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中“死亡”概念的隐喻认知对比

2012-04-29 00:44薛超
现代语文 2012年5期
关键词:死亡源域隐喻

一、引言

隐喻长期以来被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是用来修饰语言的工具。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隐喻赋予了全新的内涵。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事物的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基本认知现象。隐喻能使人类在思维的同时超越思维的存在,使人类把存在的东西看作喻体去意指那些并非客观存在的事物。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为出发点,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对“死亡”隐喻认知的异同。

二、概念隐喻的认知本质

认知,从广义上讲,是指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和认知一样,是在客观世界的经验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是以认知为前提的。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和基本方式之一。人们以一个概念去构造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即所谓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赵艳芳,2001:100)

例如,人类最初用于空间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表示时间、状态、过程和关系等抽象概念。“上-下”“前-后”“部分-整体”“起点-路程-目标”“内-外”“中心-边缘”表现的都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经过多次反复,在脑中形成一定的图式模式。人们为了获得关于世界有意义的、相关的经验结构,反复运用一个模式对客观世界同一关系进行理解和推理,形成人们感知、思维、行为的一定的形式和结构(赵艳芳,2001:71)。人们总用这些模式喻指一些抽像的概念或是情绪。如“Im feeling up.He is really low in these days.He is in high spirits.”这样的表达都源于“Happy is up.Sad is low.”这一隐喻概念,并与我们的生理构造和观察世界的方式密切相关。

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例如“Time”这个概念可以构成“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这个概念隐喻。时间被看作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

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 hours.

I dont have the time to give you.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

在以上例子中,“Money”是源域,而“Time”是目标域,用于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time”。因此,我们可以把时间当成金钱。即“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在汉语中也有相同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说法:

我不想花时间做这件事。

这样的小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节约时间是好品质。

他的在校时间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挥霍了。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隐喻映射有很多,但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深深根植于人对物质及文化世界的亲身体验。在对诸如此类的大量的语言事实基础上,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观点,即:隐喻的本质就是根据一种东西去理解并体验另一种东西。

隐喻的本质是认知的基本而重要的方式,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也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然而,隐喻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人们思维方式和对物质文化世界体验的影响。从本质上讲,体验具有文化性,不同文化集团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人与文化世界的体验,认知也无从谈起。文化制约体验和隐喻思维。文化影响行为与认知,至少文化的一部分是通过隐喻表现出来的,并储存在人的记忆中,隐喻的文化表征又被投射到文化世界中。因为人的思维和生活形式有相似之处,所以英汉语言在表达思维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各自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的不同造成了对同一事物隐喻表达方式的不同。

三、英汉语言中“死亡”隐喻认知对比

各种文化中都有许多用来代指“死亡”的委婉说法,本文将以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表达为例,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

(一)英汉语言中“死亡”隐喻认知的相同点

人类的思维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特性。隐喻作为一种用一事物体验另一事物的认知方式,当然会反映文化的特征。因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和活动本身具有相似性,概念隐喻在不同语言中也会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概念隐喻思维模式具有普遍性(similarity)。

1.人生是轮回,死亡是回归

人生是一个轮回,死亡是轮回的终点。自然是万物生命开始的地方,是起始点,回归则是由生命状态转化为非生命状态,回报自然使自然受到滋养而产生新的生命。大自然是一个循环,古人说“无能生有,有归于无”(《列子》),是对这一思想的表达。英语中说“go home,to pay his debt to nature,go to one's own place,go to the sunset return to the earth”,“A lifetime is a day,death is the night.”,“A lifetime is a year,death is the winter.”,“Life is made from the dust;death is the return to the dust.”汉语中类似的短语有:“归天”“归土”“视死如归”并把人生比作具体的事物,如草木,会零谢;如一天,会日落;如四季,冬天也象征着死亡。

2.死亡是睡眠

人们对睡眠的生理现象很熟悉,而死亡的某些特征与睡眠相似,用睡眠来隐喻更委婉,可以缓解伤痛。这种类型的短语如:“sleep,fall asleep,go to sleep forever,the last sleep,never-ending sleep,sleep in the grave,sleep the final sleep,to be asleep silent for ever,to go to rest in peace,to go to sleep,be at rest,sleep the sleep that knows no waking,etc.”汉语中则有如“长眠”“永远地睡着了”“安息”等。

