔曼,托沙指塞德尔(Toscha Seidel),他们都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创始人奥尔的学生。

如果说福克斯家族的传奇是从约瑟夫开始的话,那么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小提琴家的传奇却是从他童年时的一场意外而肇始的。他1899年4月26日出生于纽约,三岁那年,小约瑟夫在家里和一个邻居小朋友玩耍,两人打打闹闹,结果小约瑟夫从客厅里的大餐桌上不慎跌落下来摔伤了左臂。事情的结果可不像打石膏、缠绷带那么简单,他的这只手臂变得软弱无力。医生的建议是假如让这个孩子拉小提琴的话,有可能使手臂变得坚实有力而趋于正常。医生的这个建议还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因为这个家庭里就有一位现成的小提琴教师,那就是约瑟夫的父亲。菲利普·福克斯是一个家道殷实的商人,祖上是奥地利裔的犹太人。他热爱音乐,是一位颇具技艺的业余小提琴家。不过当初他可没有想要儿子学小提琴,所以约瑟夫走上音乐之路可谓是歪打正着,因祸得福。

小约瑟夫也的确是块学琴的料,自从四岁起他拿着那把四分之一尺寸的童琴跟随父亲学琴,技艺提高得相当快。加之天赋过人,六岁时已是当地令人称奇的提琴神童了。眼见自己的教学越来越力有不逮,于是父亲为他先后延聘了两位小提琴教师来指导自己的儿子。路易斯·斯维森斯基(Louis Svecenski,1862-1926)和弗朗兹·克纳塞尔(Franz Kneisel,1865-1926)都是纽约音乐艺术学院(即今朱利亚音乐学校的前身)的教授,其中尤以克纳塞尔对约瑟夫的影响最大,他也是约瑟夫一生中唯一一位正式的小提琴专业教师。克纳塞尔是一个德国手艺匠的儿子,早年曾去维也纳深造,求学于德奥学派的著名音乐家族成员约瑟夫·赫尔梅斯贝格(Joseph Hellmesberger)。1884年他出任柏林爱乐乐团的前身比尔泽乐队的首席,次年受邀赴美,后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首席长达十八年之久。从1905年起克纳塞尔就任纽约音乐艺术学院小提琴教授直至去世为止。作为一位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指挥家和提琴教师他在二十世纪的美国音乐生活中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约瑟夫在克纳塞尔那里接受了德奥学派最正统的训练。老师对他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甚至是严厉的,但这也使约瑟夫养成了良好、规范的演奏技艺,并从老师那儿学习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曲目。他后来也进了纽约音乐艺术学院,继续跟随恩师深造,并于十九岁那年以最高荣誉毕业。

怀揣着在学校里获得的一千美金,1919年二十岁的约瑟夫带着自己学到的技艺和年轻人的梦想踏上了第一次欧洲巡演的征途。在意大利他遇见了作曲家兼钢琴家布索尼。布索尼与这位比自己年轻三十三岁的美国小伙子一见如故,自愿充当了约瑟夫“艺术保护人”的角色。在布索尼的安排和指挥下约瑟夫分别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向严苛挑剔的德国听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的演奏受到勃拉姆斯家乡听众的首肯和欢迎,演出大获成功。在结束了为时两年的巡演后他回到了美国。1920年11月12日他在纽约的艾奥利安音乐厅举行了独奏处子秀,一夜成名。评论家称他的演奏“既恢宏大度又锐气十足”“兼具艺术的美感和音乐的才智,是在公众面前新涌现的最富于才华的年轻小提琴家之一”。不过,在当时的美国舞台上,作为小提琴独奏家的市场差不多都由海菲兹所垄断,因而约瑟夫于1926年应邀加盟著名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出任乐团首席,并且在克利夫兰弦乐四重奏里担任第一小提琴。即便是在乐团期间,约瑟夫也没有放弃小提琴独奏的机会,他在乐团创始人尼古拉·索科洛夫的指挥下演奏了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尽显其卓越才华,以至于一位评论家这样写道:“他奏出的最优美动人的旋律会在这个舞台上空回荡许久。”另一次,在演奏《天方夜谭》时由约瑟夫独奏的片段引起了后来乐团的指挥阿图尔·罗津斯基的关注,他非常欣赏这位乐团首席的技艺,称“福克斯的独奏简直就是一个梦幻”。

