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金明
四
库克船长在澳洲人心目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18世纪时的欧洲人确信,既然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球体,那么在北半球有着如此大片陆地的情况下,南半球也应有更大的成片陆地,这样才能保持地球运行的平衡。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航海家们开始了艰苦的努力,有的还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库克船长的船队在发现了新西兰之后进一步断定,这片土地的面积还不够大,应当继续寻找。在当时航海技术并不发达的条件下,库克船长通过指南针以及太阳和金星等的运行确定方位,终于到达了澳洲的海岸并于1770年宣布对这片土地的占领。在其后的1788年,英国开始向澳洲输送各类犯人,从而将澳洲当作大英帝国的一个流放地。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了犯人、军官、朗姆酒、女人、土著人以及淘金热等等历史活剧。
也是从那时起,因为澳洲的遥远和荒凉,英文中还常用down under 和antipode来形容地球那一端的广袤土地。
作为位于大洋洲的西方国家,澳洲应算是最接近亚洲、也最了解亚洲的西方国家了。因此在其对外战略中,努力融入亚洲是其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2年12月我国与澳大利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经贸、科技、教育、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深入。2012年是中澳建交40周年,两国将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及在亚太事务中各领域的合作。
勤劳勇敢的华人较早地在澳洲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同时也书写了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在各族裔人群中树立了生生不息、顽强拼搏、勤俭持家、回报社会的榜样。
和19世纪美国出现淘金热一样,上帝好像特别眷顾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们。在澳洲,同样兴起了淘金热潮,而且与美国加州的旧金山相呼应,墨尔本被人们称之为新金山。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华工自愿或被迫裹挟到这股热潮之中。但也就是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经历了白人和土著人以及华人等有色人种由排斥、相对宽容再到和谐相处的漫长历程。
继19世纪50年代发现黄金之后,向澳洲移民的狂潮持续了大约50年之久。在那一时期,白人和有色人种的冲突不断升级,特别是华工的吃苦耐劳和能够从事白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工作,使白人心生嫉恨,甚至组织暴徒冲击华工的工作和居住地,对华人大打出手并抢占地盘。这期间还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Lambing Flat Riots”事件。
据史料记载,自1851年发现黄金之后的短短十年间,全澳人口就由50多万猛增至116万人,而且自由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先前犯人的数量。到了1901年,虽然白人的数量占了约90%,但他们仍然认为有色人种对澳洲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了所谓“白色澳大利亚人法案”(White Australian Act),拒绝有色人种来澳。同时还出台了针对华人的英语语言测试,凡未通过的即勒令离境。对新来澳洲的华人还课以很重的人头税。到1909年之后,没有一个华工能通过这个测试,实际上是把华人移民拒之门外。“白色澳大利亚人法案”一直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70年代才被废止!
包括白人和土著人激烈冲突在内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已成为过去。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族裔人群在澳洲和谐相处、欢乐祥和的景象。尤其在大学的图书馆或草坪上,不同肤色的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共同苦读,相互切磋,构成一道优美的世界文化交流风景线。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中国问题发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学习汉语、汉文化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我们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参观的孔子学院,其业务就已经比较繁忙了。
五
翻开中国的史书,在提到西方人时,常用的词是“蛮夷”、“毛子”或“鬼佬”,似乎他们永远是些生活在不毛之地的未化之民。然而西方文明的灿烂和传承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而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就如同“五月花号”把欧洲古老文明带到北美一样,欧洲的文明也随着移民被传播到了澳洲。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解释人家的文明程度为何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我们所到之处,都是交通秩序井然,相互报以微笑,谈话低声细语,一派祥和悠然。即使是人多的地方也绝无拥挤喧哗。这倒让人联想到当年媒体报道前苏联解体时期出现的“抢购”风潮,在电视上一看,同样是秩序井然,排队时人与人的距离至少在半米以上。
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澳洲对吸烟的限制非常严格。凡有屋顶的地方一律不准吸烟,这项规定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这就给公共交通工具、餐馆等公共场所创造了清洁和清新,也大大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真正做到了为公众的健康着想。
在澳洲的几个不同地方,见到过只用中文标出的提示:“请勿吸烟”和“请勿随地吐痰”。这真是让中国人很没面子的事情。而某晚抵达墨尔本的一家宾馆时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一打听才知是前一个中国团组有人在房间里吸烟,引得宾馆和消防部门如临大敌,而且宾馆还被狠狠地罚了一笔。这实际上体现的是西方价值观对自由的理解,即个人自由应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同理,当澳航罢工和劳资谈判破裂后,政府职能及时发挥了作用:公司须保证旅客服务不中断!
节奏稍慢,生活悠闲,压力不大,这是澳洲在人们心目中的普遍印象。虽然如此,在人们上下班的匆匆步履和滚滚车流中,还是能体察到澳洲人在工作日的紧张与忙碌。在校园的草坪上,在海滩的阳光下,捧着书本的人随处可见,这大概既是一种全民阅读的习惯,也是市场竞争使然吧?
在澳洲的不少大型商业设施中,一般都有规模不小的书店,有的还专卖5元或10元一本的书,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说到阅读,还有一个现象引起笔者的注意,那就是在澳洲的商场、超市,也能见到专门辟出的一隅作为“网吧”,但鲜有人光顾,更没见过有青少年坐在电脑前的情景。相反,倒是在路边随处可见的免费运动场上活跃着青少年的身影,加之蓝天白云和如茵绿草的映衬,说句时髦话,真让人羡慕、嫉妒,但没有恨!
六
“太平洋上不太平”,这是当年我们对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判断。当前,澳洲在内政外交上同样面临一系列问题。从其国内看,除了碳排放问题和对外资收购、并购国内企业的争议外,西方国家对金融业巨头表示不满的“占领”行动也在澳洲蔓延。澳航的突然罢工暴露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
从国际上看,难民问题不但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还成为澳洲国内“党争”的一个焦点。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引起亚洲国家的普遍警觉。美国在达尔文市驻军,并与澳洲建立“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其针对的战略目标显而易见。正所谓“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竞争、欲望和攀比的无止境似乎成了人类社会的常态。虽然各路方家都以“过来人”的口吻劝戒世人要想得开、不生气,但一遇上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这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个现象。话题扯到这里,是因为住在悉尼的那些天,宾馆就位于悉尼市的医疗服务和科研中心,周围有澳洲著名的心血管、妇婴、教会等医疗机构。一大特色是每当夜深人静,救护车的呼啸声就不绝于耳,让人对脆弱的生命感慨良多。在这样一个绿水青山、“天然氧吧”的地方尚且如此,何况在滚滚红尘中打拼、加班、熬夜如我辈者乎?所以,“宽心谣”不能说说就算了,“幸福指数”和幸福感更多地取决于自身,事业和金钱的分量远比不上健康和快乐,这应是现代人在和谐社会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套用网络流行语,就叫做“神马都是浮云,健康才是王道!”
网上有句调侃的话: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这话也对。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一年中有1~2次机会换个环境待上几天对身心确有好处。但人又是很奇怪的动物,出去些时日,新鲜感消失后,对家庭、工作、亲友的思念便油然而生。在澳洲的华人,经过数年奋斗之后,虽已安居乐业,大多数获得澳洲国籍,但仍难以割舍对祖籍国、对亲友的深深眷恋之情。
20多天的访问,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当飞机从墨尔本飞到上海再转机时,一种亲切感就已油然而生。这不,连空气都是熟悉的——弥漫着烟草和汽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