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体质下降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

2012-04-29 21:25刘珂青
考试周刊 2012年4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

刘珂青

摘要: 作者针对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象,以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方式、认知度及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行为、锻炼方法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体质下降影响因素对策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并提醒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但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指标均有所下降。大学生体质差绝非是遗传等先天因素造成的,也不完全是体育设施不足、锻炼场地不够等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平时忽视了体能训练的学习,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现代人的文化素养,却缺乏现代人的健康观念和保健策略,这更是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体育教师及他们任课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教师10人,学生42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查阅中文文献资料,包括科技期刊、学报、报告会论文,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与探讨。

1.2.2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山东四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调查访问。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1.2.3问卷调查法

对四所高校的420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回405份。(男生235人、女生170份)

2.结果与分析

2.1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不强,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首要原因。

通过学生的问卷、教师体育教学及业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得出的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体育的动机和体育锻炼的主体愿望在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很喜欢和喜欢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5.2%和41.9%;不喜欢体育活动的人数仅占调查样本的6.4%。其中很喜欢体育活动的男生比例数明显高于女生,对体育活动持无所谓态度的女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男生。有93.6%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质外,还在运动娱乐、调节精神、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明确的,动机是积极的。但在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体愿望调查中却发现,体育行为较好的大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11.2%(每周锻炼时间5h以上);体育行为一般的占28.7%(每周锻炼时间3-5h);体育行为较差的占60.1%(每周锻炼时间3h以下)。这与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学生争取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质健康基本要求相去甚远。调查结果还表明,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前五位因素依次为:惰性心理、怕累(56.42%);缺少体育场地、设施(32.17%);缺少喜爱项目(21.76%);学习任务重,没时间(19.28%);缺少组织、指导(14.32%)。

2.2生活方式不健康,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中吸烟及饮酒者大有人在,而无规律饮食的(不吃早餐、偏食等)和无规律日常起居的(晚睡、晚起等)也不在少数,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体质或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精神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依赖性强、任性、娇气、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大学生退学、休学,甚至是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据中国教育网最近开展的一项关于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的锻炼(34.96%);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大(31.1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12.5%);敏感群体,容易产生心理问题(9.78%);难以排除情感危机(7.47%)。

2.3营养健康意识不足,体育消费意愿淡薄。

大学生在营养健康方面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及合理的膳食结构,主要表现为:无规律的饮食、偏食、挑食、喜欢洋快餐、过度吃零食及不知饥饿的无节制饮食。近十年来大学生的肥胖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之多,肥胖症造成的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现象比较严重。另外,众多女生为有苗条的身材,每天刻意控制饮食(少吃甚至不吃)以期达到瘦身目的,因营养不良导致体力透支,对女性在青春期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是致使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树立营养健康意识和普及营养健康意识方面却远低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率。

目前,大学生参与消费健身的仅限于一小部分,他们对健康的认识多数还停留在身体没有疾病这个最基础的层面上。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方式多是上网、打牌、玩游戏、看电影和逛街购物(女生),社会活动多是同学的生日聚餐、朋友及异性朋友间的吃饭、喝酒等。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消费群体,他们持有量入为出的消费意识,对“花钱买健康”仍持一种保守、观望的边缘态度。

3.对策

3.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达到这个基本要求。

纵观高校体育发展状况,高校主要负责人要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是极为迫切与重要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3.2大力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追求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倡导和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使“育体、育智、育神”形成一个完好的教育体系。

3.3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咨询中心,引导学生把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

以此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消费愿识。尝试改变体育课的传统评价方法,将评价重心更多地转移到关注学生体质、体能的点滴进步与体育参与意识等方面上来,鼓励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3.4高校相关部门必须强化科学饮食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健全的生活方式。

通过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提高学生饮食中的营养水平。善意引导科学的日常生活起居,合理控制学生的作息时间。增强学生肌体的抵抗力,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宗继军.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扬静.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影响其健康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3]何海强.现代体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