3.人生是旅途,死亡是终点

日常生活中,人类的主要活动是“衣、食、住、行”,在中文和英语中都存在“人生是旅程”,旅程结束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概念隐喻。这是人类在认知方面的共性,人类把源域“旅程”的特点映射到目标域“人生”,由此产生了很多隐喻,出生是“起点”,人生每个阶段都可以建立起对应的映射,而死亡则对应“终点”。英语中“depart,to expire,to end,to be done forever,depart this life,pass away,depart out of this world,etc.”都是这样的隐喻,汉语中也有类似的隐喻:“走了”“过去了”“离开了”“永别了”“过世”“毕命”“疾终”“寿终正寝”“不在了”“永诀”等。

4.死亡是进入另一个世界

这种隐喻来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是一种概念隐喻。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认为除了现世以外,还有一个世界与这个世界同时存在。佛教认为西方有极乐世界;道教认为天上有玉皇大帝掌管着另一个世界;有神论认为人死后要进入由阎王掌控的阴界。虽然信仰各不相同,但是这种宗教信仰却使人们对于“死亡”的概念隐喻有了相同之处。如汉语中的“命赴黄泉,升天,登仙,见阎王,到西方极乐世界,驾鹤西去”,英语中的“to go to a better world,to be with God,to cross the Great Divide,to meet ones Marker”。

5.把生命比作戏剧、比赛、液体、束缚、宝贵财富等

死亡就是戏剧的谢幕、比赛的失败、液体的流失、束缚的解除、财富的失去。如英文中说:“Black out,switch out the lights,drop the curtain,fade out,pay one's last debt”,汉语中说:“人生谢幕”“永远解脱了”“丢了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二)英汉语言中“死亡”隐喻认知的不同点

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模式的共性,但有时也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即民族性(nationality)。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思维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等,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不同,不同民族对同一类事物观察和理解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概念隐喻既根植于语言、思维,又根植于文化。

从隐喻认知考虑,概念隐喻由三部分组成:源域、映射和目标域。对于同一目标域“死亡”的概念隐喻,英汉语言的差异则表现在源域和映射方式的不同。引起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历史、认知、心理、思维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作用,从而使英汉语言“死亡”隐喻的差异非常明显。按照源域、映射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源域不同,映射方式不同。

1.源域不同

根据文化、历史、认知、心理、思维等诸多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汉语文化中人是不同的。为了维护当权者的统治,为了使不同阶级间的关系相互稳定,中国封建文化认为人从本质上讲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生而为天子,是龙的化身,而他的亲属则属于王室血脉,与常人是不同的。因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这在本质上将不同等级的人划分开。而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对死亡的看法也与常人有所不同,佛教追求超出六道,道教主张升仙,基督教则说人会上天堂或下地狱。因而对于不同等级的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对“死亡”的隐喻属于源域不同的隐喻认知。另外,英语文化中有将不同职业和活动隐喻到“死亡”中的习惯,汉语则没有,也属于隐喻认知中源域不同导致的差异,同样,文化背景不同也属于源域的范畴,具体异同对比如下:

(1)汉语中委婉语因等级、阶级、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根深蒂固,上至君主,下到贫民都必须遵守,不能逾越。因此中国关于“死”的委婉语也带有明显的等级特征。不同等级的人的称谓是绝不相同的。帝王之死,称为“山陵崩塌”“驾崩”“晏驾”“弃天下”等;诸侯之死称为“薨”,原为“房子坍塌时发出颠坏之声”,“不禄”则是一种迂回说法,又称“弃禄”,意即“不再享用皇上的俸禄”;平民百姓只能叫“弃世”“弃平居”“弃馆舍”“弃堂帐”。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在古代还有一种作法,即庶人死后,将其尸体填于沟壑间,于是“填沟壑”也常用来指“死亡”。由上可见封建社会那种等级森严的制度文化。

然而,英美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尤其英国是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最早的国家。英美人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虽然英语中也有大量表达“死亡”的婉称,但没有社会地位差异这一方面的体现。英语中认为死亡是参加另外一个团体。英语中说“to join the great majority,to go the way of all flesh”,西方人看重人人平等,中国人讲究亲疏有别。在对待死亡这个问题上,西方人相信人皆有一死,在面对死亡上人人都是一样的。因此,才有以上的说法。

(2)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了表达的差异。中国人多信仰佛教、道教等,是多神论信仰者。佛教源于印度,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依据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中轮回,历尽苦难,生死相续,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进人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因此,佛教提倡修行,其最高境界为“诸德圆满俱足,诸恶寂灭净尽”。所以对于死亡,佛教有“圆寂”“归真”“坐化”“入寂”“迁神”等不同的说法。至于道教,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主要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他们主张清净无为,对丧葬也持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淡薄、达观的生死观在道教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中得以充分地体现,如:“物化”“隐化”“归道山”等。此外,道教还有长生成仙之想,成仙便乘白鹤而去,于是便有了把死称为“驾鹤西游”“化鹤”“骑鹤”“仙游”“登仙”等不同的说法。