尽管深受乐团指挥的器重和同事们的爱戴,约瑟夫心目中的理想仍是成为一名职业的小提琴独奏家。于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他辞去了乐团首席之职,准备重返阔别多年的独奏舞台。正当他跃跃欲试,大显身手之际,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患不期而至,几乎摧毁了约瑟夫演奏生涯的美好前景。症结还是归咎于童年受伤的那只手臂。那时的约瑟夫刚刚三十五岁左右,正是演奏艺术日臻炉火纯青之际。然而他渐渐发现自己执琴的左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起先是感到麻木和僵硬,且状况日益加重,后来他练琴时只能用两根手指在指板上活动了,到最后索性左手的五根手指全都“罢工”了,至此他的演出被迫完全停顿下来。

约瑟夫的女儿,现任耶鲁戏剧学校戏剧理论与评论教授的埃丽诺·福克斯回忆道:“当时克利夫兰的医生们对此都感到束手无策。还是一位来自纽约的神经科专家对父亲的手臂做了仔细检查后断定这一定是童年时受伤的手臂里有一块碎骨在作祟,它已压迫到了相邻的神经组织。于是,那位专家为父亲施行了一次成功的神经移植手术,这才挽救了父亲执琴的左手,不过却在他的左手上永久地留下了一道长长而又清晰的伤疤。这道伤疤从肘部一直延伸到左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皮肤上是一长溜几乎半透明的网状疤痕,叫任何人看了都不免会感到心头一颤。然而,就算经历了如此大的手术父亲还是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康复治疗,一年后重又顽强地恢复了练琴。”终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又在纽约的音乐舞台上看见了那位历经磨难的约瑟夫了,他成为了最受听众欢迎的独奏家。1941年他还接替了奥斯卡·舒姆斯基成了普里姆罗斯弦乐四重奏组里的第一小提琴。不仅如此,术后的约瑟夫在独奏、重奏和录音等诸多领域内全面涉足,为自己的演奏事业找到了一片较之以前更为广阔的施展天地。

约瑟夫·福克斯是那种善于使用脑子来拉琴的小提琴家,他头脑敏捷,思考问题很快,并且善于迅速找到练琴和演奏中出现问题的症结。他虽然个子不高,然而左手拇指与食指却像海菲兹一样可以伸展得很开,这能保证他在指板上换把位时的柔韧灵活。但约瑟夫认为相对于左手而言,右手的运弓更为关键:“一个提琴家应当具有非常富于表情的运弓手臂,它能够省力地奏出各种音量的层次变化。我甚至可以这样说,那些最伟大的演奏家主要是具备了最好的运弓技巧而不是最好的左手!好的运弓手臂不仅有力量,而且敏感、细致、灵巧,这是一个提琴家最值得思考的事情!”事实上,约瑟夫自己的琴弓就以“铁弓”(iron bow)而闻名,其饱满有力、毫无瑕疵的运弓技巧使他总能保证自己的演奏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把名琴。这把制作于1722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有一个外号,叫做“卡迪兹”(Cadiz)。而他留给后人的录音也都是用这把“卡迪兹”演奏出来的。约瑟夫·福克斯与他的钢琴搭档阿图尔·巴尔萨姆(Artur Balsam,1906-1994)在1952年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是他珍贵的历史录音。在这套录音里他完美地演释了作为德奥小提琴学派传人扎实全面的演奏技艺以及典雅而又严谨的艺术理念(Naxos,3CD,8.111251-253)。

