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丹妮
今年初,教育部发文,严禁幼儿园(含学前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然而,有不少幼儿园,孩子还是照样每天要完成作业,学校的兴趣班还是照办不误。
2岁多孩子每天要写家庭作业
“春天来了,树木变绿了,幼儿园的草地一片绿色……”这是一个3岁多男孩泉泉课本上的词句,他全部都认识。不仅如此,他每天除了要朗读认得的文字外,还要做数学题,10位数以内的简单加减都可以立考立答。
泉泉2岁8个月就上了幼儿园,上幼儿园第一个学期,老师就开始布置作业了。开始是让家长慢慢引导,一天十几分钟,后来作业量越来越大,泉泉要跟妈妈一起做,每次都需要30分钟才完成朗读。一个学期过去了,泉泉竟然认识了很多字。
对于才二三岁的孩子,认得那么多的字,而且还懂得基本的加减法,泉泉的家长很开心。“药盒上的字、公交车站的字、广告牌上的字,他几乎都认得;上电脑的时候,甚至可以根据电脑上出现的文字提示进行操作,很聪明!”孩子的爸爸说。
据了解,现在很多孩子也像泉泉一样,认得很多字,除了家里的教育外,学校的认字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长默认幼儿园办兴趣班
学校早早教孩子认字,按理说应该是好事。一些家长不理解地说,孩子到幼儿园,老师不教他们认字,来幼儿园干什么;大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学校让孩子早早学会认字、做算术题,“如果每天不教孩子认识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单纯地为了‘玩吗?幼儿园从小教孩子学习,对孩子将来上小学有益处”。
据了解,目前一些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大都安排在17:00-17:50之间,家长接孩子必须在16:00左右出发,不少家长因为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有冲突,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参加兴趣班,以此来延缓接孩子的时间。“我们学校除了跳舞、绘画、奥数、认字、英语的兴趣班早就满员了,晚了还报不上。”一公立幼儿园老师说。
说法一:认字也是幼教竞争力之一
“我们也不想那么累,教孩子认字、改作业都是需要精力的,但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之一。在这里,教育考核过关是按照孩子认字的多少来核定的。”一家私立幼儿园的一名园长介绍说,私立幼儿园为了能吸引家长,只能开设各种公立幼儿园很少涉及的课程。
私立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包括10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诗歌背诵、写字认字等课程教育,家庭作业也是私立幼儿园推出的吸引家长的条件之一。而公立幼儿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如针对孩子低龄的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快乐成长。
另一私立幼儿园负责人表示,4年前,学校也是在教育上跟公立幼儿园对接,基本上不教孩子认字、不布置作业,后来流失了不少生源,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转学,转学的原因就是,在别的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更多。为了迎合家长的爱好,为了增强竞争力,很多学校不仅开设了认字班,还教英语。
说法二:幼儿园“早教”不利于与小学教育对接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厌学情绪,更会错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某小学一名校长说,在幼儿园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后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前者在学习一年级基本课程的时候,认识所有拼音字母,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会背诵乘法口诀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而后者却要从头学起。
某小学的季老师也认为,过早接触“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最好对接小学教育的,因为他们学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后作业也完成得马虎。现在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什么年龄就该做适合这个年龄的事,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而小学老师却要从头教起,那么孩子们哪来的新鲜感?刚一上学就没了新鲜感,以后还谈什么学习兴趣?”
说法三:适当引导,孩子易在玩耍中养成好习惯
某保育院的赵老师则表示,俗话说3岁看到大,从孩子刚一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不断地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每天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快乐地玩耍中养成好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终身受益,这比孩子学会了多少字,会背多少唐诗重要得多。
“其实,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就要从其行为习惯开始。”有着36年幼儿教龄的谭老师如此说道。
幼儿过早学习有4大“害处”
1.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的发达。
2.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训练,这种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发展的做法,由于忽视了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忽视了学前教育5大领域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被削弱,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4.干扰幼儿的未来学习:一些幼儿提前学完小学一年级课程,他们入学后不用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上显得格外轻松。但由于重复教育,使他们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把超前学习的那点“垫底”知识用完时,面对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不适应。可见,采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只会过早把幼儿拉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对幼儿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