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素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面对这种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我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我校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生活体验,知识的积累较为贫乏。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但应试教育却使学生感到语文枯燥无味,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信息——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介入,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达到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的。
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孩子没有亲眼见过水滴石穿的景象,为了使孩子们领悟课文内容,我为学生展示了水滴石穿的图片。看着神奇的画面,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情绪高昂,一下子拉近了陌生的景观和学生间的距离,观此情景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是什么原因带来了这奇异的景象?”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突破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点”,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用课件、网页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其次,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形式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3.深挖教材,精心设计。
通过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把语文知识所涉及的有着极大时间和空间跨度的内容,通过实物演示、动画模拟、情境再现等手段,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展现在学生眼前。但这些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解决重难点,如在《麻雀》的教学中,截取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视频片段,向学生展现老麻雀英勇无畏的气概,再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伟大的母爱,情感目标的自然水到渠成了。
4.把握专业性,凸显实效性。
多媒体的专业教学特性是指不同的教学媒体,传递、处理某一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同,有的适合语音教学,如录音;有的则适合包含大量生动图像的教学,如录像。那应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呢?美国大众传媒学专家施拉姆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因为电脑的输出方式多为大屏幕投影,看上去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资料齐全,其实却是同一输出方式,极易造成学生视听疲劳,思维受制,有时会出现一种新形势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同,必须考虑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多种使用方式交替使用,也不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不仅可加大教学密度,开阔学生视野,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学习时间。
5.遵循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原则。
5.1要根据学习对象的学习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图画、动画、声频、视频等教学媒体生动具体、直观形象,具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通过信息技术,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可以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机。但是,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切不可因为滥用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丧失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
5.2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阅读文本,倾听对话,感悟思想,体会情感,揣摩表达,积累语言,表达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切教学手段都是服从于此的。因此,在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这二者的关系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优化教学服务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上。
5.3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运用信息技术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忌盲目性。没有哪一种教学手段是万能的,只有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利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手段,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