由美国VAi唱片公司出品的《约瑟夫·福克斯在独奏会上》(VAi,VAIA 1190)则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一场现场音乐会的实况,时间是1974年的12月10日。时年约瑟夫已七十有五了,在近八十分钟的音乐会上他为听众奉献了一场份量厚重且又风格迥异的曲目。两首奏鸣曲构成了音乐会的上半场。莫扎特的《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一开始的几个和弦就气度不凡,音乐饱满丰沛,以三个音构成的主题具有昂扬向上的激情,代表着这一时期作曲家狂飙式的创作倾向,体现出青年时代的莫扎特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虽然它的演奏者已是一位琴坛老将了,但在他的琴声里丝毫感受不到这种年龄上的巨大反差,体现的仍像初露锋芒的年轻人一样活力四溅。福雷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与前一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乐曲精致细腻、婉约柔美,它又恰好展示出约瑟夫演奏艺术的另一侧面,那就是华丽典雅、线条流畅。但他的演释又与以蒂博、格吕米欧为代表的法比学派有所不同,仍然不失演奏的力度和音质的穿透力。他对这首作品的演释正印证了唱片封套上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勋伯格的那句话:“约瑟夫是小提琴家中的贵族!”

巴赫的《恰空》是约瑟夫下半场的第一首曲目。每一个音符都拉得清晰饱满而富于颗粒感。对于这样一首需要兼具艺力与体力的艰深之作,他演来仍觉得心应手——中音馥郁浑厚,高音晶莹通透,低音则雄遒刚健。马蒂努的那首《双小提琴奏鸣曲》有着异乎寻常的欢快气质,旋律里洋溢着天真的童趣。约瑟夫与比他年轻四十八岁的日本小提琴家藤原浜尾共同演释了这首少见的双小提琴作品,从两人严丝密缝的默契配合来看,此时的约瑟夫已然穿越了半个世纪的光阴恰似回到了他纯真可爱的少年时代。其第一乐章的旋律节奏简直像极了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的终曲,两位演奏家的琴声洋溢着童真的活泼和欢乐。

由伊萨依改编的圣-桑的《圆舞曲风的随想曲》中大量运用了改编者偏爱的滑音与抛弓技巧,约瑟夫的演奏也深得个中三味;而拉威尔的《哈巴涅拉》则表现得幽怨而又迷离,将异国情调演释得惟妙惟肖。人们从这两首加演的乐曲中更可以领略到约瑟夫的大家风范。

《纽约时报》的评论家雷蒙德·埃里克森对于全盛时期的约瑟夫·福克斯的演奏艺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使你听到的不是他本人的琴声,而是音乐的本身!”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还有比这更高的赞誉吗?在音乐舞台表演之余,约瑟夫还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教师和重要的音乐社会活动家。从1946年起他开始担任母校——朱利亚音乐学校的终身教授。1953年他又成为耶鲁大学的教授。在1947年他与以一曲《班卓与小提琴》而闻名的作曲家兼小提琴家威廉·克罗尔发起组建了“音乐家协会”(The MusiciansGuild)。该协会在长达十一个演出季里为听众们介绍了许多一流的室内乐作品。他还应邀参加了由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在普拉德斯创办的卡萨尔斯艺术节,与卡萨尔斯以及美国钢琴家尤金·伊斯托敏留下了贝多芬《D大调“鬼魂”钢琴三重奏》的录音。同年,他又与中提琴演奏家玛丽安娜·克纳塞尔(也就是他老师的女儿)以及钢琴家巴尔萨姆共同在缅因州的蓝山创办了克纳塞尔夏季室内乐学校,在几十年前这里正是他的老师弗朗兹·克纳塞尔举办夏季音乐学校的地方。他以这种方式纪念自己的恩师,并将恩师的精神和经验薪火相传。

