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摄影作品,需要技术与创意的结合。我们从本刊的海量拍摄实例中精选了100个拍摄案例,并从中总结出它们涉及的实用拍摄技巧。精通,从模仿开始!
高反差的场景往往会让相机力不从心。如果我们想要在后期处理的过程中从画面的阴影部分恢复更多的细节,就需要使用Raw格式进行拍摄。根据相机型号的不同,Raw文件可以提供最高达4挡光圈的后期调节空间。
在大部分相机上,我们都可以在以下这三种测光模式中进行选择。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我们需要自己判断,哪种测光模式最为合适。
平均测光:在这一模式下,我们的相机会将画面分为多个测光区域,根据相机型号的不同会有所区别,相机会对各个测光区域进行测量和加权。
评价测光:在这种测光模式下,相机会对画面的整体光线进行评测。其优点是:曝光不容易受到某个很亮或者很暗的区域的“误导”,整体曝光较为平衡、稳定。
点测光:如果想要保证画面中某个特定区域曝光准确,最好选择点测光模式。那些对比度非常强烈的画面,该模式尤其适用。
想要在寒冷的场景中,让照片看起来仍然如南国一般温暖,我们只需把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为“阴影”或者“多云”即可。画面的色彩将呈现出黄色或偏红暖调。
很多摄影教程在介绍肖像摄影时,都会建议尽量避免采用仰拍的视角。这并非没有原因——如果拍摄对象不是太瘦的话,仰拍往往会突出人物的双下巴。但是,这种视角也有其独到之处:模特充满自信的眼神投向下方,有力地营造了一种凌驾一切的威严感。
无论是拍摄落日、飞机划过天际或是建筑物,如果拍摄主体位于正中央,都会让画面显得呆板无趣。此时,最好运用黄金分割法则构图。这一法则简单说来就是:将画面的长边和短边都分别划分为三等份,这样,整个画面就被等分为九个同等大小的矩形。在构图时,只要将拍摄主体置于等分线四个交叉点的其中之一上即可。
在这幅画面中,摄影师为我们呈现了富于戏剧效果的地面景观,以及与之形成对比的、平静的天空。天空只占了画面三分之一的比例,而反差强烈、形态优美的沙漠则占了画面绝大部分的比重。
美丽的沙滩、宏伟的名胜古迹,或是像纽约那样典型的城市景观——这一切早已无数次地进入摄影师们的镜头。即便光线效果再戏剧化、选择的视角再特别,这些题材也很难拍出新意,因为观众们对这些已经产生了固有印象。而拍摄城市中普通的日常景象,却别有一番韵味。每一幅画面,都呈现出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面孔。
在太阳下山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常常能拍出效果非常理想的照片。日落后的30到45分钟内,自然光和人造光源之间的对比度是最完美的。如果天空还很亮,图片反差可能会不太理想——不是建筑物显得过暗,就是天空容易过曝。
当模特戴着眼镜时,镜片上的反光常常会遮住人物的眼睛。想要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不妨采用以下方法:让模特的头部微向前倾,并且光源(无论是闪光灯还是影室灯)不要放置在模特的前方,而是放置在其侧面。
从表现方式、服装、姿势,到化妆、发型……如今的商业肖像对于拍摄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让相机与人物的眼睛平齐。可以采用柔和的光源,并将其放在人物的偏左侧,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阴影一侧加一个白色反光板。深色的背景有助于突出人物。
我们模仿惠普那个著名的广告,让画面中的模特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照片,挡住自己的脸。为了确保这种视觉欺骗起到最好的效果,一定要考虑好打印的肖像在画面中的比例问题。最好以A3大小纸张打印肖像,并在拍摄时仔细调整它与人脸的距离和角度。
