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刘海影:复旦大学管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资格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加拿大注册投资组合经理(Registered Portfolio Manager);曾担任加拿大某对冲
基金首席投资官和对冲基金经理,加拿大瑞富咨询公司CEO;目前担任广东广晟财富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投资总监。)
目前市场点位不宜过度看空
记者:您怎么看当前市场?
刘海影:对于目前的市场,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战略上不应该过分的看空,战术上比较注重风险控制。从中长期角度看,目前的股市机会很多。
为什么不应该大规模的看空后市?主要是觉得熊市走了这么多年之后,很多负面消息的确是在价格里面得到了充分的反应。从经济方面看,我们的研究证明经济在第四季度的确是在触底的过程中间,可能明年一季度有机会往上走,所以从经济的角度去看空后市其实并不充分;
而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来看空后市的其实是来自于政治不确定性,政治上的不确定性至少大家的忧虑性是在降低,十八大已经如期举行,大格局的稳定是可以被预期,政治上的看空我觉得也不是特别充分。
第三个方面的看空主要是制度上,比如说新股发行这些方方面面,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老问题了,以前就存在,这个老问题已经让我们的市场指数从50-60倍的估值水平跌到现在10倍左右,这个问题不仅现在存在,以前存在,以后还会存在,不能说因为这个问题存在就不看好未来。
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不适合在目前这个位置继续深度看空。
另外,为什么又要对风险比较重视呢?通过这么一长段时间的熊市走下来,不管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其实大部分都还是亏钱的,大家心态也比较脆弱,这种清盘线和止损线都悬在那个地方,如果没有赚钱的前景的话,市场跌起来也还是会往下杀的,所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战术上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也不能放着太大的风险度去博,机会是永远有的,首先是要保证不死,所以从操作这个层面我会比较强调风险控制。
加仓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
记者:未来看好的行业包括哪些?
刘海影:具体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前我们是重仓医药和消费,现在降低了很多医药的头寸,逐渐开始配置了一些周期性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配置房地产的逻辑很简单,尽管我们中长期不看好房地产的走势,但是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讲寒冬过后,它没有死,那么集中度的提升和短期的回暖在它的股价上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有一部分的配置的。
房地产中长期形势不乐观
记者:如何评价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对房地产行业未来前景怎么看?
刘海影:房地产非常的重要,结论有几点。
第一点就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扬的主要驱动力是投资性的需求,这跟中国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等相挂钩。有购买房子能力的富豪阶层,他们购买的房子可不是一套,是五套十套二十套,所以就是说对房地产的硬需求中很大一块是投资性的需求。
夏斌老师(夏斌:著名经济学家、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认为要坚决打击投资性的需求,让房地产的需求回归到消费需求上去,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当然用行政手段来控制投资需求我认为不是那么有效。
第二点,由于房地产投资需求是主要驱动力,其实房地产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金融参数而不是一个消费参数。我们做的数据研究就发现房地产价格升幅跟很多金融变量挂钩,而跟消费市场需求是不挂钩的,从我们的模型推断来看,房地产的价格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平台整理期,它可能不太具有大幅增长的潜力,我们的判断是未来半年到一年之内,房地产价格是平台整理甚至不排除出现下滑的可能性。如果是消费需求,只要你的消费能力增长了它可以无限制的涨下去,只是涨幅是很缓慢的,但投资是看预期的,我们是投资性需求一下子把房地产价格推到了顶层,不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国房地产的形势并不是那么乐观。
另外,从供需这个角度讲以上的判断,中国房地产目前人均住房面积已经到了34平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数据,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房地产市场从中长期角度看也不一定那么乐观。
人民币汇率已体现内在价值
记者:对于人民币的连续涨停怎么看?人民币是否仍有升值空间?
刘海影:人民币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均衡内在价格附近,目前的连续涨停我认为是一个短期现象,未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很可能围绕这个位置区间震荡。
记者:怎么看待目前国内的货币政策,年内是否存在降准的可能?
刘海影:我觉得现在年内降准的可能性是降低了,虽然我认为是应该降,但是它可能就不降了,因为经济未来可能复苏。
记者:有分析认为目前的经济回暖迹象只是暂时的,中长期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对此您怎么看?
刘海影:从长期来看,经济形势确实没有短期乐观,短期判断就是萧条走完就会有复苏、繁荣,但是这个复苏和繁荣未来可能是很温和的,或者说是很无力的,大家都在说“U”型反转和“V”型反转,我个人觉得是“耐克”型走势,这个幅度很浅很平缓。
这个当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这轮的经济触底回升仅仅只是表现在库存周期上。但从过剩产能和杠杆率这二个角度讲,就是现在方方面面的条件不太支持中国经济强劲复苏。
以前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需要外界情况配合的,比如2002年之前的那二轮周期,其实它的复苏比较缓和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2%以下,GDP也就8%左右。而最近两轮轮经济复苏中,外需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经济的黄金期里面,中国出口增速差不多有百分之二、三十。按照我们的预计未来出口增速就只是一个个位数水平,今年也是个位数,明年说不定也是个位数,那这个个位的增长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一方面国际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之后,中国出口竞争实力大不如前,所以出口增速也就是个位数。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一个加杠杆的状况,尤其是2009年来这一轮加的特别猛,中央出台四万亿加上2009年十万亿和2010年十万亿,2011年还很高,这个杠杆加的比较猛,各个主要的经济主体,从地方政府到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加杠杆的潜力大不如前了,地方政府负债在2010年年底就到了十多万亿;国营企业一直是信贷的主要使用者,其实很多钱是放给了国营企业,也不是还能够继续加大杠杆;民营企业得到的金融服务的确是不足的,做的好的私营企业不缺钱,做的不好的企业想要加杠杆加不上去,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经济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拉动需求的潜力大不如前,外需也上不去,那么这个经济的反弹可能就是比较微弱的。
我做了个研究,把中国的经济增长跟韩国、日本、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做了对比,还是中国经济处于一个很典型的状况。韩国跟中国的经济走势很接近,比如说第一轮刚开始经济起飞都是要靠改革,靠政府去启动基础建设;
之后就靠开放,韩国和中国都是大举的增加出口,让出口带动沿海一带的这种加工业的产业升级换代浪潮,推动了就业增长和对城市化的需求,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在其中扮演一个基建投资者的角色,整个经济在外需的驱动之下快速的增长,对韩国而言,它出口带动的增长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六十,中国经济规模比韩国大,所以没那么大,但是也有百分之三、四十,这个阶段是一个健康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