令人吃惊的是:这位童年就“先天不足”,中年又险遭“伤残危机”的小提琴家,其演奏的艺术生命却似乎比他同一时代的任何一位小提琴名家都要来得更长。到了1988年,他那一辈的天才小提琴大师们要么退归山林,要么驾鹤西去,如海菲兹早在1971年就正式宣告退出演奏舞台,1987年去世;而米尔斯坦也在1986年举办了他的告别音乐会。唯有约瑟夫依然活跃于纽约的舞台上。这一年他在纽约的考夫曼大会堂为听众奉献了一台全部由二十世纪音乐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其中有鲁塞尔、弗兰克以及弗朗索瓦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且不说这些作品的演奏难度,仅仅以它们的曲目构成与编排就足以窥见这位已年届九旬的耄耋老者对自己技艺的自信了。他的女儿埃丽诺回忆道:“在他九十岁生日的当天他还接受了电台和电视台的采访,媒体都将他当作九旬老翁的楷模。到九十三岁,他的侄孙——一位内科医生还和他开玩笑打赌,说他的精神状态完全可以去卡内基开音乐会。岂料他真的做到了。正是在这一年,父亲在卡内基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一直到九十七岁时他的健康才有所下降,但还是在家里教小提琴。他的思想和听觉仍然异常敏锐。一次,我听到他正在教一个朱利亚音乐学校的学生和他的同伴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当这对年轻人演奏第一乐章时父亲突然拍手打断了他们,对着那个钢琴手说:‘你的弹奏中左手少了一个降B音!那个学生一吐舌头,果然!其对音乐文献惊人的敏锐性和记忆力就是如此的传奇!”

1997年3月14日,约瑟夫·福克斯在纽约的曼哈顿去世,此时距离他九十八岁生日到来仅仅还差六个星期。

莉莉安·福克斯与她的女儿们

优秀的中提琴家较之小提琴家本身就仅十居其一,而顶尖的中提琴家则更属稀世珍宝。借用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行话:假如在女性中提琴家里莉莉安·福克斯(Lilian Fuchs)排第二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绝没有一个人有勇气站出来敢称第一。的确,莉莉安堪称是福克斯音乐家族的又一个传奇,同时也是二十世纪中提琴领域一座至今难以逾越的丰碑。

莉莉安·福克斯1902年11月18日出生,比哥哥约瑟夫小三岁。自从约瑟夫学了小提琴之后,父亲的意愿是让他的三个孩子组成一个钢琴三重奏。小儿子哈里(Harry Fuchs,1908-1986)学的是大提琴,因此父亲起先让莉莉安学钢琴。莉莉安遵从父命学了几年钢琴,并且还为哥哥约瑟夫弹过钢琴伴奏,然而在她的内心还是更喜爱弦乐演奏。于是,大约在十岁左右她转而跟随父亲学起了小提琴。莉莉安的学琴之路与约瑟夫几乎如出一辙,也先后拜斯维森斯基和克纳塞尔为师,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约音乐艺术学院。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在校期间还师从作曲教授佩西·戈茨修斯(Percy Goetschius,1853-1943)修习作曲,成为后者的得意女弟子,而她的同门师兄则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霍华德·汉森(Howard Hanson,1896-1981)。

