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就在我们身边

2012-04-29 00:44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年44期
关键词:杨光擀面老头

2012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有点早,来得有点突然,也来得比往年来得更猛一些。一位住在北京某小区的老妈妈,见商场看门老头衣衫单薄,尽管并不相识,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从家里找了件穿不着的旧棉衣送给了他。那场雨雪过后,看门老头要回家乡了,特意找到老太太,递上一张写在一页小学生作业本上的字条:

冬舍棉,夏施单,

良善之心日月鉴。

秋冬交际收夹袄,

强似三春绫罗穿。

一夜雨雪突然降,

全赖此衣挡风寒。

素不相识不图报,

仅以拙句聊奉还。

——在露天看店的河南老头恭呈送衣人,聊表谢意。

老妈妈的子女看到这张字条,“很意外,很感动”,就把它拍成照片放在网上,并附言说:“不要看不起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人,尊重和关爱他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值夜班等稿子的时候,我无意间浏览到这段文字和图片,心有所动,就轻点鼠标“分享”了。第二天打开电脑,忽然发现很多人在@我,此后的100多个小时里,不断有人转发这条微博。入冬之际,两位素昧平生老人的相互给予,成就了一段广为传扬的温情故事。

可能,美好的生活就是由这些平凡的感动连缀而成,只要更多的人愿意拿出更多的善意与真诚。也许,丰富的宝藏就在我们鸡鸣狗吠的院落里,只要我们悉心从一粥一饭、一草一木、一丝一缕中去整理和发掘。

上周二天气不错,驱车到东辛屯转了一圈,我们是奔着那碗面条去的。

东辛屯是北京市大兴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原村,既没有依山傍水的景致,也没有特色种植的果蔬,这些年眼瞅着别的村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票子挣了一摞又一摞,不能不叫人眼热。在“一村一品”建设中,东辛屯“两委”一班人由村里的上千亩强筋小麦示范田想到了手擀面。干练的大学生村官对我们说:“咱这儿产麦子,手擀面那是餐桌上的当家饭,几乎家家户户女主人都擀得一手好面。”于是,村里决定打出“老娘手擀面”的旗号招徕游客。搞比赛、亮绝活、翻新花样,一番内功练下来,东辛屯的手擀面已经是面有五色,卤有数样,名声也越传越远。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来村里吃手擀面的游客有八千多人,东辛屯一下子火了。采访那天端到我们面前的手擀面是用西红柿、胡萝卜、紫甘蓝、菠菜榨汁和出的面,五彩斑斓,看着就叫人口舌生津。

正聊着,村党支部书记杨光急匆匆从医院赶回来,35岁高高大大的汉子,“三高”指标高得惊人,已经打了一个月吊瓶了。“累的,从无到有扑腾起这一摊子容易么?”村里的餐馆老板们都这么说。

好在“老娘手擀面”名声打出去了,前不久,央视《舌尖上中国》续集已经在东辛屯拍摄完毕,年底即将播出。现在,我们正张罗民俗婚礼和乡土文化演出等项目,游客来了,不光要有的吃,还要有的看、有的玩。杨光对东辛屯的快速发展信心满满。

没资源的东辛屯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有产品的营坊村把苹果做成了名片。

北京苹果数昌平,说起昌平苹果绕不开营坊昆利果品专业合作社。从春到秋,本刊全程关注着昆利有机苹果的整个生产过程。在昆利的有机果园内,我们看到,优美的环境,完备的设施,以及生产的精细化程度令人无可挑剔。昆利的有机苹果是摘着吃的,并不装箱卖。直到体验了采摘,记者才落笔撰写这一期“特别关注”的稿件,向读者报告北京最好的苹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把传统变成资源,把资源作成特色,把特色培育成精品,现代农业工作者就这样精益求精地提升着产业水平,续接着产业链条,改变着产业形态。

猜你喜欢
杨光擀面老头
吃糖的好处你了解多少?
加年华
时光深处的手擀面
老头与丫头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Higgs and Single Top Associated Production at the LHC in the Left-Right Twin Higgs Model∗
刘亮、杨光设计作品
傻老头生活派
倔老头
小小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