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吃”

2012-04-29 00:44邹全荣
祝您健康 2012年5期
关键词:饮食卫生士大夫调味品

邹全荣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他的著作《论语》中,就有不少关于饮食卫生的论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的这一思想,指导人们要把饭食做得精美一些,把菜肴做得更细嫩些。体现了他饮食卫生的科学观点。

孔子那个时代,祭祀风尚很浓,人们在祭祀祖先神灵时,往往用完整的牲口和大量的粮食,暴饮暴食,疾病不断发生。孔子作为教育家,他劝告庶人:“食噎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意思是食物经久变得腐臭了,鱼和肉腐烂了就不能吃。孔子起初也学过一些祭祀,也从事过一些祭祀品的制作,对烹饪方面的饮食卫生是很重视的。他曾说过:“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食物的颜色变得难看了,不能吃它;食物的气味变得难闻了,不去吃它;烹调的熟化程度不够,也不吃它;没有到吃饭的时间,不随便吃食;食物切割得太零乱,影响咀嚼和消化,这种食物吃了也无多大用处,还不如不吃好;没有一定的酱醋,也不吃它。

孔子当过庖厨,后来又身为奴隶社会的士大夫,所以才能提出这些饮食卫生的标准。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也得讲究卫生原则。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吃更是丰富多彩。在过去物质困乏的年代,曾认为三餐大鱼大肉为满意,喝酒以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为快,孔子则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饩。唯酒无量,不及乱。”也就是说,桌上的肉虽然很丰盛,但吃的肉不要超过正常的食量。饮酒虽然各人酒量有差异,但以不醉为好。

孔子用调味品恰到好处。他提倡用姜做调味品。他说在菜肴中,不能没有姜,但要吃得适量。民间有句俗语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姜在人们生活中,不仅有极好的调味作用,还是一味多功能的中药。从孔子的“不撮姜食,不多食”这句话中,我们可知,人们用姜做调味品的历史已经很久了。

孔子一生从平民到士大夫,由士大夫成为圣人。他历尽人间沧桑,而且活到七十多岁,在那个时代里算是长寿者了。这与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的饮食卫生观有直接的关系。孔子不仅讲究饮食卫生,也有着良好的起居卫生习惯,他提倡:“食不语,寝不言,寝不尸,居不客。”从这句话中,一方面看出孔子喜处宁静的居室环境,另一方面也看出他淡泊致远的心境。孔子在《论语》中表现的许多相关的饮食卫生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孔子的饮食卫生观对我们提高全民饮食文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很有裨益的。

(编辑汤知慧)

猜你喜欢
饮食卫生士大夫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月刊)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饮食卫生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我是“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
论如何加强幼儿园饮食卫生管理
论广东省西餐厅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前景
调味品的营养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