1926年,年方二十四岁的莉莉安作为一名小提琴家完成了她的独奏处女秀。然而有些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正当人们期待着她在小提琴演奏上能更上一层楼之际,她却一头扎进了佩罗尔弦乐四重奏组,拉起了中提琴。自此,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位中提琴艺术大师。莉莉安非常醉心于室内乐演奏,她与佩罗尔四重奏组的合作一直保持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之后她又成为纽约“音乐家协会”的核心成员,经常与她的两位兄弟约瑟夫、哈里在一起演奏弦乐三重奏。与室内乐演奏并行不悖的是莉莉安的独奏生涯。作为一名中提琴独奏家,她还在欧洲和美国举行过多次巡回演出,而她与约瑟夫的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的舞台风景。其中不得不提及他俩对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的不朽演释,这首作品几乎成了福克斯兄妹舞台传奇的代名词。他们在一生中的演奏不计其数,光唱片录音就有三个版本,其中之一是1953年在卡萨尔斯艺术节上的现场版,由卡萨尔斯本人担任指挥。当代著名作曲家马蒂努就是现场欣赏了福克斯兄妹演奏的此曲而激发了创作灵感,次年他专门为这对兄妹创作了优美动人的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三首牧歌》并由他们作了世界首演。马蒂努格外青睐莉莉安的演奏,先后在1952年和1957年特地为她度身定制了《中提琴与乐队的狂想协奏曲》和《中提琴独奏奏鸣曲》,都由莉莉安首演后流传于世。有感于莉莉安精湛的独奏艺术,继马蒂努之后当代作曲家雅克·德·梅纳斯为她写了中提琴奏鸣曲;昆西·波特为她先后创作了《中提琴与竖琴的二重奏》和《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而犹太裔的意大利作曲家维托里奥·里埃蒂更是效仿当年的贝多芬,为福克斯兄妹创作了一首《小提琴、中提琴和钢琴的三重协奏曲》。

莉莉安·福克斯身材瘦小,由此而推想她的手指和手掌也一定不会很长大,为何这样一位娇小玲珑的女子却能在中提琴演奏艺术上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呢?以自己既拉过小提琴又拉过中提琴的经历而言,莉莉安认为:“这两件乐器在技术的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只是中提琴在尺寸上比较大,所以在学习技巧的灵敏性方面就有些难度。”不过她认为这一点应当通过学习小提琴而得到解决,因为“所有著名的中提琴家都曾经是优秀的小提琴家。一位好的小提琴家拿起一把中提琴,可以立即成为一位好的中提琴家,只要他具备敏锐的听觉,而且有灵活的运弓技巧,换一件乐器对他而言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为了解决中提琴的琴弓份量更重的问题,莉莉安“有意识地在演奏中提高自己右手肘的位置,这样做可以使右臂动作线条连续不断,更可以增强上半弓演奏的力度。当然,好马还须配好鞍,琴的大小也十分重要。莉莉安自己使用的是一把体积稍小的由十六世纪制琴家加斯帕罗·达·萨洛制作的意大利名琴,并且在A弦上使用羊肠琴弦,因为她认为在一把古老的意大利提琴上使用金属的A弦简直是一种亵渎。她使用的琴弓则是英国制弓家约翰·多德制作的,因为他制作的琴弓比通常的中提琴弓都要更短些,十分适合像她这样身材娇小的演奏家。

正是使用了这把加斯帕罗名琴,这位中提琴女杰在她艺术生涯黄金时代缔造了一个演奏史上的神话,她用中提琴演释了巴赫为大提琴所作的六首无伴奏组曲,还录制了唱片。此举一出,举世皆惊。莉莉安为演释这套组曲花费了多年的精心准备。她最初是受卡萨尔斯演奏这六首大提琴组曲感染,决意要在中提琴上“再现”此曲。在公开演奏之前她曾私下里为卡萨尔斯演奏过,想听一听对这些作品的绝对权威的评判。不想卡萨尔斯听了她的演奏后说,听过了中提琴的演释他反而觉得巴赫的这套组曲要比自己用大提琴演奏的声音效果要好!这大大激励了莉莉安。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将这套组曲作为自己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由此也成为迄今为止用中提琴演奏这部作品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她还与约瑟夫、哈里为Decca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其中包括贝多芬的弦乐三重奏和勃拉姆斯的全套钢琴四重奏。这些珍贵的LP唱片至今为止唯有这套最富盛名的巴赫组曲由加拿大的Doremi唱片公司于2005年转制成2CD(Doremi 7801),一经问世,立即成为了爱乐者与收藏者们的圭臬。