英美国家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上从国家首脑,下至平民百姓,普遍笃信上帝,基督教义成了全社会奉行的道德准则。传统的基督教徒们相信肉体在价值上低于灵魂,肉体有死、灵魂不灭,努力修行以期灵魂升入天堂。正因为有了这种信仰,他们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基督教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大都源自《圣经》,源自有关基督教的传说或典故,其实质也就是其教义对死亡的宗教解释。如:“return to earth”,教义认为人生来有罪,死得“归土”;“pay the debt of nature”,“归土”才能“偿还欠大自然的债务”;“be sent to one's account,hand in one's account”,教义认为每个人必须交上自己在世上所作所为的帐簿,听候上帝的裁决(源自“最后审判日(Day of Judgement)的典故”)。又如:《圣经》中,“Abraham's bosom(亚伯拉罕之怀)”指“天堂”,因此“be/rest/lie in Abraham's bosom”表示“和死去的祖先在一起”,即“在天堂”。此外,“be called to God”(应召去见上帝);“cross the Styx”(渡冥河);“go to Heaven”(进天国);“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launch into eternity”(灵魂得以永生)等等也都带有宗教色彩。

(3)英语国家中有源于各行各业的委婉语。这些行话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英语国家的“死亡”文化。例如:源于军旅,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It's taps.do one' s bit,lay down one' s life,bite the dust”等。源自航海的委婉语通常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如:“be gone to Davy Jones' locker,safe anchorage at last,slip one' s ropes(cable)”等。又如:源于财务的委婉语有“go(be sent,be called)to one's long account,hand in one's account,settle all scores”等。此外,其它行业或各种社会活动如拳击用语:“be down for good”;摔跤或橄榄球比赛术语“be thrown for a loss”等。

这与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生活背景不无关系,而这种表达也体现了语言与时俱进的特点和学习用身边熟悉的现象和事物来表达另一种事物的能力。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下,这方面的差异也将会缩小。

2.映射方式不同

在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之外,普通人的死亡在隐喻表达中也会有各种凸显特征不同的映射,在隐喻表达中属于映射方式不同。

汉语中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婉称各不相同。人们把婴儿之死说成“没成人”;把幼儿之死说成“夭折”“夭亡”“短折”;把少年之死称为“凋谢”;把年轻有才气的男子之死称为“玉楼受召”“玉楼修记”“地下修文”“英年早逝”“中殇”“兰摧玉折”“哲人其萎”等;对年青貌美姑娘之死往往用“香消玉陨”“红消香断”“葬玉埋香”“倩女离魂”“珠沉璧碎”等特别动听的委婉语词来表达。

与汉语相比,英语里表达早逝或夭折的委婉语似乎数量有限且表达形式单一,更没有具体的年龄和性别之分。如:“to come to an untimely end”(夭折、短命),“to be cut off”(因疾病等夺去……的生命或使夭折)等。

(三)死亡概念隐喻的特点

“我们有与自然界互动的身体,有与身体运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意识和理性,这种来自人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投射能力的认知能力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推理和创造能力”(赵艳芳,2001:51)。关于“死亡”的概念隐喻为什么有这么多,汉语和英语中对这一相同现象为什么表述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是由其复杂性决定的,“死亡”可以有多种表征,如呼吸停止、眼睛闭上、身体枯萎,它同样可以作用于人的感情,使人恐惧、痛苦等等。有不同社会阅历、文化传统、生活经验的人看待这一现象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隐喻概念产生。

对“死亡”的隐喻不仅能体现出人类的共性,也能体现出不同文化、生存背景下人的不同视角和理解。由此产生出英汉“死亡”概念隐喻的相似之处和千差万别。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两种文化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两种文化下人们的共性和相互之间的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与生活方方面面的广泛联系性就是这一概念隐喻的特点。

四、结语

通过比较和参考大量的语言材料,对比和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死亡”这一概念的隐喻表述,并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对这一概念隐喻认知的异同分析,可以看出隐喻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人类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同时,这一对比也验证了隐喻认知模式的普遍存在,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两种文化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共性以及不同文化、生活经验、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差异性,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民族间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何鸿雁.隐喻认知与文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魏在江.英汉“生理现象”委婉语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6]张诚.文化差异中的“死亡”起源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薛超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

猜你喜欢
死亡源域隐喻
多源域适应方法综述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