在拍摄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时,最好采用非常紧凑的构图。使用1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拍摄,让焦点落在主体人物上。光圈值设为F5.6左右,让画面虚实结合。
肖像摄影通常都使用长焦镜头,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较短焦距的镜头以及较近的拍摄距离,都会让人物的透视比例变得很不正常。被放大的鼻子、变形的头部,会让本来很漂亮的模特变得奇怪。第二张示例图所使用的镜头焦距要略长于第一张示例图,但是仍然出现了畸变。直到使用了长焦镜头,才让人物轮廓显得自然。
并不是所有化妆品都适合在拍摄时使用。最好选择含有光学提亮成分的化妆品,如果含有光学提亮剂,化妆品会在紫外线下发出荧光。使用这样的粉底,会让皮肤在照片中显得透亮有光泽。在拍摄时,好的底妆是非常重要的,切记一条原则:少即是多。太厚重的粉底和散粉反而会让皮肤看起来干燥、粗糙。
柔和、朦胧的风景总能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这张照片是在镜头前加装了星光镜拍摄而成的,树木看上去就像是画出来的一样。如果没有滤镜的话(毕竟它的价格也并不便宜),也可以将皮肤色的丝袜蒙在镜头前,或者向镜头上呵口气,来柔化景物。
如同所有动人心魄的风光作品一样,这张作品的光线也让人称奇。至于摄影师是如何获得这样的光线——是运气还是周密的计划——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刚刚沉入地平线的太阳仍然散发着柔和的光线,让天空与地面都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前景中地面的纹理也与天空中柔和的云朵相映成趣。
围墙、水面、倒影……这些元素往往能让一幅风景画面变得更具趣味性。而我们需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这些景物的线条从画面中央穿过,最好让它呈对角线穿过画面。这样,能让场景显得更有纵深感。在构图时,让街道(最好是蜿蜒地)引入画面深处,能起到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
低角度的阳光会拉长物体的影子,从而让拍摄主体的反差更强烈。同时,色彩的对比也会变得更为明显——例如黄色与青色,或者黄色与蓝色。通过后期处理,这种光影和色调的反差还可以被进一步增强,让这张画面中的沙滩显得更加鲜明。
将种子播散开来——这样的运动非常柔和,用1/60s的快门速度就能清晰地捕捉下来。而白色花冠的略微虚化,让它显得更有动感。有一个小诀窍是:在拍摄此类自然景观作品时,可以使用偏振镜,让蓝天的颜色显得更加鲜艳。
当我们在山间拍摄作品时,最好能够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并且预估一下,一天中的哪些时间段最适合拍摄自己的主题。如果我们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幅理想的画面,却没办法将其完美实现,这就太令人遗憾了。在这张示例图中,阳光的角度很好地突出了山脉的沟壑,使得画面富于空间感。
在拍摄植物时,将其形状、颜色和结构都以简洁的方式呈现,常常能够收到特别的效果。比如说,将光圈开大,使得画面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清晰的。这样,叶片会显得非常抽象,叶脉之间深浅绿色的明暗对比,也会显得神秘感十足,凸显出植物的生命力。
在微距摄影中,为了能获得最大程度的纵深感,我们需要保证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能够被明确地区分开来。为了让这一过渡柔和而清晰,需要我们将光圈略微收缩一点。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是F2.8或F4,那么不妨将光圈值设为F5.6。
在拍摄微距花卉时需要确定,画面中的哪一块区域是需要重点突出的。在确定好这一区域后,就将景深范围控制在该区域内,使其清晰呈现,并虚化其他部分。在这张照片中,景深范围被限定在花蕊上。
