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玲,郑涛
摘要:本文对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系统化地阐述了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专业教学改革成果,为下一步的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教学改革;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社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3-03
我校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处于汽车产业链的前端——汽车研发试制阶段,对学校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专业设置格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本专业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创建具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和风格的品牌专业为宗旨,以造就“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的应用型汽车造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躯体强壮、两翼齐飞的专业发展态势。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企业合作和企业调研,不断深化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打造我校汽车产业链前端专业
在专业规划和建设方面,汽车造型技术专业遵循学校“第一服务、精益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加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有“适用理论、实用技能、创新思维、良好人格、健康体魄”的适应汽车开发设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坚持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明确本专业就是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的技术人才,紧扣高职教育的本质特点,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二、校企共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不断深化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年的调整和优化,本专业教学与具体职业岗位一一对应,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1.四环相扣,塑型育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建设完全围绕汽车造型设计实际过程来进行,涵盖从概念创意→设计表现→汽车模型制作→模型数据反求四个环节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紧扣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四个环节来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四个环节可体现为“散、谨、细、精”四字。通过对汽车造型设计整个流程的学习,学生经过“散、谨、细、精”过程培养,使学生掌握汽车造型领域的前沿技术,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达到了人才的培养目标。
2.根植企业,深度融合。我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使本专业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企业资源,这种资源成为我们专业建设的基石和发展条件。在专业建设上我们以“引”为主;在人才培养上我们采用了“导”的方式;在服务企业方面我们实现了“接”。“引”——引进企业资源;“导”——由专家主导;“接”——零距离对接。
三、技艺交融,构建六模块课程体系
1.技艺交融的专业特征。汽车造型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兼具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修养。本专业招收生源为理科生,学生有较好的理性思维,有学习汽车知识方面优势,但对于汽车造型设计与艺术表现方面却有很大缺陷,对此,在专业设置上,我们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技术与艺术的均衡发展。
2.进阶式六模块课程体系。基于技艺交融的专业特征,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模块化、进阶式的课程教学体系。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汽车类课程、设计基础课程、手绘表达能力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训练、汽车模型制作能力训练六大模块。六大课程体系模块各有侧重,逐层深化,课程内容注重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突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特色,培养多学科交融的高技能型汽车造型人才。
四、以培养“能工巧匠大学生”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1.以三个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改革。本专业已经形成模块化、进阶式、组合型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的重心,实践教学比重达到了70%以上。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专业教师参与审定并修改了国家《汽车模型工职业技能标准》;主持制定出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建设规范》,修订了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4门专业精品课课程,出版教材8本,与企业联合开发校本教材2本。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为切入点,开发《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汽车车身构造》等“DL”(DoingbyLearning)课程。
2.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本专业摒弃以往专业教学中的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师徒式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本专业采用师徒传授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学得快,效率高。在本专业教学中,很多专业课程都需要采用学生训练、教师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以师带徒的专业课教学,使本专业学生达到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全过程的体验与掌握,利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汽车造型技术人才。
五、跟踪前沿,建设国内一流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1.提升专任教师职业素质。重点通过师资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每年派专任教师参加全国油泥模型制作培训,并组织教师参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造型学组年会等。实行严格的教师“上岗培训”制度,每年暑假组织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
2.聘请企业一线专家为专业兼职教师。根据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特点,为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实际工作技能,本专业采用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大量引入设计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使我们的学生更快的融入和适应实际工作。本专业带头人李铁男主持指导并参与了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学生实习、实训和实验室的规划,为本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目前,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来自生产、管理等一线的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助教1人,“双师型”教师9人。本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均是来自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技术中心的国内顶尖汽车设计师和汽车模型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研究生(不含在读)的比例为100%。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六、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投入140多万元建立和完善了水平较为先进的实训室4个;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习基地4个,并与一汽集团多家子公司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
1.三个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主要以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三个职业能力(手绘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油泥模型制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素描、设计草图,效果图用的美术造型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用的电脑教室,手工造型实训室以及汽车油泥模型制作实训室都集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专业教学和学生的系统化学习,系统性比较强。
2.校企合作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与一汽—大众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些国际化的品牌公司,管理规范、技术领先,企业兼职教师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保障。
七、人才培养质量好、就业率高,社会评价高
经过专业建设和改革,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几年来本专业招生稳步攀升,本专业招生计划落实顺利,在吉林省范围招收,生源充足,第一志愿考生分数均高于省最低控制线,录取分数较高,一次报到率达95%。
1.学生职业能力强。本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生全部参加焊工证初级技能鉴定,通过率达100%;近三年毕业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达到95%。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代表一汽集团公司,在2011年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造型学组主办的“2011中国首届模型师雕塑技能大赛”上,本专业赵国旭同学的参赛作品“熊”获得了“全国十佳作品”的荣誉称号;毕岚峰、包建、胡聪同学分别以作品“涅槃”、“人生”、“史痕”荣获优秀奖。以上获奖的4名同学进入企业实习不到一年,模型制作技能得到迅速提高,被企业聘用,成为企业骨干。
2.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生源稳定,生源质量不断提升,新生近三年的报到率依次为81%、85%、90%,呈逐年上升趋势;毕业生受到了系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教育,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历届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双证书获得率达98%以上,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自学本科等方式不断提升自我。近年来,本专业学生遍布一汽、东风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春天火、同济同捷、富奥江森等汽车企业和设计公司,从事汽车油泥模型的制作、修改、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多数学生已经成长为能够独立制作1:1油泥模型的模型师,在各自企业和公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研究,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日益完善,适应了汽车造型技术快速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使本专业发展成为辐射东北,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带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