除了演奏之外,莉莉安·福克斯在教学和作曲这两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得益彰的。她1962年开始执教曼哈顿音乐学院,1971年起成为母校朱利亚音乐学校的中提琴教授。有感于中提琴演奏教材与曲目的匮乏,她施展自己的创作才华创作了三套无伴奏的中提琴作品,即《十二首随想曲》(1950年)、《十六首幻想练习曲》(1961年)和《十五首个性练习曲》(1965年)。此外她还创作了一首无伴奏的《田园奏鸣曲》。这些作品不仅是提高学生们演奏技巧的绝好教材,更是莉莉安独奏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加演曲目。她的这几套作品深得“中提琴第一人”美誉的威廉·普里姆罗斯的高度赞赏,称其为中提琴的演奏曲目和教材填补了空白,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莉莉安的丈夫是犹太裔企业家路德维格·斯坦因,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业余的小提琴、中提琴和钢琴演奏者。他俩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成了福克斯家族音乐传统的第二代传承者。芭芭拉·马洛(Barbara Mallow)和她的小舅舅哈里一样是一位大提琴家,她的艺术生活也像母亲一样丰富多彩,独奏、重奏与教学各方面齐头并进,且皆有口碑。而芭芭拉的女儿——福克斯家族的第三代让娜·马洛(Jeanne Mallow)则成为当今乐坛最为优秀的青年女中提琴新星。莉莉安的另一个女儿卡罗尔(Carol Amado)则继承了她大舅舅约瑟夫的衣钵,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于是,这个家族里出现的第二个弦乐三重奏组是由莉莉安母女组成的。而当莉莉安韶华老去,卡罗尔因病辞世后,家族里的第三个弦乐三重奏又应运而生了。它由芭芭拉领衔,两位家族的第三代让娜和卡罗尔的儿子大卫·阿玛多(David Amado)组成。

让娜最早学的是小提琴,或许在她的基因里流淌着外祖母对中提琴的挚爱情愫,她逐渐为中提琴所具有的相对更为幽暗但共鸣却更为浑厚的音色所吸引,遂改习中提琴,这几乎复制了莉莉安的求艺之路。她曾受教于小提琴名宿约瑟夫·金戈尔德,被誉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她的演奏具有忧郁的贵族气质,令人激动的吟唱以及一种娓娓倾诉的音乐性,而这似乎正是她的第二天性”(《纽约时报》)。让娜曾多次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过中提琴独奏音乐会,弦乐杂志《斯特拉德》的评论写道:“她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从她的演奏中体现出其具有自然生动的音乐性、大师风范的天资、生机勃勃的韵律与能量以及一位天生的演奏家所特有的敏锐而富于穿透力的音质。”在2006年,让娜录制了一套双CD(Naxos,8.557932-33)。在这套双CD里她演奏了外祖母莉莉安为中提琴而创作的所有独奏作品,这也弥补了莉莉安生前未能为这些作品录音的缺憾。更具有纪念意义的是:让娜录音时演奏的中提琴就是莉莉安生前的那把加斯帕罗。

大卫·阿玛多则先后毕业于朱利亚音乐学校和印第安纳大学,是一位小提琴家、钢琴家,更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指挥家,现任特拉华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在他的身上人们似乎可以预见,福克斯家族在历经了百年的音乐传承后已从单纯的弦乐演奏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开拓。这个家族就是以这样生生不息的方式在续写着家族的传奇!

福克斯家族第一代的弟弟哈里·福克斯和他的哥哥、姐姐相比未免相形见拙,只因他一直担任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大提琴家终其一生,除参与约瑟夫、莉莉安的室内乐重奏外甚少从事个人的独奏,故而史载甚少。至于莉莉安,她和兄长约瑟夫同样长寿,于1995年10月5日在新泽西去世,享年九十二岁。

猜你喜欢
小提琴家中提琴约瑟夫
提琴被调包了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老余
童话
中提琴演奏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生命的最强音
中提琴上的“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谈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