即便使用了三脚架,我们仍然无法百分百清除机震的影响,因为在按下快门之后、快门释放的同时,单反相机中的反光镜会升起,这个动作就会造成机身的震动,从而可能导致画面不实。很多相机都提供了反光镜预升功能。当这一功能被开启后,按下快门,反光镜会首先抬起,然后快门才会释放,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机震带来的影响。
要想将相机能贴近这些蘑菇,就需要一只足以胜任的微距镜头。拍摄这株蘑菇所使用的,是一只佳能微距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10至22mm。由于机位太低,即使小型三脚架也放不下,所以我们使用了一个小豆袋,用来为相机提供支撑。在相机上加装一个可调角度的外置取景器,能让构图变得更方便。如再用两支袖珍手电筒为其打光,还能让画面呈现出一抹暖调。
肖像摄影师常常会利用暗角来修饰自己的作品。在黑白摄影作品中,暗角更能为照片赋予强烈的复古感,因为早期的胶片作品就经常会出现暗角。不仅仅是肖像摄影,在拍摄风光作品时,合理地运用暗角,也能为作品赋予别具一格的观感。
黑白照片加上胶片颗粒——再没有什么比这个组合更经典的了。几乎所有的图像处理程序都能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效果。如果想获得更完美的复古风格,还可以尝试使用Nik Silver Efex Pro软件。
古老的庙宇、宫殿或者废弃的厂房——这些都是拍摄黑白作品的理想对象。但是在拍摄时,最好仍然使用彩色模式,而不是直接使用相机的黑白模式拍摄。在镜头前加一块偏振镜,能让光线更加通透,并且能使画面的反差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得到提升。这样,在后期转换为黑白之后,效果会更好。
相信每位摄影师的硬盘里都有数不胜数的照片,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来作为“手工上色”的素材。我们先将其去色,然后再重新上色,这样的处理能为照片带来特殊的韵味。首先,我们要将照片变为黑白。为了方便之后能够为其“上色”,我们不能将照片直接转为灰阶,而是要通过降低各个色彩通道的饱和度来完成——在Photoshop中选择“色相/饱和度”修改即可。
在青翠欲滴的草地上,有几朵洁白的小雏菊——这幅画面虽然柔美,但还不够让人印象深刻。在将照片转换为黑白之后,白色的花朵与其后方深色的背景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要想完成这一转换,在Photoshop中只需两步:首先,新建一个“黑白”调整图层,在其中我们可以对各个参数进行精细调整,然后在“色阶”调整中,(利用黑色滑块)增强画面的黑色部分即可。
使用水下摄影防护罩,不仅能够让我们在40米深的水下拍摄照片,还能让我们在水下更加方便地操控相机。在潜水之前,首先要对相机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防止防护罩在水下起雾。如果我们使用的是防水相机,那么在潜水之前,也要在相机上加装防护罩,否则即便对其进行了处理,也有可能会起雾。
如果拍摄环境很有吸引力,我们往往会想让环境在画面中占据相对多一些的比例。但是,这样也会分散观众对于画面主体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变焦镜头,那么想要获得紧凑的构图就易如反掌了,并且较长的焦距也会让主体的比例显得更自然。
这张照片中,模特的身体将竖构图的画面分为了两个部分。模特左侧的长条形光源创造出明暗对比,描绘出了身体的轮廓,突出了特定的面部特征,并且强调了肌肉的质感。
这是曼哈顿的一条普通街道,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温暖的街灯、车灯与路灯在雨后潮湿路面上的倒影,让画面流露出美好静谧的氛围,这种感觉是在白天、或者明媚的天气无法获得的。
冬季尤其适合拍摄类似的光迹题材,因为在冬季拍摄这一主题有两大优势:1.天黑的时间很早,在完成“夜景”拍摄之后,甚至还来得及回家吃个晚饭;2.潮湿地面上倒映的灯光,会让作品更具魅力。
