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沫吾
在当代众多雕塑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作品中,我特别欣赏和喜欢李如碧女士创作的壳·核雕塑系列作品;尤其是其代表作《转念》,不仅让人震撼,而且让我似乎真正触摸到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核边沿,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
前几年我就在李如碧女士的创作室里看见过关于壳·核雕塑系列作品,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不外乎是作者借助核桃的外观而表现自己不明确的个人心境而已。但这次看见作者创作出的一串佛珠形式的《转念》作品后,我才初步把握到她的艺术创作对宗教文化的直观诠释,宗教文化对艺术意境的提升思想是何等的宏阔张显、彼此包容与互为互动;同时,通过对作品的审视欣赏,更进一步看到佛教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对人类生命的理解。李如碧从不张扬自己的艺术成就,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慧眼观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世界,是一位敢于追求梦想的人。她在艺术上不计较功利,只关注自己的感悟与感觉,天真而又浪漫,洞彻人生哲理。《转念》作品可谓是她崇高精神的升华和心智的结晶,也是她近几年来研究创作壳·核雕塑系列的全部心血之智慧的凝聚。
如果我们能客观公正地来看待这个世界,就不难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如原始社会中的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根本就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通过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解读经典雕塑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当今的宗教艺术创作。这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和深远意义。大家知道,佛教术语中,转世是指一个人在死亡之后,其性格特点或灵魂思想在另一个人的身体上得到重生再现,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就是这一生命现象在教内中的特有传承方式。它起源于公元13世纪西藏佛教,创立于公元14、15世纪之交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雕塑家李如碧,通过多年的潜心思考与研究,全方位、全视角地对宗教(藏传佛教)与艺术(雕塑艺术)的深刻把握后,创作出了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佛教法器(念珠)式的雕塑经典作品。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的源头在古印度,而古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多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艺术家在积极探索、研究石窟雕塑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他们越来越发现中国石窟雕塑艺术的博大精深,凝聚着世界上几个伟大民族的智慧、审美意识和理想。它是几个古老国家的文明相融合的产物,不是我们这儿能用几十篇文章可以穷尽的。在人类历史上,当中国的丝绸沿着汉王朝打通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抵达地中海岸的古罗马帝国时,佛教也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一种由印度民族创造出的艺术——石窟佛雕艺术亦跟随传入到中国。
其实,中国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先秦时代的玉雕、石雕、陶塑、彩绘泥塑等,就已达到较高水平,充分显示了古代艺术家高度的智慧。到三国两晋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寺院建造、石窟开凿、佛像雕琢塑造盛行,中国雕塑的内容开始发生变化,寺庙、石窟成为广阔的雕塑天地,创制出为数众多的石雕、木雕、象牙雕,铜铸、铁铸、铜铸镏金,泥塑、陶塑等等。佛像是中国现存古代雕塑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较高的一类。
我理解李如碧女士创作的《转念》作品,是艺术家本人对佛教与雕塑艺术认识把握的思想和人生境界升华。诞生于几千年前的佛教文化流传到中国后,很快被中国本土文化所接纳,并渐渐形成了中国禅宗文化,佛教思想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被人们接受、传承与弘扬。尽管从统治阶层到社会底层,从知识精英到民间草根,不同时期人们对佛教存在不尽相同的理解与看法,但一次次分歧与整合,冲突与包容,佛教思想俨然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彼此影响,相互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欣赏《转念》,如同是在聆听一个女雕塑家对佛文化与雕塑艺术的虔诚告白,应该说是十分饶有婉趣的一件雅事。我们从中体会佛文化的博大精深,品读雕塑作品本身的美感,广泛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和社会批评与文化思考,也不难看出《转念》作品体现出的艺术文化必须在历史中沉淀才有底蕴,思想在时间中流动才有意义、才有活力。
进一步审视《转念》作品还发现,它所体现出的一个雕塑家所持佛教平等观、惜福观等等,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关怀——通过作品展示,让欣赏者产生积极的人格心理效应,以助于达到天下众生和谐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目标。同时,《转念》作品借助核桃的形体,是因为核桃的外观与内质都与人的大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寓意了人的智慧。这件现代意识感很强、充分体现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与佛学思想内涵的作品告诉大家:我们不要计较生命本身的长短,而要关注和珍惜眼下的时时刻刻;虽然人生充满苦难和诸多不如意,但必须相互施舍报答,铭记感恩,在苦难中共同寻求人间福祉,让智慧与理念转世延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可以说也同样在随着西方的审美观而发生很大的改变。作为雕塑艺术,已经不再是过去限于普普通通的一个占空间的简单形体了,特别是装置雕塑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人们的审美观已经发生了改变。我认为,过去的雕塑艺术是作者赋予雕塑作品内容,然后由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从中获得内容;而现当代的雕塑艺术应该是作者赋予雕塑作品部分内容,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与雕塑作品互动,不同的观众、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与地点,欣赏者从雕塑作品上将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因而现当代的雕塑艺术作品更有意象性和写意性。由此,雕塑家李如碧,针对人们审美观的改变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深思熟虑后才大胆创作出《转念》这样的经典雕塑作品。《转念》这件作品从外观形式看,就是佛教念经时用的法器——一串念珠;每一颗念珠的构成是以红铜为材料,以核桃外形内核为表现雕塑艺术的载体,看似裂变无规律,支离破碎,其实显露出的核仁是由众多不确定性别、好坏的人体胚胎构成。这无疑是一个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后,运用哲学的思维与思考,结合现当代审美观念创作出的精美作品。通过对该作品的欣赏,我们不难得出作品壳的外表与核的内涵,如若不通过裂变的阵痛,我们是很难把握住的。任何事物的外表都可以通过目睹观察其美丑,但其内涵(即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外表才能看见。《转念》的成功与经典在于艺术家赋予了该件作品在展示人类智慧、信仰、艺术和人生的包容、裂变与转化的同时,表达了艺术家对世人所诉说的生命的转世不是肉体的展现延续,而是人的智慧、精神与理念承传的观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雕塑艺术实际上与东方文化和人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没有太多的联系,没有成为东方人表达自身问题、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有力手段;可以说雕塑与社会是分离脱节的。自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后,雕塑艺术开始由审美走向文化,由语言形式的问题转为观念的问题。如果说过去人们更多地从美的形式出发,把雕塑看成一种形式创造的话,现在文化的意识、观念表达成为更加关注的内容。雕塑家们开始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生活感受、人生体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心在雕塑界这一群体中明显加强,不再迷信权威,以多元化、挑战传统来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种表现手段,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门类壁垒,强调通融的必要性。雕塑更多地走出围城,与宗教、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融合。雕塑家们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的争论不再重视,而是更加重视如何更有效地运用一切方式传达观念、表达心境。雕塑家们对于传统的资源、民间的资源抱着一种更加灵活的态度,他们决不拒绝对这种资源的运用。李如碧无疑算这一群体中做得十分优秀而突出的一个。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我期待李如碧在今后的创作中,在积极总结、挖掘、提炼建立中国自己的雕塑理论体系方面,能够更多地站在民族的文化立场,广泛吸收艺术精华和先进的现代美学理念,积极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当代艺术作品,为实现东方传统雕塑艺术向现代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