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阴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2-04-29 21:05陈文坤
中国市场 2012年49期
关键词:江阴市研究发展

陈文坤

[摘要]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也是江阴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该产业在江阴市发展迅猛,技术、品牌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前列。本文对江阴市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江阴市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81-02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而且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重要性。基于新材料而发展起来的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也是当今世界产业中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一项新兴产业。

地处苏南的江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在2003年至2011年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已经获得九连冠。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时,江阴市又成为中央在全国宣传的18个重大典型地区之一。江阴市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江阴市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之路上,江阴走在了全国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

1江阴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分析

由于江阴市区域条件优越,产业优势明显,很早就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早在 2001年科技部就批准江阴市规划建设“江阴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以充分发挥沿江优势,从而加快国家新材料产业的发展。2005年,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在江阴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内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江阴市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走出了一条符合江阴实际发展的路子。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江阴市经济增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特别是在2010年,江阴沿江国家新材料带五大高新产业群(光电子通信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纺织新材料)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0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项目87项。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阴海陆装饰有限公司,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4家新材料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阴华电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沿江产业带新材料继续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居主导地位,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保持平稳发展。国家火炬计划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完成销售收入370亿元。

2江阴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江阴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江阴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等条件是分不开的,这些有利的条件使江阴集聚了很多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就有20余家,很多企业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领头羊”。新材料产业形成了巨大的行业规模,2010年相关新材料产业就实现了14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形成了汽车特钢生产、精纺面料生产等十多项全国领先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涌现出一大批加速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名企业家:如华西集团的吴仁宝、阳光集团的陆克平、法尔胜集团的周建松等。目前,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已形成三个全国之最:①产业化规模全国最大;②新材料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多;③集聚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最密。

江阴市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江阴市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二是企业十分重视自主创新,给企业不断带来活力。

2.1江阴市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在地方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不是财富的创造者,而是制度的创新者和各种鼓励性政策的制定者。多年来,江阴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向上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在土地、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向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倾斜,不断增强扶持力度,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产业扶持过程中,江阴市不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新兴产业、高端产业腾出资源,让出空间,创造条件;积极强化“三创”(创新、创业、创优)载体建设,完善各项功能平台,实现高新技术最高的孵化成功率,2010年海归人才项目产业化率超75%;积极构建技术支持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类风险投资和种子基金,为各类载体提供良好便捷齐全的配套服务;江阴市还与全国新材料领域的大学科研院所成立了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产学研联盟,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江阴新材料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成立于2004年11月的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占地180亩,第一期工程投资1.3亿元,总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其中研发用房近4万平方米。市政府努力把高新技术创业园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地,高新技术产品的发源地,争创国家高新技术创业园。2010年高新技术创业园按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积聚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据统计2010年江阴就引进科技领军人才59人,为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也为江阴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2.2企业十分重视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了活力

近年来,江阴市有许多上市公司都积极加盟新材料产业,而且努力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化技术水平,在新材料科技创新之路上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

第一,加强对外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江阴企业积极开展中外技术合作,通过购买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在原有的核心技术平台上再进行技术创新。典型的如江阴毛纺产业的生产企业原来都是粗纺企业,经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逐步实现了由粗纺到精纺的跨越,精纺呢绒的产销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兴澄特钢成为全国特钢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源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进行中外技术合作。2000年经过与奥钢联进行技术协作,兴澄特钢陈旧落后的工艺技术得以更新,吸收并掌握了当代先进的工艺软件和诀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该公司成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利税等13项指标,名列全国同行第一,特钢出口占全国特钢同行同类产品的60%。

第二,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创新。

江阴的企业还积极利用国内的高校人才资源、技术研究成果及信息资源,不断提高新材料领域的研发能力。比如我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形状记忆合金项目研究上居于领先水平,法尔胜便主动与其合作,共同开发了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胆道支架、眼镜架等。海澜集团与东华大学进行合作,以先进的无氯化羊毛变性处理技术应用为基础,进行深加工,使乌拉圭羊毛在毛纺领域里的应用有所突破,从中厚型的产品发展到目前适合于市场消费者的轻型凉爽织物,应用改性乌拉圭羊毛生产的全毛高级单面花呢以及凉爽毛呢以其优良的特性足以与澳毛相媲美,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为海澜集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三,创建研发机构自主创新。

江阴新材料企业始终本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本” 这一观念,不断挖掘、引进和培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江阴市规模较大的新材料企业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作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人才使用的一个有效载体。比如江阴阳光、海澜、法尔胜、兴澄、双良、申达等15家集团企业已经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量名列全国县市级第一。有了这一大批科研人才,企业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2011年江阴申请发明专利就达到了1801项,在这些重点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后,江阴企业在一大批高附加值产品上就具有了全球领跑能力。

3继续加快江阴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3.1政府应继续加强管理,积极引导

在继续加快新材料产业建设方面,省及地方政府都能大有作为。

江阴市应当继续对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龙头”——江阴沿江新材料国家产业带加强管理和协调,完善各公共服务平台。成立跨地域的“江阴沿江新材料国家产业带”领导小组和相应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产业带的规划、建设、协调等工作。省里有关的部门可积极引导,规划整合我省的各科研机构院校参与新材料产业带的建设,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对新材料产业,市政府应制订新材料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继续加大财政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力度。适时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比如对于那些基础性的、关系整个新材料行业发展前途的研究项目,地方财政应提供足够的经费。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继续制定鼓励新材料企业增加研发费用的政策,比如允许研发费用可以按一定比例抵扣企业所得税等。

国外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想成功地培养一项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最好能先在国内培养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所以江阴市可以结合本市的各产业发展情况,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相关或支持性产业,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以此构筑更为优化的产业集群。

3.2企业应继续加强新材料技术创新,特别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应继续完善各项新材料发展的产业政策,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继续加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特别是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因为新材料产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人才是制约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应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抓紧制订自己企业的新材料产业人才引进计划,完善招才引智的鼓励政策。通过多种模式加强培养和引进新材料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制度,提高人才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支持组织和建设产学研联合研发团队,为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长期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李阳.2011年《江阴年鉴》[M].北京:北京市方志出版社,2011:192.

猜你喜欢
江阴市研究发展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