通常来说,使用自动对焦也能获得清晰锐利的效果。但对于快速运动的物体来说,自动对焦系统就很难快速并准确地确定焦点位置了,所以人们常常会拍出带虚影的画面。对此我们的窍门是:当我们能够大致预估焦点位置时,将自动对焦功能关闭,手动设置焦点位置。如果焦距不是太长、光圈不是太大的话,可以将焦点位置设为无穷远,使得清晰范围尽可能扩大。
这张细节照片让人百看不厌。摄影师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以便随时捕捉瞬间动作。这种情况下,可以选用连拍模式。为了捕捉沙粒扬起的状态,我们需要极短的曝光时间。而将运动员的双脚置于画面顶上,让画面看起来动感十足。
简单、美味、清新已经成了当今的烹饪潮流,而它们也同样反映在美食摄影中。完成这样的风格无需我们在影棚里大费周章,只用在花园里或者窗户边支起一张小桌就足够了。选择鲜艳的桌布能让菜品看起来更温暖、诱人。拍摄菜品最好是利用自然光,但不能是直射阳光,否则我们就无法将光圈开到足够大了。
在拍摄动态范围极大的场景时,可以利用相机的HDR设置,扩大感应器的宽容度。但是,如果为了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而在一次HDR合成的序列中曝光太多次,反而可能会得到很糟糕的结果。对于一般情况而言,在正常曝光的基准上,再多拍1张增加曝光(开大1级光圈)、1张减小曝光(缩小1级光圈)的照片即可。只有在光线反差极大的极端情况下,才有必要多拍4张照片。
拍摄建筑时,建筑的特质要在照片中得到全面的体现。尤其对于轮廓鲜明的现代建筑,拍摄角度的选择就尤其重要了。这决定了建筑形体在画面中还原的忠实度。在拍摄前,不妨花一些时间绕着建筑物走一走,从各个角度观察它。对于著名的建筑,还可以在网上先浏览一些资料,看看它有哪些独特之处。
当然,在拍摄高大建筑时,由于透视畸变导致的向内侧汇聚的线条也可以作为一种构图手段。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尽量在较高的位置拍摄,降低相机的仰角。对于数码摄影师而言,还可以在后期处理时,在Photoshop中校正透视畸变。
低角度拍摄强调了画面中的线条。马赛克的地面是理想的前景,而池边的直线则将视线引向远景中的建筑。此外,画面的色彩和反差都很柔和悦目。
摄影师是这样描述她的这幅照片:“这是一座即将完工的酒店大楼,天空中的云朵与玻璃幕墙上的倒影相映。我以仰拍视角拍摄,让这座高楼仿佛要与天空彼此融为一体。”
在深夜,唯一能在画面中呈现的就是灯光了。使用点测光模式,能够准确地把握曝光。将感光度设为ISO 400,对于图中的这类景物而言,这一感光度已经足以让我们摆脱三脚架的束缚,进行手持拍摄了。
只要我们常常抬头看看,就总能发现全新的拍摄素材。在逆光下,树叶的纹理显得格外美丽。在技术上,想呈现出这样的效果也并非难事:自动对焦、大光圈(大约F4.5),就能很好地虚化背景。测光与白平衡就交给相机系统来决定吧。
在很多逆光的摄影作品中,太阳的形状都是被虚化的,比如让其隐藏在树木之后。但事实上,太阳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拍摄对象。在表现炎热的场景时,最好的手法之一,就是让太阳直接呈现在画面中——不过如果它只是一个白色的光团就太无趣了。是否要应用星状效果,取决于整个场景的构成,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拍摄失误。而保证成功的要素在于:广角镜头、小光圈(F16或更小),以及保证镜头清洁。
在派对上,较暗的环境会让眼睛的瞳孔放大。这样的后果就是:闪光光线会被高度充血的眼底反射出来,使得画面中的眼睛呈现红色。如果使用的是外置闪光灯,可以将闪光灯朝向天花板,通过光线的反射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内置闪光灯而言,我们可以将一小块柔光布(或者一片纸巾)粘在闪光灯上,让光线不会直接照射在瞳孔上。
在模特前方的左右两侧约45度角处,分别用三脚架固定了两只闪光灯。这样,即便是在正午的强烈阳光下,阴影也不至于太“硬”。